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取栓支架注册审查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

2024-09-20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 发表于上海

为进一步规范颅内取栓支架的注册申报和技术审评,我中心组织起草了《颅内取栓支架注册审查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现公开征求意见。

中文标题:

颅内取栓支架注册审查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

发布日期:

2024-09-20

简要介绍:

各相关单位:

  为进一步规范颅内取栓支架的注册申报和技术审评,我中心组织起草了《颅内取栓支架注册审查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现公开征求意见。

  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生产企业及有关从业人员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相关意见或建议,请下载并填写附件中的《颅内取栓支架注册审查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反馈意见表,并于2024年10月20日前将反馈意见以电子邮件形式反馈我中心。

  联系人:刘威  许耘  连小奇

  电 话:010-86452666 ;010-86452669

  电子邮箱: liuwei@cmde.org.cn;xuyun@cmde.org.cn; lianxq@cmde.org.cn

相关资料下载:
1726813855096084921.doc
1726813846503058044.doc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拓展阅读

造福更多中风患者!《柳叶刀》子刊:大面积梗死、12小时内取栓仍能改善患者功能

近日发表一项德国学者领衔研究,将疗效评估周期从常规术后90天延长至术后12月,证明机械取栓对于已形成大面积梗死的缺血性卒中患者具有长期、持续的获益。

突发脑梗死替奈普酶静脉溶栓联合机械取栓获得好效果

80 岁男性突发脑卒中,约 2.5 小时后入院,经检查评估行静脉溶栓及机械取栓术,给予多种药物治疗,后病情好转出院,嘱定期复查。

突发脑梗死,静脉溶栓桥接机械取栓获得良好疗效

58 岁男性脑卒中病例,发病后经系列检查诊断与治疗,包括溶栓、取栓等,介绍其病情演变、检查结果、治疗方案及后续恢复情况。

Radiology:孤立性大脑前动脉卒中的取栓与药物治疗评估

尽管越来越多的案例表明,机械血栓切除术(MT)相对于单纯的最佳医学治疗(BMT)在大脑中动脉和大脑后动脉的远端血管区域可提供有效的治疗效果,但大脑前动脉(ACA)的治疗数据普遍匮乏。

Neurology:成功取栓后的无复流现象,治疗的新靶点?

无法从成功治疗中获益的原因尚不清楚,可能与发病前生理性储备不足、手术前前梗死生长以及治疗后并发症(如再闭塞、出血性转化和脑水肿)有关。理解潜在的机制可能会发现提高治疗效果的新途径。

Neurology:取栓后24h血压目标值,5000例患者的数据分析

在最近一项观察性队列研究的配对荟萃分析中,患者的预后与EVT术后血压水平的关系比术前或围手术期血压更密切。同样,在各自的时间间隔内,收缩压的相关性比舒张压的相关性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