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一次治疗3年持久无癌!癌症疫苗新突破
2025-02-08 梅斯肿瘤新前沿 MedSci原创 发表于陕西省
耶鲁大学与丹娜-法伯癌症研究所的科研团队携手在权威科学期刊《自然》上发表了一项关于个体化癌症疫苗(PCV)针对高风险肾细胞癌患者的突破性研究成果。
近期,耶鲁大学与丹娜-法伯癌症研究所的科研团队携手在权威科学期刊《自然》上发表了一项关于个体化癌症疫苗(PCV)针对高风险肾细胞癌患者的突破性研究成果。9名高风险肾细胞癌(RCC)患者在接受切除手术之后,接受了靶向新抗原的PCV的治疗(伴或不伴免疫疗法ipilimumab辅助治疗)。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在中位随访时间为40.2个月时,所有9名患者均没有出现癌症复发。研究人员表示,这一研究结果显示了PCV作为肾细胞癌有效辅助疗法的潜力。
试验设计和结果
一、新抗原与PCV的创新机制
新抗原,作为肿瘤在发生特异性突变后产生的独特蛋白,能够被人体免疫系统识别为异物,从而触发免疫反应。PCV疫苗正是基于这一机制,精准地利用新抗原引导人体的抗癌免疫反应直击癌细胞,同时保护正常细胞不受伤害,为癌症的精准治疗探索出一条新的途径。
二、临床试验设计与成果
本次试验聚焦于9名高风险肾细胞癌患者。这些患者在接受肿瘤切除手术后,接受了专门设计用于靶向新抗原的PCV治疗,部分患者还联合使用了免疫疗法药物ipilimumab。经过中位40.2个月的长期随访,所有9名患者均未出现癌症复发,其中两名患者更是成功保持了无复发状态长达4年。
三、安全性与免疫效应
在安全性方面,PCV表现出了良好的耐受性。试验中,大部分患者仅出现轻微的注射部位反应或流感样症状,未发生严重的毒性反应。此外,深入的实验室研究发现,PCV在患者体内成功激发了强烈的免疫反应,疫苗特异性T细胞数量大幅增加,并在患者体内持续存活长达3年。这些T细胞在体外实验中展现出强大的抗癌能力,能够准确识别并攻击从患者体内提取的肿瘤细胞。
四、未来展望
与之前的研究相比,尽管肾细胞瘤与黑色素瘤在突变数量上存在差异,但PCV仍展现出了针对肾细胞瘤有限新抗原的显著效果。然而,本次临床试验的一个局限性在于未设置对照组,因此尚无法准确评估PCV对肾细胞癌患者的具体临床效果。这为后续研究指明了方向,也预示着未来在完善研究设计后,PCV有望在临床治疗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肿瘤疫苗蓬勃发展
近年来,生物医药行业在癌症疫苗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Moderna与默沙东联合开发的mRNA个体化癌症疫苗mRNA-4157正在多个后期临床试验中接受严格评估,适应症涵盖多种癌症类型。BioNTech与基因泰克的合作也在推动mRNA癌症疫苗的发展。这些研究共同推动了癌症疫苗领域的蓬勃发展,为更多癌症患者带来了希望。
此次PCV针对高风险肾细胞癌患者的研究成果虽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无疑为肾癌治疗领域开辟了新的道路。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完善,相信癌症疫苗将在未来发挥更大的作用,为癌症患者带来更多的福音。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肾细胞癌# #癌症疫苗#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