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融合内固定术患者骨质疏松相关并发症预防指南(2024)

2024-05-15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发表于上海

本指南内容主要涉及术前骨密度精准评估与骨质疏松症诊断,术中骨质疏松相关并发症预防要点,术后抗骨质疏松用药、患者管理及康复,旨在通过“术前-术中-术后”的综合管理策略。

中文标题:

腰椎融合内固定术患者骨质疏松相关并发症预防指南(2024)

发布机构:

发布日期:

2024-05-15

简要介绍: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越来越多的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合并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症患者在腰椎融合内固定术后出现内固定失败、假关节形成等并发症的风险更高,严重影响预后。目前,该患者群体骨质疏松症漏筛、漏诊现象较普遍,药物治疗率偏低,且相关诊疗规范尚不完善。已有指南或共识对骨质疏松症本身的诊疗问题提供了重要指导,但缺乏针对腰椎融合内固定术患者群体的相关内容,不利于其骨质疏松相关手术并发症的预防。因此,中华预防医学会脊柱疾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联合中国康复医学会骨质疏松预防与康复专业委员会组成专家组,遵循指南制定原则和方法,遴选出10个关键临床问题,基于相关循证医学证据,采用GRADE证据质量分级方法,通过4轮专家讨论会,最终形成19条推荐意见。本指南内容主要涉及术前骨密度精准评估与骨质疏松症诊断,术中骨质疏松相关并发症预防要点,术后抗骨质疏松用药、患者管理及康复,旨在通过“术前-术中-术后”的综合管理策略,有效降低腰椎融合内固定术患者骨质疏松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相关资料下载:
腰椎融合内固定术患者骨质疏松相关并发症预防指南(2024).pdf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拓展阅读

【醉翁之艺】老年腰椎融合术患者术后24小时内下床活动的安全性和益处:基于882例患者的倾向评分匹配研究

本研究评估老年腰椎融合患者术后 24 小时内下床活动的安全性和益处,发现早期下床与较少不良事件和住院时间缩短相关,确定影响早期下床因素,为加速老年患者康复提供参考。

腰椎融合+PVP术中骨水泥渗漏粘附于下腔静脉滤器1例

患者,老年女性,68岁,汉族,已婚,45岁绝经。腰痛伴右下肢疼痛麻木7d,10d前患者弯腰抬重物时腰部不慎扭伤,但未出现任何不适感,7d前突发腰痛伴右下肢疼痛麻木,行保守治疗后效果不佳,遂来院就诊。腰痛伴右下肢疼痛麻木,疼痛以右臀部、右大腿后外侧为主,麻木沿右臀部、右大腿前外侧、小腿前外侧至足背、足趾,足趾麻木以第2、3足趾为重,左下肢无任何不适。专科查体:L4棘突及右侧棘突旁压痛,并引起右臀部、

腰椎非融合技术进展

  1911年 Hibbs和 Albee首次针对椎间盘与关节突关节退变引起的下腰痛和脊柱失稳提出脊柱融合概念以来,腰椎融合术一直是目前临床治疗下腰痛和脊柱失稳疾患的“金标准”。在大多数脊柱手术中, 融合与否已成为判断手术是否成功的主要标准之一。但随着对脊柱生理功能和生物力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脊柱融合后因融合节段运动功能丧失,导致椎间应力传导发生异常改变,相邻节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