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患者标本采集技术专家共识》解读

2020-05-20 江苏大学附属医院 中国临床护理 发表于上海

为了帮助临床护理人员更好的理解标本采集的时机、技术要点、废弃物处理、个人防护原则和意外事件的处理,本共识的作者团队对相关内容进行解读

中文标题:

《新型冠状病毒患者标本采集技术专家共识》解读

发布机构:

江苏大学附属医院

发布日期:

2020-05-20

简要介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具有高传染性、长潜伏期、部分临床症状不明显或无症状的特点。确诊或排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依赖于对患者生物学标本进行的实验室检测。如何规范、高效、正确、安全地采集新型冠状肺炎相关标本,对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率和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十分重要,因此本文对《新型冠状病毒患者标本采集技术专家共识》进行解读,以供临床护理人员参考。随着新型 冠状病毒肺炎 (COVID-19)的全球迅速蔓延,到2020年4月初,全球累计确诊病例数已超百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不同于以往的任何一种病毒型肺炎,具有传染性高、潜伏期长、部分临床症状不明显或无症状的特点[1],对该疾病的防治,依赖于对患者生物学标本进行的核酸检测。中央防疫领导小组明确提出,各地尤其是重点疫区,要通过核酸及血清抗体检测进行健康人群的流行病学调查[2]。有关报道[3]指出,该疾病的核酸检测结果存在较多“假阴性”,重复多次标本采样成为难以避免的选择,例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1]就明确规定,排除疑似病例和治愈出院标准均要求间隔≥24h的连续2次核酸检验结果呈阴性。多次采样大大增加了医护人员感染的风险,不规范的标本采集也可能造成核酸检测准确率的下降,因此推荐临床护理人员参照《新型冠状病毒患者标本采集技术专家共识》[4]执行标本采集任务。为了帮助临床护理人员更好的理解标本采集的时机、技术要点、废弃物处理、个人防护原则和意外事件的处理,本共识的作者团队对相关内容进行解读

