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大口腔葛少华教授/马保金研究员《AFM》:线粒体靶向的多酚/氨基酸纳米颗粒恢复线粒体稳态实现骨组织缺损的有效修复

2024-07-01 BioMed科技 BioMed科技 发表于上海

山东大学团队构建靶向线粒体的纳米颗粒 EC NPs,可清除 ROS、恢复线粒体稳态等,促进骨缺损修复,动物实验有效,为组织修复再生提供新策略。

骨组织缺损的病因包括感染、肿瘤、创伤、骨质疏松、手术、先天性疾病等。如何实现骨组织缺损的有效修复仍是目前临床难题及研究热点。线粒体是细胞基本功能以及组织修复和再生的能量来源。骨组织损伤中过度产生的活性氧(ROS)可引起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氧化应激及线粒体损伤,对其成骨分化和组织修复产生负面影响。山东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葛少华教授/马保金研究员构建了一种靶向线粒体的多酚/氨基酸自组装纳米颗粒(EC NPs)。一方面,通过有效清除胞内ROS,特别是线粒体ROS(mtROS),恢复线粒体膜电位(MMP),并通过增加抗氧化酶活性和GSH水平增强固有抗氧化系统,重建氧化还原稳态。另一方面,通过上调AMPK信号通路介导的线粒体生物发生为成骨分化及组织修复提供更多能量,并激活cGMP-PKG信号通路直接促进成骨分化,进而实现骨组织缺损的有效修复。这项工作证明了EC NPs通过恢复BMSCs氧化还原稳态、线粒体稳态及增强能量代谢促进骨缺损修复的重要作用,为组织修复再生提供了一种新的策略。该研究以题为“Mitochondria-Targeted Polyphenol-Cysteine Nanoparticles Regulating AMPK-Mediated Mitochondrial Homeostasis for Enhanced Bone Regeneration”的论文发表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上。

图片

【文章要点】

通过扫描电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及动态光散射(DLS)确认了EC NPs为均一纳米球,其粒径随搅拌时间延长而增大。通过光电子能谱(XPS)确认了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与半胱氨酸(Cys)通过曼尼西反应及希夫碱进行结合。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及核磁共振图谱(1H NMR)分别确认了EC NPs中EGCG分子骨架及亚甲基桥和苯并恶嗪单元的存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分析结果在自组装过程中有二聚体及三聚体的存在。根据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XRD),Cys具有典型的衍射峰,但与EGCG结合后表现为无定形结构。紫外-可见光谱(UV-vis)结果表明EC NPs具有自荧光特性并主要表现为蓝色。

图片

图1 EC NPs表征

利用Mito-Tracker Green对BMSCs线粒体染色后,观察EC NPs与线粒体的荧光共定位,结果表明EC NPs与线粒体的空间分布具有重叠性,并与线粒体表面相接触。细胞TEM结果表明EC NPs分布于线粒体周围,并同样与线粒体表面相接触,这有助于克服mtROS的有限的释放半径进而恢复线粒体稳态。

图片

图2 生物相容性及线粒体靶向性

EC NPs通过上调AMPK信号通路促进线粒体生物发生,进而线粒体质量及ATP生成增加,细胞TEM结果表明过量ROS环境对线粒体造成损伤,经EC NPs处理后,新生线粒体出现在损伤线粒体周围,其数量明显增多。此外,EC NPs还可上调cGMP-PKG信号通路直接促进成骨分化。

图片

图3 线粒体生物发生

进一步选用大鼠颌骨缺损模型进行动物实验,Micro-CT、HE染色、Masson染色、免疫组化及免疫荧光结果均表明EC NPs有效促进骨组织再生。PGC-1𝛼和mtTFA免疫荧光结果表明经EC NPs处理后,骨缺损区域生成更多线粒体进而为骨组织修复提供更多ATP。

图片

图4 大鼠颌骨缺损模型

图片

图5 体内实验免疫组化及免疫荧光结果

结论与展望

骨组织缺损中过量产生的ROS会造成BMSCs氧化应激及线粒体损伤,进而破坏细胞能量代谢系统,ATP生成减少,导致其成骨分化减弱,组织修复受损。本研究中EC NPs通过实现胞内ROS的有效清除,靶向线粒体清除mtROS,上调AMPK信号通路介导的线粒体生物发生提供更多ATP及激活cGMP-PKG信号通路直接促进成骨分化,最终实现骨组织缺损的有效修复。

