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理清急性胆管炎的治疗

2023-02-25 心希望快迅 心希望快迅 发表于安徽省

腹痛、寒战、高热及黄疸是急性胆管炎急性发作的典型表现,称charcot三联征。

一文理清急性胆管炎的治疗

急性胆管炎多数是在肝内外胆管梗阻的基础上继发细菌感染所致。梗阻原因主要是结石、肿瘤压迫、寄生虫、胆管良性狭窄等,细菌感染的途径同胆囊炎。急性胆管炎轻者表现为黏膜的充血、水肿,当病情进一步发展时,上述改变加重,并有炎性细胞浸润及管腔扩张,胆管周围可有炎性渗出及纤维蛋白的沉积。如梗阻较重,胆管压力较高,可出现管壁化脓坏死,胆红素逆流入血,引起梗阻性黄疸,并累及肝脏出现肝功能异常等。

腹痛、寒战、高热及黄疸是急性胆管炎急性发作的典型表现,称charcot三联征。

腹痛多局限于剑突下区,开始为闷胀痛,继而转为刀割样绞痛。触诊时剑突右下方常有深压痛,但因胆总管位置较深,多无反跳痛和肌紧张。肝脏和胆囊可肿大。

寒战高热多在腹痛发作后出现,老年人可有寒战,但高热不明显。

约2/3的病人继腹痛和发热后出现黄疽,发病后12~24小时黄疸明显。

另外病人还可出现呕吐、尿黄、大便颜色变浅。

charcot 三联征 . 

治疗原则是去除病因、治疗感染、解除胆道梗阻,通畅引流,尽早有效降低胆管内压力。

非手术治疗

(1)抗感染治疗

经验性地选用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的广谱强效抗生素进行治疗,然后根据胆汁及血液的细菌培养及抗生素药敏试验结果加以调整。选择抗生素的原则是针对最常见的细菌,抗生素在胆汁内浓度高。美洛西林和哌拉西林对革兰阴性菌作用效果好,在胆汁内浓度高。加入β-内酰胺酶抑制可以增加美洛西林和哌拉西林的抗菌谱,减少耐药。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在胆汁内含量高,可以口服,针对革兰阴性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有效,但耐药率有所增加。新一代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莫西沙星对革兰阴性菌和厌氧菌均有效,胆汁内浓度高。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是非常强效的抗生素,对引起胆管炎的所有细菌包括革兰阴性菌和厌氧菌在内均有效,但是一般患者不需要应用,仅用于危重症患者。抗生素疗程一般为1周,尤其是存在胆结石时。当胆汁引流通畅时,只需要短期应用抗生素,疗程一般为3天。

(2)对症支持治疗

①当合并感染性休克时,补充血容量,补液体以迅速恢复有效血容量,并注意防治急性肾衰竭。②纠正代谢性酸中毒,根据血生化检查结果,输入适量的碳酸氢钠。③给予镇痛药和解痉剂,纠正脱水,静脉给予大剂量维生素C及维生素K等。④对轻度急性胆管炎患者经选用第一代或第二代头孢菌素(如头孢替安等)或氟喹诺酮类药物(如莫西沙星等)进行治疗控制症状后,根据病因继续观察治疗。

胆道引流术

治疗急性胆管炎的关键为尽早解除胆道梗阻,引流胆汁,降低胆管压力。对于轻度急性胆管炎,多数情况下包括抗生素在内的初始治疗有效,大多数患者不需要进行胆管引流。但如果患者对初始治疗无效,应考虑胆道引流。对于中度急性胆管炎,应尽早实施经内镜或经皮经肝胆道引流。如果需要治疗潜在病因,应在患者全身情况好转后实施。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和随后的胆管引流切开取石术可以与胆管引流同期进行。对于重度急性胆管炎,通常进行初步治疗以及呼吸循环管理,待患者的全身情况改善后,应尽快进行胆道引流。

手术治疗

外科手术是最迅速而确切的胆管减压手段,通过进行胆总管探查、取石、引流等手术,可彻底有效地解决胆道系统的梗阻、感染问题。但手术治疗死亡率高,不作为首选。手术方式主要为胆道探查加(或不加)肝叶部分切除。

术后护理

(1)继续由静脉补充液体,维持治疗效果,并通过观察尿量、中心静脉压来了解微循环和血容量改善情况。

(2)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及时更换敷料,以保持局部干燥,防止局部刀口感染。如腹壁伤口有胆汁漏出时,提示胆漏,应及时用纱布吸除,防止并发伤口感染和皮肤炎,同时用氧化锌油膏保护皮肤。若消化液从切口漏出时应注意是否刀口裂开和肠管脱出,同时应观察有无肠漏发生。

(3)每日观察比较病情转变状况,尤其注意体温、食欲、大便颜色的变化及黄疸有无改善。对于胆管结石引起的胆管炎患者,胆管取石术后可应用胆宁片减少术后残石率。现代药理学证实,胆宁片有消炎利胆、防石、改善肝脏脂肪变性的作用以及清除自由基的功能。术后联合应用胆宁片,能够增加术后胆汁排量和胆管压力,提高排石的动力同时还能够有效调整胆汁分泌的内环境,消除胆管壁水肿,有利于排出结石,提高手术治疗胆管结石的治疗效果。手术和胆宁片两者联合能够起到协同作用,发挥各自优势。

(4)“T”形管引流术护理:胆总管切开引流术后,“T"形管既可引流脓性胆汁和泥沙样结石,起治疗作用,又降低了胆道内压,避免胆汁渗漏至腹腔,其橡胶管短臂还可支撑胆总管,避免术后胆道狭窄,起到预防作用。所以应加强“T”形管护理以确保效果。“T”形管应妥善固定,防止移动或脱出,否则会导致胆汁外漏,或发生胆汁性腹膜炎。同时保持引流管通畅,注意无菌操作,每日更换无菌引流瓶一次,注意胆汁引流量及性质,观察胆汁中有无结石混浊及沉淀。如胆道下端通畅,则胆汁引流量日渐减少,反之则增多,故每日应准确记录引流量。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抗感染治疗与预防专家共识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primary immunodeficiency,PID)典型临床表现为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自身炎症性疾病和肿瘤易感性增高,儿童期以感染为突出表现,常表现为反复、严重、持续性或条件致病菌感染。PID合并感染是临床的棘手问题,症状和体征不典型、病原菌和感染灶常难以确定、感染死亡率极高,给临床治疗带来困难。PID患儿急性感染期必须及时给予经验性抗感染治疗,部分PID患儿尚需积极采取

京港感染医师论坛 2013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抗菌素选择

近日,在第二届京港感染医师论坛主题报告会上,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呼吸科王飞教授作了题为“鲍曼不动杆菌肺炎治疗相关问题”的报告。王飞教授指出,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中国HAP/VAP前两位致病菌分别为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尤其是多重耐药(MDR)鲍曼不动杆菌肺炎的病死率很高,而且多药耐药菌株的出现成为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王飞教授详细解释了MDR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