急诊成人创伤性脊柱脊髓损伤患者脊柱固定护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2023-01-12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发表于上海

最佳证据强调,加强对所有急诊成人创伤性脊柱脊髓损伤患者颈椎风险因素的标准化评估,完善对颈部穿透性损伤患者脊柱评估固定能力,优化急诊全流程,降低潜在并发症发生,改善预后。

中文标题:

急诊成人创伤性脊柱脊髓损伤患者脊柱固定护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发布日期:

2023-01-12

简要介绍:

目的:总结创伤性脊柱脊髓损伤患者脊柱固定管理的相关证据,为临床护理与照护提供参考。

方法:系统检索国内外数据库、相关指南网站等有关脊柱损伤的证据,文献类型为最佳实践、专家共识、系统评价、证据总结、临床决策等,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1月31日。由3名研究员采用多维系统评价工具评价系统评估类文献,5名研究员采用指南研究与评价工具评价临床实践指南,采用澳大利亚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2016)对专家意见和专业共识类文章的真实性评价工具进行专家共识和专家意见评价,对符合标准的文献进行资料提取和证据汇总。

结果:最终纳入文献10篇,包括临床决策4篇、指南4篇、系统评价2篇。最佳证据总结包括创伤脊柱脊髓损伤后的评估、预防、颈椎脊柱固定、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共30条。

结论:最佳证据强调,加强对所有急诊成人创伤性脊柱脊髓损伤患者颈椎风险因素的标准化评估,完善对颈部穿透性损伤患者脊柱评估固定能力,优化急诊全流程,降低潜在并发症发生,改善预后。

相关资料下载:
急诊成人创伤性脊柱脊髓损伤患者脊柱固定护理的最佳证据总结.pdf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拓展阅读

脊髓刺激可改善手臂功能

发表在《自然-神经科学》上的临床前数据显示,ONWARD的ARCIM疗法在恢复脊髓损伤后的手部和手臂运动功能方面具有潜力

JNNP:脊髓损伤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机制新发现

脊髓损伤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机制新发现

孙天胜:中国脊柱脊髓损伤研究

近20年来,手术、药物、细胞移植以及康复治疗等方面取得的进展仍没有改进完全性脊髓损伤(SCI)的临床疗效。近3年我国在脊柱脊髓损伤领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尤其是跨界学科的发展,给脊柱脊髓损伤康复及综合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国内不同学术组织都在不遗余力地推进脊柱脊髓损伤的研究。在成绩取得的同时,我们还存在很大的不足,这也给致力于脊柱脊髓损伤领域研究的同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盼。 国内脊髓损

创伤性脊柱脊髓损伤康复治疗专家共识(2020版)

中国骨科相关专家小组(统称) · 2020-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