图片

骨缺损局部病理改变及EC NPs的保护作用示意图

山东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葛少华教授马保金研究员为该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硕士研究生于舒凡同学为第一作者。近年来,山东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高度重视学科交叉融合,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需求,大力推进“口腔+X”团队攻关,取得了一系列交叉研究成果。葛少华教授、马保金研究员口腔生物材料交叉研究团队致力于功能材料在口腔医学领域的基础和应用研究,研究成果已在Nat. Rev. Mater.(2023)、Adv. Funct. Mater. (2024/2023)、Adv. Sci. (2024)、ACS Nano (2022)、Composite Part B (2022)、Small (2024/2021)等国际著名期刊发表。

原文链接: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002/adfm.202402463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12710, encodeId=5e2b2212e10de,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4c3fe75743e'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线粒体#</a> <a href='/topic/show?id=0410639e2b0'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氧化应激#</a> <a href='/topic/show?id=8f0f1161400f'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骨组织缺损#</a> <a href='/topic/show?id=5ee7116141a7'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EC NPs#</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20,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16141, encryptionId=5ee7116141a7, topicName=EC NPs), TopicDto(id=63972, encryptionId=0410639e2b0, topicName=氧化应激), TopicDto(id=77574, encryptionId=4c3fe75743e, topicName=线粒体), TopicDto(id=116140, encryptionId=8f0f1161400f, topicName=骨组织缺损)],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Tue Jul 02 09:26:39 CST 2024, time=2024-07-02,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相关资讯

Frataxin 缺乏会破坏线粒体呼吸和肺内皮细胞功能

研究强调了体内 FXN 特异性血管收缩,促使未来的研究调查在 FXN 缺乏的情况下可用的和新的 PH 疗法。

北京大学李龙Nat. Struct. Mol. Biol.:揭示蛋白质通过TOM-TIM23超级复合物进入线粒体的分子机制

该研究报道了线粒体中介导蛋白质转运的TOM-TIM23超级复合体的结构和生化结果,揭示了蛋白质通过TOM复合物跨越线粒体外膜的新途径,并重新定义了线粒体内膜TIM23转运体复合物的核心组成。

J Transl Med:升高的CHCHD4编排线粒体氧化磷酸化以干扰缺氧性肺动脉高压

研究数据表明,CHCHD4升高编排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并拮抗异常的PASMC细胞生长和迁移,从而干扰缺氧性肺动脉高压,这可能成为肺动脉高压治疗的有希望的治疗靶点。

J Transl Med:M 型丙酮酸激酶 2 (PKM2) 四聚化通过调节氧化应激和线粒体动力学减轻右心室衰竭的进展

右心室衰竭(RVF)是一种逐渐发展的心脏疾病,其分子层面尚未完全理解。尽管M型丙酮酸激酶2(PKM2)四聚体化升高能缓解心力衰竭,但详细的分子机制仍不为人了解。

Free Radic Biol Med:线粒体高度融合通过改变电子传递链复合物I和III的活性在肺内皮细胞中诱导代谢重塑

将线粒体融合介导的mt-ROS与PH早期发展中的Warburg表型相连接。这一发现强调了理解线粒体动态在PH病理生理学中的作用的重要性,并为进一步研究和干预提供了基础,有望为PH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Nature子刊:国自然热点方向,肥胖会让你的线粒体碎成渣,加速脂肪堆积

该研究发现,高脂肪饮食会导致小鼠白色脂肪细胞内的线粒体功能障碍,会使脂肪细胞内的线粒体发生破碎,分裂成更小的、无效的线粒体,而这些破碎小线粒体基本不会燃烧脂肪,从而降低燃烧脂肪的能力,加速脂肪堆积。

Aging:这两种常见的抗生素,竟能大幅延长寿命

研究显示,两种常见的抗生素多西环素、阿奇霉素,单独或两者组合治疗线虫,可以显著延长线虫的寿命,表明线粒体抑制剂具有消除衰老的作用。

Circulation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唐其柱教授团队发现糖尿病心肌线粒体形态功能缺陷和脂质代谢改变的新机制

该研究证实USP28改善糖尿病心脏线粒体形态功能缺陷并调节心肌脂质积累,明显减轻了糖尿病诱导的心功能障碍和病理性心肌重构。

NPJ Aging:PQQ可促进线粒体健康,延缓细胞衰老!

线粒体是细胞的“能量站”,是“氧化磷酸化”或“细胞呼吸”的场所。随着年龄的增长,线粒体功能可能开始下降。因此,改善线粒体的健康可以改善我们器官乃至整个身体的健康。

Nature Aging: 这些水果真抗衰!多吃这些水果,能改善造血干细胞和免疫系统衰老

“老龄化”一直我国公认的公共卫生问题。过去 150 年来,人类的平均预期寿命持续增长;与此同时,老年人口大幅增加,而且这种情况还在持续。尽管许多老年人在健康状况上已达到高龄,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