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A:化疗可使胰头癌患者受益

2012-08-02 ecoliDH5 丁香园

一项临床试验表明,化疗可使某种胰头癌患者受益。英国利物浦大学医学博士John P. Neoptolemos及其同事发现,经独立预后因素校正后,壶腹周围癌化疗后相对整体生存率较单纯观察组提高了25% ,但该优势尚处在假设形成阶段。研究结果发表在7月11日出版的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上。 该研究被称为欧洲胰腺癌研究-3期试验,共纳入43

一项临床试验表明,化疗可使某种胰头癌患者受益。英国利物浦大学医学博士John P. Neoptolemos及其同事发现,经独立预后因素校正后,壶腹周围癌化疗后相对整体生存率较单纯观察组提高了25% ,但该优势尚处在假设形成阶段。研究结果发表在7月11日出版的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上。

该研究被称为欧洲胰腺癌研究-3期试验,共纳入434例来自欧洲、澳大利亚、日本以及加拿大的受试者,他们在进行胰腺癌手术后被随机分配进行开放性化疗试验,治疗组服用氟尿嘧啶联用亚叶酸(Adrucil)或吉西他滨(Gemzar),对照组为单纯观察组。在早期试验的终点,术后辅助化疗组的中位存活时间为43.1个月,术后单纯观察组为35.2个月,若不经校正,两者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危险比:0.86;95% 置信区间 :0.66 至 1.11)。未经校正的各化疗组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观察组为35.2个月,氟尿嘧啶联用亚叶酸组为38.9个月(危险比:0.95;95% 置信区间 :0.71 至 1.28),吉西他滨组为45.7个月(危险比:0.77;95% 置信区间 :0.57 至 1.05),与单纯观察组相比,各化疗组未表现出统计学差异。对年龄、胆管癌、低分化肿瘤差异、淋巴结转移等进行校正后的二次分析结果表明,化疗组在整体生存率方面优势明显,与观察组之间的危险比为:氟尿嘧啶联用亚叶酸组为0.75(95% 置信区间:0.57 至 0.98),吉西他滨组为0.70 (95% 置信区间 :0.51 至 0.97)。化疗组在无病存活期方面也有明显优势,氟尿嘧啶联用亚叶酸组的中位无病存活期为23.0个月,吉西他滨组为29.1个月,而观察组为19.5个月(各数值分别为:危险比:0.69;95% 置信区间:0.51 至 0.95 ;危险比:0.68;95% 置信区间:0.50 至 0.95)。研究人员称:尽管该研究发现术后辅助化疗可改善壶腹周围癌患者生存率,但其效果中等,这就意味着需要进一步提高疗效并尝试进行联合化疗试验。

对428例癌症患者的分析发现,大多数患者为壶腹癌(297例)(胆管与胰管交汇于壶腹部位),96例患者为胆管癌,35例患者患癌部位在附近其他区域。研究人员称,将这几种肿瘤归为一类的原因是,它们的临床表现相似,手术治疗方式相同,组织与分子特征类似。但在预后方面,不同种类间存在差异。壶腹癌患者中位生存期最长,尤其对于采用细胞毒性佐剂治疗的患者,氟尿嘧啶联用亚叶酸治疗的患者中位生存期为57.8个月,吉西他滨治疗的患者为70.8个月,而术后观察的患者为40.6个月。而另外两组肿瘤患者不具有类似的优势。胆管癌组患者中,使用氟尿嘧啶联用亚叶酸治疗的患者中位生存期为18.3个月,使用吉西他滨的患者为19.5个月,单纯观察患者为27.2个月。另外一组其他类型的小样本肿瘤组中,氟尿嘧啶联用亚叶酸治疗患者中位生存期为22.4个月,观察患者为28.7个月。没有对吉西他滨治疗患者的生存期进行计算。因此,研究人员认为有必要对以上三种肿瘤进行分类以区分壶腹癌及胆管癌。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936002, encodeId=d26f1936002c5,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1ac783848d6'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胰头癌#</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76,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83848, encryptionId=1ac783848d6, topicName=胰头癌)],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https://thirdwx.qlogo.cn/mmopen/vi_32/OKNjeqMuGQiclFVAJtO8Yvicr3uMFOHysUY3EYJses2g3YQKBAT7FzaJwAfeVrbPEPnsiaBAicMAJX7icLdcxzMj0kA/132, createdBy=038e2500100, createdName=ms7517674339485982, createdTime=Sat Oct 06 22:19:00 CST 2012, time=2012-10-06, status=1, ipAttribution=)]

相关资讯

卵巢癌治疗新方案:奈达铂联合紫杉醇化疗

       6月30日,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在京发布一项卵巢癌多中心临床试验结果,指出奈达铂联合紫杉醇化疗方案,可明显减少卵巢癌骨髓抑制反应,降低血小板发生率和中重度粒细胞发生率。该研究结果有望为卵巢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目前,外科手术(肿瘤细胞减灭术)+紫杉醇联合卡铂联合化疗(TC)是晚期卵巢癌的标准治疗方案。但由于卡铂骨髓抑制

Cell Reports:新标记物PDXK预测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疗效

患有最为常见肺癌类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的病人对包括顺铂(cisplatin)在内的化疗药物非常敏感。根据于2012年7月26日发表在Cell Reports期刊上的一篇论文,研究人员发现了非小细胞肺癌对顺铂作出反应相关的细胞途径。这些研究人揭示一种潜在的生物标记物,它能够被用来预测这些病人如何对化疗作出反应,以及他们的总体

胃癌综合治疗的探索与思考

       “中日胃癌治疗高峰论坛”上海站会议于5月19日召开。本次论坛邀请了国内多名胃癌领域权威专家以及日本的二宫基树(Motoki Ninomiya)教授和宇山一朗(Ichiro Uyama)教授就D2根治术的地位、胃癌围手术期与晚期化疗现状和用药选择以及开腹与腹腔镜技术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和交流。会议由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朱正纲教授、复旦大学附属

Cancer Res:Fra-1因子或成为治疗乳腺癌的预后指标

7月15日,Cancer Res杂志报道一种称为Fra-1的因子可调节乳腺癌细胞化疗敏感性,或可作为判断乳腺癌治疗预后的一项指标。 Fra-1是一个Fos转录因子家族成员,在多种癌症中呈中高度表达,并在转化,增殖和转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本研究发现Fra-1在人类II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化疗抵抗水平呈负相关。体外研究结果发现,在乳腺肿瘤细胞中下调Fra-1赋予足以使这些细胞抵抗阿霉素和环

PLoS ONE:日本开发胰腺癌细胞吸收化疗药物的新疗法

  日前,日本札幌医科大学教授加藤淳二率领的研究小组在新一期美国《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PLoS ONE)上报告说,他们开发出一种治疗胰腺癌的新疗法,即利用癌细胞能吸收海藻糖的性质,在化疗过程中使癌细胞直接“吃药”,从而能够减少药量,并减小化疗药物对健康细胞的影响。 研究小组发现,胰腺癌细胞具有活跃吸收海藻糖的性质,于是将海藻糖与内部包有化疗药物的称为脂质体的薄膜结合在一起,然后注

JCO:化疗后ALL患儿常发生脊椎骨折

       加拿大渥太华大学的Leanne M. Ward博士等人研究发现,因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而接受化疗的儿童常发生椎骨骨折。这项研究提前发表在《临床肿瘤学杂志》(J Clin Oncol)6月25日在线版上。         诊断ALL时背痛和脊椎骨密度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