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患者迎来国产创新药,开出首张处方

2024-07-18 小药说药 网络 发表于上海

在临床试验过程中观察到,西妥昔单抗β注射液严重输液不良反应发生率很低。

7月15日,治疗结直肠癌的国产创新药西妥昔单抗β注射液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开出首张处方。

国家癌症中心原副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原副院长、内科原主任、西妥昔单抗β注射液I期临床试验、KRAS野生型转移性结直肠癌二线治疗III期临床试验和RAS/BRAF野生型转移性结直肠癌一线联合化疗III期注册临床试验的主要研究者石远凯教授表示,西妥昔单抗β注射液这一国产创新药的临床研发历经了16年,此次开出的首张处方意味着中国 RAS/BRAF野生型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有了一个新的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①②。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此次接受西妥昔单抗β首张处方的患者是一名男性患者,晚期结直肠癌伴远处转移,目前无手术治疗指征,基因检测结果提示肿瘤为RAS/BRAF 野生型,按照治疗指南,一线方案选择化疗联合EGFR单抗治疗。

西妥昔单抗β注射液一线治疗RAS/BRAF野生型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III期注册临床试验的另一位主要研究者、北京协和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巴一教授表示,2005年全球第一款EGFR单抗西妥昔单抗在中国上市,此后再没有相同靶点的药物在中国上市。此次上市的国产创新药西妥昔单抗β注射液,实现了国产创新药物的突破。

西妥昔单抗β注射液的研发目的是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降低严重不良反应。石远凯教授表示,在临床试验过程中观察到,西妥昔单抗β注射液严重输液不良反应发生率很低,只有0.3%,其他不良反应也都可以控制,这证实了西妥昔单抗β注射液的工艺改良确实达到了目的。巴一教授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此次国产创新药的出现,为患者提供了新的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

参考文献:

①何小慧,石远凯,等. 重组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人自鼠嵌合单克隆抗体治疗晚期恶性肿瘤I期临床试验. 中华医学杂志. 2011.91(33):2333-35.

② Yuankai Shi, et al. CMAB009 plus irinotecan Check for updates versus irinotecan-only as second-line treatment after fluoropyrimidine and oxaliplatin failure in KRAS wild-type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 patients: promising fndings from a prospective, open-label, randomized, phase III trial. Cancer Communications.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15615, encodeId=2842221561512,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493ae869206'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结直肠癌#</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0,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78692, encryptionId=493ae869206, topicName=结直肠癌)],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Thu Jul 18 16:00:39 CST 2024, time=2024-07-18,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2024-07-18 梅斯管理员 来自上海

相关资讯

Int J Surg:影像组学在术前预测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中的应用

基于人工智能的影像组学在结直肠癌术前淋巴结分期中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这些发现支持将影像组学整合到临床实践中,以提高结直肠癌的术前管理策略。

Lancet Gastroenterol Hepatol:结直肠癌中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和微卫星不稳定状态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结果显示,不论MSI或MSS状态如何,只有TIL-H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期较好。

读书报告 | BLUE-C研究:下一代多靶标粪便DNA筛选结直肠癌

主要目标是确定该检测方法对结直肠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次要目标包括评估该检测方法对癌前病变的敏感性和对非肿瘤性病变或阴性结肠镜检查的特异性,并与商业可用的FIT检测结果进行比较。

论文解读| Zhang C/ Shan C教授团队揭示Wnt信号通路异常导致结直肠癌微卫星不稳定性并促进免疫治疗反应

该研究深入探讨了Wnt信号通路异常如何导致CRC的MSI,并进一步促进了免疫治疗的反应。

南中医大附院网药+实验大突破:芪芩护肠方,结直肠癌的"隐形杀手"!

QQHCF可以通过激活JNK/p38 MAPK信号通路,改善AOM/DSS诱导的CAC小鼠,促进HT29和HCT116细胞凋亡,为CAC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和机制。

NAR:港城大李帅成团队开发水平基因转移检测新算法,揭示肠道微生物水平基因转移和CRC的功能关联

研究团队开发了在肠道微生物中快速检测水平基因转移(HGT)的软件LocalHGT,并应用该软件揭示了HGT和疾病的功能关联,发现HGT作为生物标记可有效提高疾病预测准确率。

读书报告 | ECLIPSE研究:基于血液游离DNA筛查结直肠癌

这种基于血液的游离DNA(cfDNA)检测用在普通风险人群筛查诊断结直肠癌的敏感性为83%,诊断进展期结直肠肿瘤(包括结直肠癌或进展期癌前病变)的特异性为90%。

Front Pharmacol:中药健脾化痰方通过RAS/RAF下游信号通路改善结直肠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

该研究评估健脾化痰方(JPHTF)的潜在临床益处及其抑制结直肠癌肿瘤生长的有效性。

【论著】| 利用单细胞测序和转录组测序建立结直肠癌免疫细胞的9基因预后模型

我们基于CRC肿瘤微环境中免疫细胞的异质性构建了一个包含9个基因的风险预后模型,并据此预测了CRC患者的生存和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