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多中心研究证实CD30+ PTCL的分子异质性及其预后意义和治疗意义

2025-04-17 聊聊血液 聊聊血液

国内 11 家中心对 415 例原发性 PTCL 患者开展回顾性研究,发现 CD30+ PTCL 存在三种分子亚型,各亚型预后不同、对 BV 治疗敏感性有差异,可为精准医疗提供联合治疗策略。

CD30+ PTCL

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是一组高度异质性的非霍奇金淋巴瘤,通常具有侵袭性生物学行为。CD30是PTCL中的一个重要表面抗原,但其生物学功能和治疗潜力尚需进一步研究。

因此国内11家中心开展回顾性研究,对418例原发性 PTCL 的多中心队列中进行了临床病理学、基因组和转录组学分析的综合分析,结果证实CD30+ PTCL的三种分子亚型具有预后意义,对 BV 治疗的敏感性各不相同;这些亚型独特的生物学特征和脆弱性可能提示 PTCL 精准医学时代潜在的联合治疗策略。

研究结果近日发表于《EBioMedicine》,通讯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赵维莅教授和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景红梅教授。

1.jpg

研究结果

研究方法:研究纳入中国11家医疗中心的415例新诊断PTCL患者,包括训练队列(瑞金队列)314例和验证队列(其他10家中心)101例。通过DNA和RNA测序分别检查了355例和169例患者的基因组和转录组特征。

基因组和转录组特征:在两个队列中,CD30+ PTCL显示出SETD2、STAT3和PTPRS突变频率显著增加。在训练队列中,CD30+ PTCL在SETD2(11.5% vs. 3.8%,p=0.036)、NOTCH2(10.1% vs. 1.9%,p=0.010)、STAT3(9.5% vs. 1.9%,p=0.017)和PTPRS(9.5% vs. 1.9%,p=0.017)突变频率上高于CD30- PTCL;在验证队列中,SETD2(12.8% vs. 1.9%,p=0.048)、STAT3(12.8% vs. 1.9%,p=0.048) 和PTPRS(12.8% vs. 0.0%,p=0.008)突变在CD30+ PTCL中的频率也高于 CD30- PTCL。

2.jpg

基于这些突变,研究者识别出三个具有不同生物学特征的分子亚型:HMA亚型(以组蛋白甲基化和乙酰化失调为特征)、JNE亚型(以JAK-STAT、Notch信号通路改变和EBV感染为特征)和PCT亚型(以磷酸化、染色质重塑和T细胞受体-MHC相互作用突变为特征,伴有细胞外基质富集)。

4.jpg

临床结局:训练队列中位随访时间为27.5个月,2年PFS和OS率分别为42.6%和65.3%。验证队列中位随访时间为20.0个月,预测的2年PFS和OS率分别为37.3%和74.8%。

JNE亚型在无进展生存(PFS)和总生存(OS)方面表现较差:训练队列中,HMA、JNE和PCT亚型的2年PFS率分别为62.1%、33.4%和53.7%,2年OS率分别为90.6%、61.5%和81.3%;JNE亚型的预后显著差于HMA亚型(PFS p=0.003,OS p=0.001)和PCT亚型(PFS p=0.008,OS p=0.013);验证队列也有类似趋势。

5.jpg

BV治疗与JNE和PCT亚型的PFS和OS改善相关:在JNE亚型中,BV治疗与非BV治疗相比,PFS(p=0.019)和OS(p=0.046)显著改善;在PCT亚型中,BV治疗也显示出显著的PFS(p=0.023)和OS(p=0.037)改善。

治疗启示:基因表达分析显示,HMA、JNE和PCT亚型可能分别对表观基因组靶向药物(如阿扎胞苷、HDAC抑制剂)、JAK/PI3K抑制剂和PD-1抑制剂敏感。

6.jpg

总结

分子亚型的预后意义:CD30+ PTCL的分子亚型具有预后意义,且对BV治疗的敏感性不同。

治疗策略:研究结果为CD30+ PTCL的基因型指导精准医疗提供了潜在的联合治疗策略,强调了在PTCL治疗中整合多种组学数据以更好地理解生物学与临床行为之间的关系的重要性。

