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子并非越高越好!研究发现:男性长到最佳身高,对心脏才最好!

2024-09-09 国际科学 国际科学 发表于上海

这项研究深度剖析了成人身高与全因死亡率之间的联系,并得出了这一令人意外的结论。

我们都知道,高个子往往被认为更有魅力和优势。

对很多人来说,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够长高点,尤其是男孩子。

然而,最新的一项研究却揭示了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事实:身高会影响人的寿命,且并非长得越高就越好。

来自中国郑州大学、深圳大学等的研究人员最近发布了一项名为“Dose–response association between adult height and all-cause mortality: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cohort studies”的研究。

图片

这项研究深度剖析了成人身高与全因死亡率之间的联系,并得出了这一令人意外的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身高和全因死亡率之间呈现一个U型的关联模式。

这意味着,当身高低于或高于特定的数值时,死亡率都会相应上升。

对于男性来说,这个最佳身高是174厘米;而对于女性来说,最佳身高则是158厘米。

在这个最佳身高的前提下,男性和女性的全因死亡风险分别可降低47%和33%。

那么, 为什么身高会影响寿命呢?研究人员也试着从多个角度进行剖析。

首先,从生理结构的角度来看。

身高较高的人,其心脏需要更大的力量来将血液泵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尤其是四肢的末端。

这就意味着心脏需要更加努力地工作,长期下来,容易导致心脏的疲劳和损伤,增加心脏病的发病风险。

其次,身高与体内细胞的数量和代谢率也存在一定的关联。

一般来说,身高较高的人,其体内的细胞数量相对较多,细胞的代谢和更新也更为频繁。

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身体的活力较强,但同时也增加了细胞突变和出现异常的风险,从而可能引发癌症等严重疾病。

除此之外,基因是决定身高的重要因素之一,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寿命。

某些基因不仅控制着我们的身高生长,还与身体的免疫系统、心血管系统等功能调节密切相关。

当这些基因在促进身高增长的同时,可能也会对身体的其他生理过程产生影响,从而间接影响到寿命。

环境因素同样在身高和寿命的关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生活环境中的污染、压力、不良的生活习惯等,都可能对身高的发育和寿命产生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该研究揭示了身高与死亡率之间的 U 型关系,但我们不能因此而陷入身高决定论的误区。

身高只是影响寿命的众多因素之一,通过积极的生活方式和健康管理,我们完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身高带来的潜在风险。

因此,要想延长寿命,除了关注身高外,更重要的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注意饮食、适量运动、减少压力、远离不良习惯,才能真正做到身心俱健,享受更长久的健康生活。

参考文献:

DOI: 10.1093/eurpub/ckaa213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24912, encodeId=c91e2224912b8,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874529332ba'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全因死亡率#</a> <a href='/topic/show?id=da2393240b7'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身高#</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83,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29332, encryptionId=874529332ba, topicName=全因死亡率), TopicDto(id=93240, encryptionId=da2393240b7, topicName=身高)],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Mon Sep 09 22:38:08 CST 2024, time=2024-09-09,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相关资讯

Cardiovasc Diabetol: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与普通人群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死亡率的关系

该研究确定了TyG指数与普通人群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死亡率之间的显著关联,特别是在65岁以下的人群中。值得注意的是,65岁以下的人群与全因死亡率呈非线性关系,而与心血管死亡率呈线性关系。

JAHA:过早绝经与心血管疾病和全因死亡率的关系

绝经年龄较早与心肌梗死、缺血性卒中和全因死亡增加相关。未来的指南和风险评估工具应考虑更年期作为妇女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JAHA:循环中鞘脂水平与全因死亡率的关系

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了血浆鞘脂类(包括神经酰胺和鞘磷脂)在心血管疾病和死亡率风险中的作用。神经酰胺和鞘鞘磷脂与死亡率关联的方向和程度根据脂肪酸酰化到鞘鞘主干碱的长度而有所不同。

Int. J. Cancer | 咖啡消费与结直肠癌复发和全因死亡率风险降低相关

该研究旨在评估咖啡摄入量与结直肠癌复发及全因死亡的关系,咖啡摄入与结直肠癌复发和全因死亡风险降低相关,每天摄入>4杯咖啡与每天摄入<2杯咖啡相比,复发风险降低32%,全因死亡风险降低29%。

Cardiovasc Diabetol:房颤患者甘油三酯葡萄糖-体重指数与全因死亡率之间的关系

在危重房颤患者中,较低的TyG-BMI水平与30天、90天、180天和365天全因死亡率的较高风险显著相关。TyG-BMI指数可作为ICU房颤患者分级和治疗的有效指标。

Cardiovasc Diabetol:甘油三酯葡萄糖-体重指数与心力衰竭患者一年全因死亡率之间的关系

在HF患者中,较低的TyG-BM指数与较高的360天死亡风险密切相关。该指标可用于对心衰患者的危险程度进行分类,并预测其1年全因死亡率。

Arthritis Care Res:农村自身免疫或炎症性风湿病(AIRD)患者COVID-19后2年内全因死亡率分析

农村地区居住是AIRD患者在COVID-19感染后2年内全因死亡率增加的一个独立风险因素。

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估计维生素D与冠心病、中风和全因死亡率的剂量-反应关系

即使针对维生素D状态低的人,长期低剂量维生素D补充剂也不太可能大幅降低死亡率和心血管发病率。

Eur J Prev Cardiol:南京医科大学:载脂蛋白A水平越高,心血管死亡率越低!

该研究发现脂蛋白水平与心血管疾病和全因死亡率有关。研究结果加强了脂蛋白水平与心脏健康之间关系的证据,并为调节脂蛋白水平以促进心脏健康提供了更加清晰的思路和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