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A:治疗高血压,一针管半年!长效RNAi降压疗法联合用药,额外降压12mmHg

2025-05-30 医学新视点 医学新视点 发表于上海

《JAMA》KARDIA-2 研究显示,zilebesiran(RNA 干扰疗法)与常用降压药联用,3 个月时降压效果显著,部分联合用药效果可持续 6 个月,患者耐受性良好。

高血压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未控制的高血压是患者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血管紧张素原是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上游前体,是调节血压的关键途径。Zilebesiran是一种RNA干扰疗法,靶向肝脏血管紧张素原的合成。此前研究结果表明,zilebesiran单次给药可安全有效地降低血压,并可持续维持血压控制长达6个月。但zilebesiran联合常用降压药的治疗效果尚不明确。

近日,《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发表KARDIA-2研究结果表明,在未受控制或未经治疗的高血压患者中,zilebesiran与常用口服降压药联用3个月治疗,相比于安慰剂联合用药,24小时平均动态收缩压显著多降低4.5~12.1 mmHg,部分联合用药效果可维持6个月,患者耐受性良好。研究结果提示,半年一次、皮下注射zilebesiran与常用降压药联用具有额外降压的潜力。

图片

截图来源:JAMA

KARDIA-2是一项前瞻性、随机、双盲试验,纳入全球8个国家的150家医学中心未受控制的高血压患者(尽管已使用1种或2种降压药但诊室坐位收缩压仍在145~180 mmHg)或未经治疗的高血压患者(诊室坐位收缩压155~180 mmHg)1491例,旨在评估zilebesiran联合三种常用降压药(噻嗪类利尿剂吲达帕胺、钙通道阻滞剂氨氯地平和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奥美沙坦)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患者先接受至少4周的开放标签导入治疗(吲达帕胺2.5 mg、氨氯地平5 mg或奥美沙坦40 mg,均为每日一次),随后筛选出663例24小时平均动态收缩压在130~160 mmHg的患者,以1:1的比例将其随机分配接受单次zilebesiran 600 mg(332例)或安慰剂(331例),均为皮下注射。主要终点是治疗3个月时24小时平均动态收缩压较基线的变化。

结果显示,zilebesiran组联合用药组24小时平均动态收缩压指标的降压效果均优于安慰剂联合用药组。具体而言,治疗3个月时,相较于安慰剂联合的对应常用降压药,zilebesiran联合吲达帕胺组24小时平均动态收缩压较基线多降低了12.1 mmHg(95%CI:-16.5 mmHg ~-7.6 mmHg)、zilebesiran联合氨氯地平组多降9.7 mmHg(95%CI:-12.9 mmHg~-6.6 mmHg)、zilebesiran联合奥美沙坦组多降4.5 mmHg(95%CI:-8.2 mmHg~-0.8 mmHg),所有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图片

▲从左至右,分别为zilebesiran或安慰剂联合吲达帕胺、氨氯地平和奥美沙坦组24小时平均收缩压变化情况对比(图片来源:参考文献[1])

在诊室收缩压方面,zilebesiran组联合用药组24小时平均动态收缩压指标的降压效果也均优于安慰剂联合用药组。较于安慰剂联合的对应常用降压药,zilebesiran联合吲达帕胺组24小时平均动态收缩压较基线多降低了18.5 mmHg(95%CI:-22.8 mmHg ~-14.2 mmHg)、zilebesiran联合氨氯地平组多降10.2 mmHg(95%CI:-13.4 mmHg~-6.9 mmHg)、zilebesiran联合奥美沙坦组多降6.7 mmHg(95%CI:-10.2 mmHg ~-3.3 mmHg)。

图片

▲从左至右,分别为zilebesiran或安慰剂联合吲达帕胺、氨氯地平和奥美沙坦组诊室收缩压变化情况对比(图片来源:参考文献[1])

治疗3~6个月时,相较于安慰剂联合吲达帕胺组,zilebesiran联合吲达帕胺组24小时动态收缩压和诊室收缩压仍显著多降低11 mmHg和13.6 mmHg;而相较于安慰剂联合氨氯地平组,zilebesiran联合氨氯地平组24小时动态收缩压和诊室收缩压仍显著多降低7.9 mmHg和8.6 mmHg,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换句话说,zilebesiran联合吲达帕胺或氨氯地平的额外降压效果维持至治疗第6个月。但zilebesiran联合奥美沙坦与安慰剂联合奥美沙坦的降压效果对比,在6个月时无显著差异。

