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子刊:浙江大学王福俤团队等开发铁死终结者,靶向铁死亡,治疗脂肪肝!

2024-08-15 iNature iNature 发表于上海

该研究通过综合临床和临床前研究确定FerroTerminator1是一种有效的MASH治疗药物。

与代谢功能障碍相关的脂肪性肝病(MAFLD)相关的复杂病因,包括铁稳态紊乱,以及它们导致疾病进展的不明确性质,导致有效的治疗干预措施数量有限。

2024年8月13日,浙江大学王福俤、闵军霞及温州医科大学郑明华共同通讯在Cell Metabolism在线发表题为”Integrative clinical and preclinical studies identify FerroTerminator1 as a potent therapeutic drug for MASH“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通过综合临床和临床前研究确定FerroTerminator1是一种有效的MASH治疗药物。

在这里,研究人员报道了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炎(MASH)患者,MAFLD的病理亚型,表现出过量的肝脏铁水平,并且它与疾病进展有很强的正相关。与临床批准的铁螯合剂相比,FerroTerminator1 (FOT1)可有效逆转多种MASH模型的肝损伤,且无明显毒副作用。在机制上,多组学分析显示FOT1同时抑制肝铁积累和c-Myc-Acsl4在各种MASH模型中引发的铁死亡。此外,MAFLD队列研究表明,血清铁蛋白水平可能作为基于FOT1的MASH治疗的预测性生物标志物。这些发现提供了令人信服的证据,支持FOT1作为一种有希望的新型治疗方案,适用于所有阶段的MAFLD和未来的临床试验。

图片

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的患病率(以前称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在全球范围内显著增加,其发病率继续上升。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炎(MASH),以前称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是MAFLD的一种病理亚型,以肝脏脂肪变性、炎症和纤维化为特征,最终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对公众健康构成重大威胁。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对MASH发病机制的了解提高了对有效治疗的期望;然而,到目前为止,只有一种药物被临床批准用于治疗MAFLD。鉴于MAFLD发病和进展的复杂性,对该疾病进展的关键潜在机制的理解受到限制,阻碍了确定其有效治疗靶点的进展。这一障碍强调了迫切需要新的治疗策略。

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铁在许多生物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包括氧运输、DNA合成、细胞能量代谢、电子传递和各种酶促反应然而,铁的过度积累可导致铁诱导的芬顿反应,导致有毒活性氧(ROSs)和脂质过氧化,这是铁死亡的标志特征。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报告了肝铁沉积与MASH发病机制密切相关。然而,肝铁过载在MASH中的作用尚不清楚。此外,目前利用铁螯合治疗MASH的可用疗法仍处于早期阶段;因此,迫切需要通过新形式的铁螯合治疗来开发针对这种情况的创新策略。

图片

机理模式图(图源自Cell Metabolism

该研究的三个独立队列和多个小鼠MASH模型表明,FOT1有效的铁螯合最终抑制了MASH的发展,主要是由于抑制了c-Myc-Acsl4介导的铁死亡,随后减少了脂质积累、肝内炎症和纤维化。因此,这项初步研究的结果为测试一种新型铁螯合剂作为治疗包括B-MASH和严重MASH在内的MAFLD患者的一种有希望的治疗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此外,SF水平可以作为一种可靠的分层工具,用于招募潜在的MAFLD患者,这些患者可能受益于铁螯合治疗,同时监测他们对这种治疗的反应。该研究不仅阐明了肝脏铁蓄积在MAFLD/MASH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分子调控机制,还提供了令人信服的证据,支持FOT1作为MAFLD及MASH的具有临床转化潜力的治疗新选择。

