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A:阿尔茨海默病血液生物标志物的变化以及与发生性全因痴呆的关联

2024-07-31 MedSci原创 MedSci原创 发表于上海

AD特异性生物标志物与痴呆症的关联始于中年,而AD、神经元损伤和星形胶质细胞增生生物标志物的晚年测量都与痴呆症有关。

血浆生物标志物有望识别阿尔茨海默病 (AD) 神经病理学和神经退行性疾病,但需要在不同人群和整个生命过程中进行额外检查。本研究旨在评估时间血浆生物标志物变化及其与全因痴呆的相关性,从整体上以及社区居住的成年人亚组中评估。

在美国社区动脉粥样硬化风险 (ARIC) 研究的 1525 名参与者中,使用中年(1993-1995 年,平均年龄 58.3 岁)和晚年(2011-2013 年,平均年龄 76.0 岁;随访至 2016-2019 年,平均年龄 80.7 岁)采集的储存标本测量血浆生物标志物。评估了中年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冠心病、香烟使用和体力活动)与血浆生物标志物随时间变化的关联。在 2011-2013 年无痴呆并在 1993-1995 年和 2011-2013 年进行生物标志物测量的亚群 (n = 1339) 中评估了生物标志物与发生性全因痴呆的关联。

其中,淀粉样蛋白-β 42 与淀粉样蛋白-β 40 (Aβ42:Aβ40) 比率、苏氨酸 181 磷酸化 tau (p-tau181)、神经丝光 (NfL) 和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GFAP) 的血浆生物标志物使用 Quanterix Simoa 平台测量。从 2012 年 1 月 1 日到 2019 年 12 月 31 日,通过神经心理学评估、半年一次的参与者或线人接触以及病历监测确定了事件全因痴呆。

结果在1525名受试者(平均年龄,58.3[SD,5.1]岁)中,914名受试者(59.9%)为女性,394名受试者(25.8%)为黑人。共有252名受试者(16.5%)发展为痴呆。从中年到晚年,观察到 Aβ42:Aβ40 比值降低,p-tau181、NfL 和 GFAP 增加,携带载脂蛋白 E ε4 (APOEε4) 等位基因的参与者的生物标志物变化更快。中年高血压与每十年 NfL 增加 0.15-SD 和 GFAP 增加 0.08-SD 相关;据估计,中年糖尿病的NfL快0.11-SD,GFAP快0.15-SD。只有中年AD特异性生物标志物显示出与晚年痴呆的长期相关性(每SD的风险比降低Aβ42:Aβ40比值,1.11;95%CI,1.02-1.21;每SD高p-tau181,1.15;95%CI,1.06-1.25)。晚年的所有血浆生物标志物都与晚年痴呆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关联,其中NfL的关联最大(1.92;95%CI,1.72-2.14)。

综上,AD神经病理学、神经元损伤和星形胶质细胞增生的血浆生物标志物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并与已知的痴呆危险因素相关。AD特异性生物标志物与痴呆症的关联始于中年,而AD、神经元损伤和星形胶质细胞增生生物标志物的晚年测量都与痴呆症有关。

原始出处:

Lu Y, Pike JR, Chen J, et al. Changes in Alzheimer Disease Blood Biomarkers and Associations With Incident All-Cause Dementia. JAMA. Published online July 28, 2024. doi:10.1001/jama.2024.6619

