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NNP: 外周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对早期未治疗帕金森病的预后意义

2023-12-02 MedSci原创 MedSci原创 发表于上海

本研究结果提示在血液生物标志物中,只有较高的中性粒细胞计数与帕金森病患者运动进展加快和黑质纹状体多巴胺能退化加速有关。

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是机体的重要免疫细胞之一, 在机体被感染因素侵袭时, 能快速趋化聚集至感染部位, 发挥宿主防御、免疫调节等作用, 且机体淋巴细胞数量与炎症程度呈负性相关。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值(NLR)同时涵盖两类白细胞亚型的信息, 反映机体中性粒细胞计数和淋巴细胞计数水平的平衡状态及全身性的炎症反应程度, 更加准确地反映炎症反应严重程度与机体免疫状态的平衡关系,被认为是全身炎症反应的重要标志物。本研究旨在探讨是否与早期帕金森病(PD)患者纵向运动和认知能力下降有关,并揭示这些关联的疾病特异性机制。

本研究数据来自帕金森病进展标志物倡议队列。共纳入了 376 名新近确诊、未服药的帕金森病患者和 178 名匹配的健康对照者。在长达 8 年的随访中,患者每年接受一次评估,包括运动障碍协会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MDS-UPDRS)第 3 部分测试(测量运动功能)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测量认知功能)。多巴胺转运体(DAT)成像在基线、1年、2年和4年随访时进行。

结果显示,在基线时,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帕金森病患者的中性粒细胞计数较高,淋巴细胞计数较低,导致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较高。中性粒细胞计数越高,PD患者的 MDS-UPDRS 第 3 部分评分越高(估计值:0.25,95% CI:0.12 至 0.37,P<0.001)。相应地,中性粒细胞水平越高,尾状核(估计值:-0.007,95% CI:-0.014 至 -0.001,p=0.046)和基底核(估计值:-0.0039,95% CI:-0.0077 至 -0.0002,p=0.042)中的DAT活性越低。然而,淋巴细胞计数和NLR对MDS-UPDRS第3部分和MoCA评分以及纹状体DAT摄取量随时间的变化没有明显影响。

综上,本研究结果提示在血液生物标志物中,只有较高的中性粒细胞计数与帕金森病患者运动进展加快和黑质纹状体多巴胺能退化加速有关。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对纵向认知变化的影响仍不清楚。

 

参考文献:Prognostic significance of peripheral neutrophils and lymphocytes in early untreated Parkinson’s disease: an 8-year follow-up study. Journal of Neurology, Neurosurgery & Psychiatry 2023;94:1040-1046.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172531, encodeId=513021e2531d7,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a1f9485204d'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帕金森病#</a> <a href='/topic/show?id=75ef10815682'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粒淋比#</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26,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48520, encryptionId=a1f9485204d, topicName=帕金森病), TopicDto(id=108156, encryptionId=75ef10815682, topicName=粒淋比)],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Sat Dec 02 19:32:12 CST 2023, time=2023-12-02,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相关资讯

好文推荐 | 帕金森病伴快动眼睡眠行为障碍的神经影像学研究进展

随着近年来神经影像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PD-RBD+的神经影像学改变,以期发现特异性影像学标志物,为该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相关证据,本文就PD-RBD+相关神经影像学研究展开综述。

好文推荐 | 低强度经颅超声刺激对帕金森病康复的研究进展

本文从超声刺激的参数与分类、疗效及作用机制等方面入手,就低强度经颅超声刺激在帕金森病康复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及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Science Advances:武汉大学张振涛团队发现真菌促使帕金森病的发病的分子机制

该研究展示了在α-syn A53T转基因小鼠中通过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鼻部感染加速了α-syn的聚集。

当帕金森病遇上体位性低血压(OH)!

直立性低血压是帕金森病(PD)患者认知障碍的一个潜在可变危险因素,而且嗅觉减退和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RBD)与帕金森病的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密切相关。

【好文推荐】帕金森病伴发疲劳的影响因素分析

本文旨在探讨PD伴发疲劳的影响因素及疲劳症状特点,为PD伴发疲劳的治疗提供参考。

Cell:突破!路中华/戴辑/鲍进开发靶向神经调控策略,为帕金森病干预带来新希望

该研究研究报道了一种全新的基于逆向腺相关病毒的神经调控策略,为帕金森病临床治疗提供了潜在的全新精准干预技术。

拓展阅读

好文推荐 | 八段锦对轻中度帕金森病患者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本研究探讨八段锦对PD患者的情绪和睡眠质量的改善及其机制。

Nat Aging:大规模蛋白质组学分析揭示帕金森病的新病理机制和潜在生物标志物

这项研究通过大规模蛋白质组学分析,揭示了帕金森病的新病理机制,并发现了多个潜在的生物标志物。

帕金森病无症状期诊断新突破:基于tRFs的血液检测方法

当前难以满足帕金森病早期诊断的需求,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血液检测的无症状诊断新方法,通过定量分析转移RNA片段(tRFs)中重复序列基序,实现了对帕金森病的早期、精准且低成本的检测。

Brain:帕金森病中神经黑色素耗竭与皮质节律活动之间的关联

注意力相关的 α 波段活动与去甲肾上腺素能系统的功能障碍有关,与运动障碍相关的 β 活动反映了多巴胺能功能障碍。

帕金森病:中西医健康需求的质性研究

研究呼吁政策制定者、医疗机构与科研团队协同合作,推动中西医结合从“经验医学”向“精准医学”转型,为全球PD管理提供中国方案。

【协和医学杂志】帕金森病患者脑深部电刺激术后神经精神功能障碍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

本研究拟通过前瞻性队列研究进一步明确DBS治疗患者PND发生率,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期为更准确地识别PND并制订有效的管理策略提供更高级别的数据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