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AARC临床实践指南:脱离成人机械通气的自主呼吸试验

2024-06-28 美国呼吸治疗学会 Respir Care 发表于上海

本文使用推荐评估、发展和评价分级(GRADE)方法,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我们建议不需要计算快速浅呼吸指数来确定自发呼吸试验(SBT)的准备情况(有条件推荐;温和的确定)。

中文标题:

2024 AARC临床实践指南:脱离成人机械通气的自主呼吸试验

英文标题:

AARC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spontaneous breathing trials for liberation from adult mechanical ventilation

发布机构:

美国呼吸治疗学会

发布日期:

2024-06-28

简要介绍:

尽管先前发表了与呼吸机解放相关的临床实践指南,但仍有一些问题未得到解答。其中许多问题与床边实施的细节有关。因此,我们成立了一个指导委员会,由具有呼吸机解放经验和知识的个人以及医学图书管理员组成。使用推荐评估、发展和评价分级(GRADE)方法,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我们建议不需要计算快速浅呼吸指数来确定自发呼吸试验(SBT)的准备情况(有条件推荐;温和的确定);(2)我们建议sbt可以在有或没有压力支持通气的情况下进行(有条件推荐,中等确定性);(3)我们建议采用标准化的评估方法,如果合适的话,在每天中午之前完成SBT(有条件的建议,非常低的确定性);(4)我们建议在SBT期间不应增加FIO2(有条件的建议,非常低的确定性)。这些建议旨在帮助床边临床医生更快地将成年危重患者从机械通气中解放出来。

相关资料下载:
[AttachmentFileName(sort=1, fileName=891.full.pdf)] GetToolGuiderByIdResponse(projectId=1, id=dbf521c00a0029b5, title=2024 AARC临床实践指南:脱离成人机械通气的自主呼吸试验, enTitle= AARC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spontaneous breathing trials for liberation from adult mechanical ventilation, guiderFrom=Respir Care, authorId=0, author=, summary=本文使用推荐评估、发展和评价分级(GRADE)方法,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我们建议不需要计算快速浅呼吸指数来确定自发呼吸试验(SBT)的准备情况(有条件推荐;温和的确定)。, cover=https://img.medsci.cn/202401021/1729522314162_8248372.png, journalId=0, articlesId=null, associationId=257, associationName=美国呼吸治疗学会, associationIntro=提供的指南比较多,还提供其他机构的指南。, copyright=0, guiderPublishedTime=Fri Jun 28 00:00:00 CST 2024, originalUrl=, linkOutUrl=, content=<p>尽管先前发表了与呼吸机解放相关的临床实践指南,但仍有一些问题未得到解答。其中许多问题与床边实施的细节有关。因此,我们成立了一个指导委员会,由具有呼吸机解放经验和知识的个人以及医学图书管理员组成。使用推荐评估、发展和评价分级(GRADE)方法,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我们建议不需要计算快速浅呼吸指数来确定自发呼吸试验(SBT)的准备情况(有条件推荐;温和的确定);(2)我们建议sbt可以在有或没有压力支持通气的情况下进行(有条件推荐,中等确定性);(3)我们建议采用标准化的评估方法,如果合适的话,在每天中午之前完成SBT(有条件的建议,非常低的确定性);(4)我们建议在SBT期间不应增加FIO2(有条件的建议,非常低的确定性)。这些建议旨在帮助床边临床医生更快地将成年危重患者从机械通气中解放出来。</p>, tagList=[TagDto(tagId=2332, tagName=机械通气)], categoryList=[CategoryDto(categoryId=29, categoryName=麻醉疼痛, tenant=100), CategoryDto(categoryId=38, categoryName=急重症, tenant=100), CategoryDto(categoryId=85, categoryName=指南&解读, tenant=100)], articleKeywordId=2332, articleKeyword=机械通气, articleKeywordNum=6, guiderKeywordId=2332, guiderKeyword=机械通气, guiderKeywordNum=6, haveAttachments=1, attachmentList=null, guiderType=0, guiderArea=指南, guiderLanguage=1, guiderRegion=1, opened=0, paymentType=, paymentAmount=10, recommend=0, recommendEndTime=null, sticky=0, stickyEndTime=null, allHits=823, appHits=42, showAppHits=0, pcHits=200, showPcHits=781, likes=0, shares=2, comments=1, approvalStatus=1, publishedTime=Tue Oct 22 12:20:00 CST 2024, publishedTimeString=2024-06-28, pcVisible=1, appVisible=1, editorId=0, editor=QIAN LIN, waterMark=0, formatted=0, memberCards=[], isPrivilege=0, deleted=0, version=3, createdBy=null, createdName=QIAN LIN, createdTime=Mon Oct 21 22:52:26 CST 2024, updatedBy=8538692, updatedName=梅斯话题小助手, updatedTime=Tue Oct 22 10:16:07 CST 2024, courseDetails=[], otherVersionGuiders=[], isGuiderMember=false, ipAttribution=上海, attachmentFileNameList=[AttachmentFileName(sort=1, fileName=891.full.pdf)])
891.full.pdf
下载请点击: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拓展阅读

急性脑损伤患者的脑保护性机械通气策略

急性脑损伤(ABI)会影响呼吸系统,肺脑轴存在相互作用。相关研究对 ABI 患者机械通气策略进行探讨,发现部分通气策略与降低死亡率等无关,目前需更多研究探索合适策略。

哮喘的机械通气支持——重症哮喘管理概述

重症哮喘(CA)是一个涵盖不同定义的术语,均指急性哮喘发作,可能迅速恶化为呼吸衰竭,通常需要重症监护治疗,并可能需要机械通气(MV)。本文总结了当前关于重症哮喘管理的证据。

如何为阻塞性肺疾病和哮喘患者进行机械通气?

本文综述了针对阻塞性气道疾病患者的实用通气策略,包括通过无创通气(NIV)预防插管、有创通气的全程管理(从插管到脱机),以及预防拔管后急性呼吸衰竭的策略。

急性心衰非药物治疗(一):机械通气(24年心衰指南)

本文结合 24 年心衰指南及相关研究,探讨急性心衰中机械通气应用,包括定义、适应症、作用机制、模式选择、监测、撤机及并发症等,强调合理通气对患者重要性。

液体平衡与机械功率:谁才是肺损伤的“幕后黑手”?

研究在猪模型中探讨液体平衡和机械功率对肺损伤影响,发现高液体平衡降低呼气末肺气体体积,部分肺损伤与机械功率有关,高液体平衡也间接致伤,腹水有作用,提示液体管理重要。

速读:怎么才能让呼吸机告诉你容量良反应性

正压通气对心脏前负荷的影响使得使用不同的测试和指标轻松检测容量反应性成为可能。未来将会把这些方法整合到日常治疗设备中,为精准把控液体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2011 CTS 家庭机械通气指南

加拿大胸科学会(CTS,Canadian Thoracic Society) · 2011-07-01

2012 AARC临床指南:有创和无创机械通气时的气道湿化

美国呼吸治疗学会(AARC,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Respiratory Care) · 2012-05-05

2014 机械通气时雾化吸入专家共识(草案)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 · 2014-11-30

2016 ATS/ACCP临床实践指南:危重症患者机械通气撤机

美国胸科学会(ATS,American Thoracic Society) · 2016-10-20

2017 ATS/ESICM/SCCM临床实践指南:机械通气治疗成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美国胸科学会(ATS,American Thoracic Society) · 2017-05-01

2020 新生儿机械通气时气道内吸引操作指南

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科医师分会 · 2020-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