相关资料下载:
[AttachmentFileName(sort=1, fileName=s41593-024-01682-8.pdf)] GetArticleByIdResponse(id=e68283e04769, projectId=1, sourceId=null, title=JAMA:阿尔茨海默病血液生物标志物的变化以及与发生性全因痴呆的关联, articleFrom=MedSci原创, journalId=4475, copyright=原创, creationTypeList=[1], summary=AD特异性生物标志物与痴呆症的关联始于中年,而AD、神经元损伤和星形胶质细胞增生生物标志物的晚年测量都与痴呆症有关。, cover=https://img.medsci.cn/20240731/1722415372468_92910.png, authorId=0, author=, originalUrl=, linkOutUrl=, content=<p>血浆生物标志物有望识别<a href="https://www.medsci.cn/topic/show?id=3cbe9e7892e">阿尔茨海默病</a> (AD) 神经病理学和神经退行性疾病,但需要在不同人群和整个生命过程中进行额外检查。本研究旨在评估时间血浆生物标志物变化及其与全因痴呆的相关性,从整体上以及社区居住的成年人亚组中评估。</p> <p><img class="wscnph" style="display: block; margin-left: auto; margin-right: auto;" src="https://img.medsci.cn/20240731/1722403334430_2299762.jpg" /></p> <p>在美国社区动脉粥样硬化风险 (ARIC) 研究的 1525 名参与者中,使用中年(1993-1995 年,平均年龄 58.3 岁)和晚年(2011-2013 年,平均年龄 76.0 岁;随访至 2016-2019 年,平均年龄 80.7 岁)采集的储存标本测量血浆生物标志物。评估了中年危险因素(<a href="https://www.medsci.cn/search?q=%E9%AB%98%E8%A1%80%E5%8E%8B">高血压</a>、<a href="https://www.medsci.cn/topic/show?id=4f77e665253">糖尿病</a>、血脂、<a href="https://www.medsci.cn/topic/show?id=77c33081e40">冠心病</a>、香烟使用和体力活动)与血浆生物标志物随时间变化的关联。在 2011-2013 年无痴呆并在 1993-1995 年和 2011-2013 年进行生物标志物测量的亚群 (n = 1339) 中评估了生物标志物与发生性全因痴呆的关联。</p> <p>其中,淀粉样蛋白-&beta; 42 与淀粉样蛋白-&beta; 40 (A&beta;42:A&beta;40) 比率、苏氨酸 181 磷酸化 tau (p-tau181)、神经丝光 (NfL) 和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GFAP) 的血浆生物标志物使用 Quanterix Simoa 平台测量。从&nbsp;2012 年 1 月 1 日到 2019 年 12 月 31 日,通过神经心理学评估、半年一次的参与者或线人接触以及病历监测确定了事件全因痴呆。</p> <p>结果在1525名受试者(平均年龄,58.3[SD,5.1]岁)中,914名受试者(59.9%)为女性,394名受试者(25.8%)为黑人。共有252名受试者(16.5%)发展为痴呆。<strong><span style="color: #3573b9;">从中年到晚年,观察到 A&beta;42:A&beta;40 比值降低,p-tau181、NfL 和 GFAP 增加,携带载<a href="https://www.medsci.cn/topic/show?id=5a3b8441438">脂蛋白</a> E &epsilon;4 (APOE&epsilon;4) 等位基因的参与者的生物标志物变化更快。中年高血压与每十年 NfL 增加 0.15-SD 和 GFAP 增加 0.08-SD 相关;据估计,中年糖尿病的NfL快0.11-SD,GFAP快0.15-SD。只有中年AD特异性生物标志物显示出与晚年痴呆的长期相关性(每SD的风险比降低A&beta;42:A&beta;40比值,1.11;95%CI,1.02-1.21;每SD高p-tau181,1.15;95%CI,1.06-1.25)。晚年的所有血浆生物标志物都与晚年痴呆具有<a href="https://www.medsci.cn/search?q=%E7%BB%9F%E8%AE%A1">统计</a>学意义的关联,其中NfL的关联最大(1.92;95%CI,1.72-2.14)。</span></strong></p> <p><img class="wscnph" style="display: block; margin-left: auto; margin-right: auto;" src="https://img.medsci.cn/20240731/1722403373770_2299762.jpg" /></p> <p>综上,AD神经病理学、神经元损伤和星形胶质细胞增生的血浆生物标志物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并与已知的痴呆危险因素相关。<strong><span style="color: #3573b9;">AD特异性生物标志物与<a href="https://www.medsci.cn/topic/show?id=4613e1212fc">痴呆症</a>的关联始于中年,而AD、神经元损伤和星形胶质细胞增生生物标志物的晚年测量都与痴呆症有关。</span></strong></p> <p><span style="color: #808080; font-size: 12px;">原始出处:</span></p> <p><span style="color: #808080; font-size: 12px;">Lu Y,&nbsp;Pike JR,&nbsp;Chen J, et al. <a style="color: #808080;" href="https://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fullarticle/2821670">Changes in Alzheimer Disease Blood Biomarkers and Associations With Incident All-Cause Dementia.&nbsp;</a><em><a style="color: #808080;" href="https://www.medsci.cn/search?s_id=45">JAMA</a>.</em>&nbsp;Published online July 28, 2024. doi:10.1001/jama.2024.6619</span></p>, belongTo=, tagList=[TagDto(tagId=950, tagName=老年痴呆症), TagDto(tagId=62488, tagName=血液标志物)], categoryList=[CategoryDto(categoryId=17, categoryName=神经科, tenant=100), CategoryDto(categoryId=84, categoryName=研究进展, tenant=100), CategoryDto(categoryId=20656, categoryName=梅斯医学, tenant=100)], articleKeywordId=62488, articleKeyword=血液标志物, articleKeywordNum=6, guiderKeywordId=0, guiderKeyword=, guiderKeywordNum=6, opened=1, paymentType=1, paymentAmount=0, recommend=0, recommendEndTime=null, sticky=0, stickyEndTime=null, allHits=206526, appHits=16, showAppHits=0, pcHits=143, showPcHits=206510, likes=0, shares=0, comments=0, approvalStatus=1, publishedTime=Wed Jul 31 16:42:00 CST 2024, publishedTimeString=2024-07-31, pcVisible=1, appVisible=1, editorId=6530007, editor=神经新前沿, waterMark=0, formatted=0, deleted=0, version=3, createdBy=a8fb2299762, createdName=Dr. Apathy, createdTime=Wed Jul 31 13:25:38 CST 2024, updatedBy=92910, updatedName=rayms, updatedTime=Wed Jul 31 16:43:07 CST 2024, ipAttribution=上海, attachmentFileNameList=[AttachmentFileName(sort=1, fileName=s41593-024-01682-8.pdf)], guideDownload=1, surveyId=null, surveyIdStr=null, surveyName=null, pushMsXiaoZhi=null)
s41593-024-01682-8.pdf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17796, encodeId=5d60221e7962f,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54068020409'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老年痴呆症#</a> <a href='/topic/show?id=349f892838d'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血液标志物#</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00,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80204, encryptionId=54068020409, topicName=老年痴呆症), TopicDto(id=89283, encryptionId=349f892838d, topicName=血液标志物)],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Wed Jul 31 16:43:07 CST 2024, time=2024-07-31,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相关资讯

