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颅手术中的表面麻醉,不仅解决了插管问题,还能解决这些问题~

2024-06-03 麻醉MedicalGroup 麻醉MedicalGroup 发表于上海

遭遇困难气道的时候,清醒表面麻醉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清醒表面麻醉,甚至可以在患者有意识的状态下将气管插管置入气道,过程中并不会有明显不适。

遭遇困难气道的时候,清醒表面麻醉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清醒表面麻醉,甚至可以在患者有意识的状态下将气管插管置入气道,过程中并不会有明显不适。

然而,还有一种情况也用到了表面麻醉,即开颅手术中。

我们都知道,神经外科手术最怕患者呛咳以及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因为,这样可能导致创面出血、脑疝或者动脉瘤破裂!

气管插管影响循环的基础:声门、会厌、气管黏膜处神经分布密集,全麻插管过程中气管导管会对气道黏膜感受器产生强烈的机械性刺激,引发剧烈的神经-体液-内分泌-血流动力学反应。

因此,也有些医生在加用局麻药来减轻插管反应。然而,神经外科的表面麻醉可能还有更多用处。

目前,由于技术和理念的进步,神经外科患者术后也可以早期拔管了,并且早期拔管对患者是有益的。

早期拔管,为麻醉医师带来了挑战:一方面,需要患者醒的好;另一方面,还要平稳。

正常情况下,不考虑苏醒的问题,将麻醉深度控制平稳是容易的。但是,考虑苏醒的问题,就不能过多使用长效镇痛药物。如果使用短效镇痛药物,还要考虑患者疼痛的问题。如果患者疼痛,同样可能导致患者血压高、循环不稳定。

研究显示,经蝶入路术后疼痛最为严重。为此,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2023年,一项新的研究显示,有人将丁卡因表麻用于减轻神经外科幕上手术的麻醉中。结果显示,加用这个表麻技术,术后效果非常好。

丁卡因属酯类局麻药,脂溶性高、渗透力强,用于黏膜表面麻醉起效迅速,作用时间长。因此,可以在相对较长的神经外科手术术后仍然可以发挥作用。

操作方法:注射诱导药物后,置入可视喉镜暴露会厌及声门,通过喷雾型喉麻管将2 ml 2%

丁卡因在气道内,左、右侧声带,以及会厌喉面上均匀喷洒进行表面麻醉,每点0.5ml,表面麻醉结束后继续面罩通气。1 min然后进行气管插管。

注:成人表面麻醉限量为40mg。

有些朋友可能有疑问:这个浓度的丁卡因会不会有术后声嘶等并发症?

这个研究结果显示,拔管后并未见到声嘶等并发症,提示这个浓度是安全的。

总之,神经外科手术的镇痛有可能被忽略,但这种疼痛是一定要考虑的。在镇痛方案上,除了表面麻醉外,非甾体药物或者手术切口浸润镇痛都是可以考虑的。表面麻醉,还有一个作用:可以减少患者术后咽喉部位的静息痛。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08099, encodeId=fbbc22080998a,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991556859e2'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插管#</a> <a href='/topic/show?id=bbf2496997b'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开颅手术#</a> <a href='/topic/show?id=8b2b108492b1'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表面麻醉#</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90,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49699, encryptionId=bbf2496997b, topicName=开颅手术), TopicDto(id=56859, encryptionId=991556859e2, topicName=插管), TopicDto(id=108492, encryptionId=8b2b108492b1, topicName=表面麻醉)],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Mon Jun 03 18:11:12 CST 2024, time=2024-06-03,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2024-06-03 梅斯管理员 来自上海

相关资讯

患儿插管前遇到面罩通气困难,我们能做些什么?

最近发表的一项『儿童困难插管』(PEDI)登记的二次分析中,描述了气管插管困难的儿童面罩通气困难的发生率和危险因素。

JAMA:高流量鼻氧和无创通气降低机械通气患者再插管风险

拔管失败高风险的机械通气患者中,与单用高流量鼻氧相比,拔管后立即使用高流量鼻氧和无创通气显著降低了患者的再插管风险

JAMA:危重患者插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研究

危重病人插管后不良事件率近50%,最主要因素是心血管指标不稳定

急性中毒昏迷患者应该早期插管吗?

最近一项发表在JAMA上的文章叙述了采用保守不插管的方式治疗急性中毒患者是否与ICU停留时长及住院时间等临床正向终点存在相关性

Crit Care:急性低氧血症性呼吸衰竭成年患者插管前预吸氧方法

由此可见,对于急性低氧血症性呼吸衰竭成年患者,NIV是一种安全且可能是最有效的预吸氧方法。

Lancet respir med:静脉输液推注对危重成人气管插管后心血管功能衰竭的影响

静脉输液推注不能降低危重成人插管期间心血管衰竭风险

什么?男性拔管后再次插管的风险更高?

在这项对拔管失败高风险患者的同质子集进行的临床试验的事后分析中,性别与重新插管独立相关。在未来对危重患者的研究中应系统地研究性别对结果的作用。

小儿插管时牙齿意外脱落成功取出1例

患儿男性7岁体重20kg择期手术。在全身麻醉下行头面部黑痣切除,扩张器取出术。

插管还是喉罩?不同通气装置对老年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

『术后肺部并发症』是全身麻醉后呼吸系统常见的并发症,包括肺炎、肺不张、呼吸衰竭、胸腔积液、气胸、支气管痉挛、吸入性肺炎等。据数据估计,接受大手术的患者中约23%会发生肺部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