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下肢疼痛发现动脉血栓,应用尿激酶原后血栓消失

2024-10-03 DrKing道金医学 DrKing道金医学 发表于上海

73 岁女性突发双下肢无力疼痛,诊断为右下肢动脉血栓形成。经告知风险后行溶栓治疗,症状减轻后出院。

右下肢动脉血栓形成

 基本情况 

患者女性,73岁,2019年10月11日入院。主诉:突发双下肢无力、疼痛约4小时。

现病史:今日中午13时许,患者午休后起床上厕所时突感双下肢无力,稍感疼痛,当时未在意,起身后继续上床休息,约1小时后患者起床时不能起身,双下肢无力,感觉消失,小便失禁,并伴有疼痛、双下肢冰冷,急呼家人,家人发现后遂急来我院就诊。入院后查心电图(2019年10月11日,本院)示:异位心律,心房颤动,ST段改变,异常心电图。头颅及椎间盘CT(2019年10月11日,本院)示:1. 双侧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死;2. 左侧基底节区及额叶软化灶;3. 腰5-骶1椎间盘突出。急诊急予以改善循环、稳定心率等门诊对症治疗后症状仍不能缓解,后按“双下肢无力原因待查”收住我科。自发病以来无发热,恶心、呕吐、四肢抽搐,无大便失禁。

既往史:既往有脑梗死病史26年;高血压病20余年,最高205/80mmHg,长期服用复方地巴唑、氢氯噻嗪胶囊等药物治疗,血压控制未监测;冠心病10年。

查体:神志清,精神较差,急性痛苦病容。口唇稍发绀。双膝关节以下皮肤苍白、冰冷,触痛、压痛(+)。

辅助检查

急诊行双下肢动脉血管超声(2019年10月11日,本院)示:双下肢动脉硬化并股浅动脉粥样斑块形成。

图片

图片

临床诊断

双下肢动脉血栓形成。

治疗方案

患者右下肢动脉血栓形成,建议行溶栓治疗,并告知溶栓治疗的风险性:有可能引起颅内出血及其他部位出血、有可能引起溶栓后阻塞血管仍未通,并可能危及生命,家属表示谅解、后果自负,同意溶栓治疗,立即予以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酶原10mg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专路静脉泵入1小时。

住院期间的溶栓治疗:于10月12日予以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酶原20mg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专路静脉泵入1小时;10月13日予以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酶原20mg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专路静脉泵入1小时。

出院情况

患者自述双下肢疼痛症状较前明显减轻,皮肤温暖,主动活动可,余未诉明显不适,临床好转后出院。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29036, encodeId=9d8b2229036d9,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b88266482f7'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溶栓治疗#</a> <a href='/topic/show?id=a3b61198202a'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右下肢动脉血栓#</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13,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19820, encryptionId=a3b61198202a, topicName=右下肢动脉血栓), TopicDto(id=66482, encryptionId=b88266482f7, topicName=溶栓治疗)],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Thu Oct 03 23:01:03 CST 2024, time=2024-10-03,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相关资讯

85岁心梗老奶奶,冠脉内溶栓后血流恢复,择期PCI也是好办法

患者女性,85岁。入院时间:2015年4月23日00:59。主诉:头昏、心悸不适4小时。

JAMA子刊:血栓切除术前静脉溶栓治疗时间与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功能预后

在具备血栓切除术能力的卒中中心就诊的患者中,IVT 加血栓切除术与单纯血栓切除术的获益与时间有关

Stroke:WAKE-UP试验中缺血性中风患者扩散加权成像病变的可逆性

在WAKE-UP试验中,小体积的DWI可逆性绝对值存在于很大一部分随机患者中,且溶栓治疗后更经常出现可逆性。

JAMA neurology:天坛医院研究揭示丁苯酞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

在接受静脉溶栓和/或血管内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中,与安慰剂相比,NBP与90天内获得良好功能结果的患者比例更高。

左上肢肿胀动脉内大量血栓,尿激酶原静脉滴注后血栓消失!

81 岁男性因左上肢胀痛等症状入院,诊断为左上肢动脉血栓,经溶栓等治疗后好转出院,回访肢体功能正常,为救治此类患者提供经验。

NEJM:中风治疗新选择!改善患者功能结局,或优于标准治疗

研究证实与标准治疗药物相比,中国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病后4.5小时内,给予瑞替普酶治疗可能会有助于功能恢复。

下肢深静脉血栓,静脉滴注尿激酶原化解

69 岁女性因左下肢肿胀疼痛 3 天就诊,诊断为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等多种疾病。经溶栓、抗凝等治疗后好转出院。

下肢深静脉血栓尿激酶原溶栓治疗

57 岁女性突发右下肢疼痛等症状,经检查考虑下肢血栓,给予溶栓等治疗,后修正诊断,介绍病情及治疗过程与辅助检查结果。

传统方法依然有力量——阿替普酶成功溶栓治疗发病2小时广泛前壁心梗1例

57 岁男性急性心肌梗死,因拒 PCI 行溶栓治疗成功后仍多支血管病变,调整用药,强调溶栓价值及提示预后不良和检查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