IJNS:基于生命历程模型的多领域干预可降低老年人痴呆的风险

基于生命历程模型的多领域干预是可行的,有可能降低中国高危老年人患痴呆症的风险,改善他们的认知功能。

Neurology:多基因风险评分、APOE 基因型与痴呆症风险相关性分析

IC 与较高的痴呆症风险相关,尤其是那些合并有痴呆症易感基因的人。

Nature子刊:与记忆力训练相比,瑜伽对老年痴呆高危妇女的认知和免疫学影响

KY 对 SCD 有临床和生物学上的益处,将认知的变化与瑜伽的抗炎作用联系起来。

Neurology:利用基于弥散的神经炎症成像技术研究阿尔茨海默病的白质神经炎症

WM神经炎症在AD临床症状出现之前就已发生改变,并且与淀粉样变性相互作用。

ART:视网膜血管的变化有望为观测阿尔茨海默病进程提供一个窗口

视网膜血管测量并不能代表非痴呆个体的脑血管损伤,而鼻侧象限的VD与海马萎缩相关,与淀粉样蛋白状态无关。

JAMA Neuro:注意了,原因不明的瘙痒可能与额颞叶痴呆有关!

在患有 IUO 的个体中,与 AD 相比,FTLD-SD 的比例过高。

JAMA:在初级保健和二级保健中检测阿尔茨海默病的血液生物标志物

在初级和二级保健中使用预定义的临界值,APS2 和单独使用 p-tau217 的百分比对于识别有认知症状的个体 AD 具有很高的诊断准确性

Alzheimer Dementia:从患者和护理的角度看阿尔茨海默病生物标志物检测和结果

有痴呆生活经验者的观点为生物标志物检测的价值提供了新的视角,应作为证据指导下的检测前咨询和结果考虑因素的一部分。

Annals of Neurology:AD相关生物标志物对皮质基底综合征和进行性核上性麻痹的影响

AD生物标志物阳性可能会改变CBS/PSP的临床表现,并有证据表明与AD病理/共病理相关的独特的大脑结构和功能变化。

拓展阅读

Nature:精准预测阿尔茨海默病:血液标志物带来新希望

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正处于一个关键转折点,血液生物标志物的出现不仅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还可能为未来的治疗策略提供新的方向。

JAMA:在初级保健和二级保健中检测阿尔茨海默病的血液生物标志物

在初级和二级保健中使用预定义的临界值,APS2 和单独使用 p-tau217 的百分比对于识别有认知症状的个体 AD 具有很高的诊断准确性

PLoS Med:2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生活方式行为、血液标志物和微血管并发症风险研究

大约50%的糖尿病患者可同时发生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性神经病变。因此,确定具有成本效益的策略来预防和延缓糖尿病患者微血管并发症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Neurology:抽血查阿尔兹海默病可行

血液与脑脊液中AD标志物浓度、以及血液中AD标志物与PET结果存在相关性

Molecular Psychiatry:产后抑郁症早期检测和诊断血液标志物

PPD患者的细胞外RNA通信被广泛改变,EV mRNA的改变富集在与自噬过程相关的基因中,主要涉及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与自噬相关的EV mRNA通信中断可能是PPD的潜在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