该研究是迄今为止对CD30+ PTCL进行的最大规模的多组学分析,提供了关于这一分子异质性实体的全面见解,并识别和验证了三个具有不同生物学特征和临床预后的分子亚型。这些发现强调了基因型指导精准医疗的重要性,并为PTCL的联合治疗策略提供了潜在的靶点。

参考文献

EBioMedicine . 2025 Apr 10:115:105693. doi: 10.1016/j.ebiom.2025.105693.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60783, encodeId=96342260e83b3,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0ec031565c3'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分子亚型#</a> <a href='/topic/show?id=877c126095d1'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CD30+ PTCL#</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6,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26095, encryptionId=877c126095d1, topicName=CD30+ PTCL), TopicDto(id=31565, encryptionId=0ec031565c3, topicName=分子亚型)],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Wed Apr 16 22:50:50 CST 2025, time=2025-04-16, status=1, ipAttribution=)]

相关资讯

Sci Rep:腔型和基底型膀胱癌评估

基因组研究阐释了膀胱癌可以分成两种分子亚型,即腔型能够和基底型。这两种亚型对前线化疗具有不同的临床行为和敏感性。

Euro Radio:如何无创获得弥漫性胶质瘤的分子亚型?影像学有话说!

弥漫性胶质瘤是原发性恶性脑肿瘤中最具侵略性的一种,死亡率极高。

新研究: 胸腺癌及其他晚期胸腺上皮性肿瘤的基因组景观与分子指导治疗

本研究通过对81例晚期TETs患者的全面多组学分析,揭示了不同亚型TETs在分子特征上的显著差异,强调了胚系突变在TETs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发现了TC的免疫微环境与预后及治疗反应之间的密切联系。

STM:陆军军医大学柴进等利用​综合多组学分析确定了中国人群中不同的NAFLD分子亚型!

该研究利用综合多组学分析确定了中国人群中不同的NAFLD分子亚型。

Eur Urol:不同分子亚型的尿路上皮癌对新辅助化疗的差异反应分析

调查了不同的分子亚型如何影响行术前顺铂化疗患者的病理反应和生存率。

CLIN CANCER RES: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分子亚型可预测化疗反应

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是肺癌中一种罕见的亚型,其合理的治疗方案尚存在争议。之前的遗传学研究发现了两类不同的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LCNEC)分子亚型:RB1突变型(通常存在TP53共突变)和RB1野生型。CLIN CANCER RES近期发表了一篇文章,研究这类分子亚型是否对化疗结果由预测价值。

Eur Urol:深度学习预测肌层浸润膀胱癌分子亚型

肌层浸润膀胱癌(MIBC)是第二大常见的泌尿生殖系恶性肿瘤,并且与具有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近期研究人员鉴定了MIBC的分子亚型,这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

Eur Urol: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和氟尿嘧啶转运体基因与原发性前列腺癌的不同临床特征和分子亚型有关

在美国,基于8F-氟尿嘧啶的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成像推荐用于前列腺癌治疗后的生化复发(BCR)。然而,基于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的PET成像在世界范围内更为普遍,且由国际指南的支持,目

CLIN CANCER RES:根据外阴癌遗传特征定义具有预后意义的分子亚型

外阴癌可以通过HPV状态进行分型。HPC阴性的外阴癌通常存在TP53突变。但是尚缺乏对其他可能的基因突变的深度分析。CLIN CANCER RES近期发表了一篇文章,研究大样本外阴癌的体细胞突变情况。

JAMA Oncol:非转移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分子亚型与Apalutamide治疗结果差异的关系

鉴定预后生物标志物来指导非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nmCRPC)患者的强化治疗是很有必要的。近期,有研究人员利用随机、双盲、3期SPARTAN试验的存档原发肿瘤样本,调查了分子亚型是否能预测对a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