参考消息:

https://www.cell.com/cell-metabolism/fulltext/S1550-4131(24)00284-5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20230, encodeId=8d2522202309d,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afa5965438d'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铁死亡#</a> <a href='/topic/show?id=9bc11123352'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MAFLD#</a> <a href='/topic/show?id=3f60112310f4'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代谢功能障碍相关的脂肪性肝病#</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98,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1233, encryptionId=9bc11123352, topicName=MAFLD), TopicDto(id=112310, encryptionId=3f60112310f4, topicName=代谢功能障碍相关的脂肪性肝病), TopicDto(id=96543, encryptionId=afa5965438d, topicName=铁死亡)],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Thu Aug 15 11:34:24 CST 2024, time=2024-08-15,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相关资讯

安医大王咸文/王元银教授:基于Cu-Fe₃O₄纳米酶水凝胶利用氧化应激和铁死亡/铜死亡途径进行增强的肿瘤治疗

构建了一种Cu-Fe3O4纳米簇(NCs)-青蒿琥酯(AS)-海藻酸钠(ALG)水凝胶,并将其用于骨肉瘤治疗,其能够通过氧化应激、铁死亡和铜死亡三种途径联合杀伤肿瘤细胞。

​哈医大AFM:工程化掺杂策略实现自给自足的活性氧产生以增强肿瘤的铁死亡/铜死亡敏感性

GSH的耗竭使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失活并抑制系统Xc−-GSH-GPX4途径,而ROS的扩增触发了脂质过氧化和脂质代谢的重新编程,导致抗氧化和膜修复系统出现故障。

天津医科大学贺慧宁教授ACS Nano:脂质纳米颗粒共递送系统,通过铁死亡-凋亡与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下调协同增强抗肿瘤作用

天津医科大学贺慧宁教授等人将GSH生物合成抑制剂erastin与基于ROS的药物2′-脱氧-5-氟尿苷5′-一磷酸钠盐联合使用,以有效破坏细胞内氧化还原稳态并逆转化疗耐药性。

赵景宏/黄英辉/顾军团队《AHM》:自组装P38肽抑制剂纳米颗粒(TMNPs)通过抑制铁死亡改善AKI向CKD的转变

该研究设计开发了一种新型自组装P38肽抑制剂纳米颗粒,通过协同性地清除活性氧和激活SLC7A11/GPX4信号通路而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铁死亡,从而改善 AKI 及其向 CKD 的转变。

Nature:从胚胎发育到病理状态:铁死亡如何协调大规模细胞死亡

该研究通过展示铁死亡如何作为触发波在细胞间传播,为大规模细胞死亡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同时也揭示了铁死亡在胚胎发育和疾病中的重要作用。

林君/马平安《AFM》:肿瘤微环境激活的金属多酚纳米制剂通过三重调节途径用于超声增强的铁死亡治疗

介绍通过配位驱动自组装制备纳米制剂用于铁死亡治疗,阐述其合成、表征、体外及体内实验效果,表明其可增强肿瘤铁死亡治疗。

吕坤/张妍/孙仰白/马明哲团队《自然·通讯》:靶向 SOX13 可抑制呼吸链超级复合物的组装,克服胃癌的铁变态反应耐药性

研究进一步揭示了扎那米韦通过抑制SOX13/SCAF1轴增强细胞对铁死亡敏感性,逆转胃癌顺铂耐药的作用及机制,为扎那米韦的临床新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Front Pharmacol:铁死亡—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新机制

中药单方、提取液和方剂的多样性有助于选择性和创新性地研究和开发针对UC治疗的中药新方法。

Adv Sci 哈医大二院于波/张毛毛团队发现中药单体原苏木素A通过靶向ACSL4/FTH1保护蒽环类药物导致的铁死亡和心脏损伤

该研究为针对铁死亡的药物治疗、化疗药物引起的心脏毒性和其他心血管相关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Phytomedicine:利用代谢组学和网络药理学分析四妙丸调节铁死亡预防类风湿关节炎-间质性肺疾病的机制

从四妙丸(SMW)介导铁死亡的角度阐明预防类风湿关节炎相关间质性肺疾病(RA-ILD)的潜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