值得关注的是,zilebesiran与奥美沙坦联用后24小时平均动态收缩压额外降低4.5 mmHg,诊室收缩压额外降低6.7 mmHg。这一结果是对此前zilebesiran与厄贝沙坦(另一种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联用带来额外降压结果的有利补充,提示相比于单用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二者联用更可能达到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的目的。

出于对低血压、高钾血症和肾功能恶化等风险的担忧,既往指南并不推荐目前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与其他降压药联用,而本次研究发现,zilebesiran与奥美沙坦和氨氯地平联用后,上述不良事件发生率均相似且较低。但相比与另外两种药物联用的效果,zilebesiran与奥美沙坦联用后带来的额外降压更少,因此仍需开展更长时间的研究,并纳入出现不良反应风险较高的患者群体,以明确zilebesiran与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文章表示,考虑到临床实践中多数患者至少需要使用2种以上降压药才能达到降压目标,因此可考虑在临床实践中,将zilebesiran与噻嗪类利尿剂或钙通道阻滞剂联用,以实现更大的降压目标。

安全性方面,zilebesiran联合用药组的高钾血症(5.5% vs. 1.8%)、低血压(4.3% vs. 2.1%)和急性肾衰竭(4.9% vs. 1.5%)发生率略高于安慰剂联合用药组,但多数为轻度且无需干预即自行缓解。

总之,这项研究证实在常用降压治疗的基础上加用zilebesiran可带来具有临床意义的额外血压下降,且单次联合用药即可显著降压。zilebesiran与吲达帕胺、氨氯地平联用后带来的血压下降,可持续维持6个月。尽管仍需开展进一步研究来明确zilebesiran的长期用药安全性,但就现有已积累的数据结果来看,支持将靶向肝脏血管紧张素原的RNA干扰疗法作为临床降压新策略。

参考资料

[1] Desai AS, Karns AD, Badariene J, et al. Add-On Treatment With Zilebesiran for Inadequately Controlled Hypertension: The KARDIA-2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JAMA. Published online May 28, 2025. doi:10.1001/jama.2025.6681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67350, encodeId=7f70226e35092,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1c1710265113'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高血压#</a> <a href='/topic/show?id=ac0e10646366'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Zilebesiran#</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29,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06463, encryptionId=ac0e10646366, topicName=Zilebesiran), TopicDto(id=102651, encryptionId=1c1710265113, topicName=高血压)],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Fri May 30 16:26:46 CST 2025, time=2025-05-30,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2025-05-30 梅斯管理员 来自上海

相关资讯

Nature Medicine:未控制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与全因痴呆的关联,一项开放标签、盲法终点评估的整群随机试验

该研究是全球首个发现降压显著减少全因痴呆风险的随机对照研究,对高血压防治及减轻全球痴呆疾病负担具有深远意义。

JAMA:强效降压近14mmHg,66%患者血压达标!这种难治性高血压治疗药物值得关注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难治性高血压三联方案基础上增加阿米洛利,在降低家庭收缩压的效果上不劣于对照药物,其可能是难治性高血压的有效治疗药物之一,为患者和医生提供了另一种选择。

心衰合并高血压的治疗(24年心衰指南)

随着24版《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的发布,高血压合并心衰的诊疗策略也有了新的更新,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个临床常见但又棘手的问题。

降压药早上吃,还是睡前吃好?JAMA最新研究揭示,规律用药比选时间更重要

BedMed 试验显示,成人高血压患者晨起与睡前服用降压药的心血管事件风险无显著差异,睡前服药虽更降夜间血压,但未带来额外获益,规律用药更重要。

冠心病不同亚型的降压策略,重点是这3个字!

高血压是冠心病主要危险因素,二者共存增心血管风险。需评估血压及心血管风险,目标<130/80 mmHg,选 ACEI 等药物,依亚型个体化管理。

研究证实:这种常见疾病,不吃药也能自愈,但要养成这样的好习惯!

这项发表于《eClinicalMedicine》的研究,揭示了人体自我修复的惊人潜能。

高尿酸血症合并高血压,尽量避免使用这种降压药

我国成人高尿酸血症患病率 14.0%,高血压与高尿酸血症相互影响,可增加心血管事件风险,治疗需合理选药并干预生活方式。

医学界振奋!山东中医药大学首次揭示:钩藤碱借助 SIRT3 力量,逆转高血压内皮祖细胞线粒体损伤

该研究深入探讨了钩藤碱作为 SIRT3 激动剂对 EPCs 线粒体损伤及高血压相关内皮功能障碍的影响。

Microbiome 蔡军/郑乐民团队通过RCT研究验证菌群移植治疗高血压疗效及相关代谢变化

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研究,首次在高血压人群中探究了健康个体肠道菌群移植治疗的潜在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