相关资料下载:
[AttachmentFileName(sort=1, fileName=《新型冠状病毒患者标本采集技术专家共识》解读_包磊.pdf)] GetToolGuiderByIdResponse(projectId=1, id=e50161c00282a01c, title=《新型冠状病毒患者标本采集技术专家共识》解读, enTitle=, guiderFrom=中国临床护理, authorId=0, author=, summary=为了帮助临床护理人员更好的理解标本采集的时机、技术要点、废弃物处理、个人防护原则和意外事件的处理,本共识的作者团队对相关内容进行解读, cover=https://img.medsci.cn/20221121/1669018455602_4754896.webp, journalId=0, articlesId=null, associationId=3635, associationName=江苏大学附属医院, associationIntro=江苏大学附属医院, copyright=0, guiderPublishedTime=Wed May 20 00:00:00 CST 2020, originalUrl=, linkOutUrl=, content=<p><span style="color: #666666;">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具有高传染性、长潜伏期、部分临床症状不明显或无症状的特点。确诊或排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依赖于对患者生物学标本进行的实验室检测。如何规范、高效、正确、安全地采集新型冠状肺炎相关标本,对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率和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十分重要,因此本文对《新型冠状病毒患者标本采集技术专家共识》进行解读,以供临床护理人员参考。随着新型 冠状病毒肺炎 (COVID-19)的全球迅速蔓延,到2020年4月初,全球累计确诊病例数已超百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不同于以往的任何一种病毒型肺炎,具有传染性高、潜伏期长、部分临床症状不明显或无症状的特点[1],对该疾病的防治,依赖于对患者生物学标本进行的核酸检测。中央防疫领导小组明确提出,各地尤其是重点疫区,要通过核酸及血清抗体检测进行健康人群的流行病学调查[2]。有关报道[3]指出,该疾病的核酸检测结果存在较多&ldquo;假阴性&rdquo;,重复多次标本采样成为难以避免的选择,例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1]就明确规定,排除疑似病例和治愈出院标准均要求间隔&ge;24h的连续2次核酸检验结果呈阴性。多次采样大大增加了医护人员感染的风险,不规范的标本采集也可能造成核酸检测准确率的下降,因此推荐临床护理人员参照《新型冠状病毒患者标本采集技术专家共识》[4]执行标本采集任务。为了帮助临床护理人员更好的理解标本采集的时机、技术要点、废弃物处理、个人防护原则和意外事件的处理,本共识的作者团队对相关内容进行解读 </span></p>, tagList=[TagDto(tagId=99154, tagName=新冠病毒), TagDto(tagId=102483, tagName=新冠病毒抗体), TagDto(tagId=102726, tagName=新冠病毒检测)], categoryList=[CategoryDto(categoryId=9, categoryName=传染科, tenant=100), CategoryDto(categoryId=12, categoryName=呼吸, tenant=100), CategoryDto(categoryId=33, categoryName=政策人文, tenant=100), CategoryDto(categoryId=35, categoryName=预防公卫, tenant=100), CategoryDto(categoryId=85, categoryName=指南&解读, tenant=100), CategoryDto(categoryId=21100, categoryName=达仁堂循证e学界, tenant=100)], articleKeywordId=99154, articleKeyword=新冠病毒, articleKeywordNum=6, guiderKeywordId=102726, guiderKeyword=新冠病毒检测, guiderKeywordNum=6, haveAttachments=1, attachmentList=null, guiderType=0, guiderArea=解读, guiderLanguage=0, guiderRegion=3, opened=0, paymentType=, paymentAmount=10, recommend=0, recommendEndTime=null, sticky=0, stickyEndTime=null, allHits=3428, appHits=14, showAppHits=0, pcHits=180, showPcHits=3414, likes=0, shares=1, comments=0, approvalStatus=1, publishedTime=Mon Nov 28 16:11:00 CST 2022, publishedTimeString=2020-05-20, pcVisible=1, appVisible=1, editorId=0, editor=lixiang, waterMark=0, formatted=0, memberCards=[], isPrivilege=0, deleted=0, version=8, createdBy=null, createdName=lixiang, createdTime=Wed Nov 23 21:17:31 CST 2022, updatedBy=6459136, updatedName=玉在山, updatedTime=Sat Jan 06 05:11:38 CST 2024, courseDetails=[], otherVersionGuiders=[], isGuiderMember=false, ipAttribution=上海, attachmentFileNameList=[AttachmentFileName(sort=1, fileName=《新型冠状病毒患者标本采集技术专家共识》解读_包磊.pdf)])
《新型冠状病毒患者标本采集技术专家共识》解读_包磊.pdf
下载请点击: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拓展阅读

人工智能(AI)解析新冠病毒变异株的流行潜力和宿主嗜性迁移过程

解放军等多团队合作建立 ARNLE 模型,研究发现新冠病毒流行中对人类宿主嗜性变化,早期嗜性低,Alpha 株后上升,识别关键变异位点,该模型有助于预测变异株,强调早期遏制病毒的重要性。

新冠病毒感染后,应长期监测心律失常!AHA科学声明

10月14日,美国心脏协会(AHA)发布科学声明,对新冠病毒感染者和恢复期患者心律失常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流行病学、病理生理学、临床表现和治疗的现有证据进行了综述,并提供了循证指导。

天津大学范华昊等在Clinical Microbiology Reviews发表新冠病毒引起的神经系统疾病长篇综述

该综述总结了目前已被报道的COVID-19患者出现的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症状,分析SARS-CoV-2引起神经系统疾病的机制。

今冬疫苗接种策略:美国针对新冠的蛋白疫苗可以接种了,日本批准了美国的自复制mRNA疫苗

在全球普遍放开的情况下,新冠的主流毒株也越来越趋向一致。美国尽管也已经取消了全面监测,但仍有持续的数据更新,故对其他国家仍有借鉴意义。

让你睡不好、掉头发、容易累的罪魁祸首,终于找到了(不是熬夜)

那这些“毛病”背后的“元凶”究竟是什么呢?让小薇带你一起探究下!

新冠又“抬头”,专家提醒:三个治疗误区要警惕

不少网友都晒出了自己的“二条杠”,称“二阳”“三阳”甚至“四阳”了。临床专家指出,尽管大家对新冠已不再恐慌,但不少人在新冠治疗上存在一些误区,这也提高了重症、长新冠等风险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