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D:虚拟现实来了!可辅助改善帕金森患者认知功能

2022-01-25 Freeman MedSci原创

综合性的rTMS-VR方案在全局认知功能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帕金森病(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以运动功能障碍和部分患者的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为特征。主要的认知障碍影响执行功能、视觉空间感知、抽象思维、记忆和语言流畅性,这可能严重降低生活质量。虽然一些药物和物理疗法可以改善认知功能,但其效果通常是有限的。因此,认知干预策略的发展,如无创神经刺激(如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和虚拟现实(VR),已引起研究人员的注意。

PD的认知障碍的病理生理学仍然不清楚。乙酰胆碱和多巴胺等神经递质水平的变化可能是一种机制。经颅磁刺激是一种新型的无创治疗方法,可以改善PD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Theta突发刺激是一种新开发的模式化经颅磁刺激方案,可发挥持久的神经调节作用。前额叶间歇性θ突发刺激(iTBS)可以改善健康人的工作记忆和执行功能。然而,研究经颅磁刺激对PD患者认知功能的转化作用,由于刺激方案的异质性(如目标脑区、刺激强度和总治疗次数),报告结果不一。

VR是一种技术工具,涉及使用三维计算机生成的环境来检测用户的行动和位置,同时提供环境中的存在感。与虚拟对象的互动使用户能够感受到多感官反馈(如视觉、听觉和动觉),类似于在现实生活中收到的反馈。与传统的认知训练相比,VR提供了一种更有吸引力的体验,它包含了认知任务和模拟日常活动的现实环境。VR可以有效地改善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中风、多发性硬化症、创伤性脑损伤和注意力缺陷多动症。通过VR训练提高认知能力,有可能促进神经可塑性并激活功能连接。通过VR康复可以改善PD患者的步态、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ADL),以及执行和视觉空间能力。


新的证据表明,经颅磁刺激与运动训练相结合对运动康复有潜在的治疗作用,研究报告指出,经颅磁刺激在增加皮质兴奋性方面的启动作用可以增强后续运动训练的效果,从而提高中风和多发性硬化症患者的运动恢复。

考虑到VR和rTMS都可以通过解决认知效果的神经元和行为方面的问题来改善认知功能,综合方法可能会使PD患者的认知症状得到更敏感的康复。基于NIBS和VR联合治疗对运动和认知功能的积极效果。

藉此,我国台湾阳明大学的Tsai-Chin Chenga等人, 假设VR训练与rTMS的整合可以加强rTMS对PD和MCI患者的认知改善。藉此,他们进行了一项基于rTMS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包括一个假rTMS组,并研究了综合方案与VR补充的rTMS训练系统对PD患者认知功能的短期和长期影响。

他们将40名PD和MCI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即rTMS-VR组(n = 13)、rTMS组(n = 11)和假rTMS组(n = 16)。rTMS是在左侧背外侧前额叶皮层上连续进行10次间歇性θ脉冲刺激(iTBS)。

在rTMS-VR组,每次rTMS治疗后立即进行VR训练。在基线、干预后立即和3个月的随访中,使用可重复的神经心理状态评估量表(RBANS)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测量认知功能。

他们发现:与rTMS组相比,rTMS-VR组在干预后RBANS的总分和延迟记忆分以及MoCA的视觉空间/执行功能分方面表现出明显更多的改善(P = 0.000∼0.046),在3个月的随访中RBANS的延迟记忆分也有明显改善(P = 0.028)。

该研究的重要意义在于发现了:综合性的rTMS-VR方案在全局认知功能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比单独的rTMS方案更有效地增强了工作记忆和视觉空间执行功能。VR和rTMS的结合可以成为改善PD患者认知功能的有效方案。


原文出处:
Cheng TC, Huang SF, Wu SY, Lin FG, Lin WS, Tsai PY.Integration of Virtual Reality into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Improves Cognitive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Parkinson’s Disease with Cognitive 6 Impairment: A Proof-of-Concept Study.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542250, encodeId=f83f1542250c3,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c1ed8854127'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虚拟现实#</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07,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88541, encryptionId=c1ed8854127, topicName=虚拟现实)],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fe1f13379193, createdName=1194695146_61857351, createdTime=Wed Jan 26 15:32:37 CST 2022, time=2022-01-26, status=1, ipAttribution=)]

相关资讯

JPD:左旋多巴-卡比多巴肠道凝胶治疗帕金森,生活质量和症状有何关联?

无论是基线还是12个月时的基线变化,HRQoL都与运动障碍、日常生活活动和非运动症状(包括睡眠)的基线和基线变化相关

JPD:帕金森,运动症状进展,和病情进展同步

PD的MP可以随时间变化。随着疾病的进展,具有非特异性MP的病例比例增加。

JPD:疏水性他汀药物,或可加快帕金森进展

亲水而非亲脂的他汀类药物,可能与PD的快速进展有关。

JPD:帕金森病,深部脑刺激后,皮层下铁沉积可预测认知状态

由易感性核磁共振成像捕捉到的大脑铁积累模式,可预测PD患者DBS后的神经心理学结果

Neurology:改善疾病的抗风湿药物与帕金森病风险的关系

该研究的结果表明,使用DMARD不能解释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较低的PD风险,因为这些药物一般不会改变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PD风险。应进一步研究氯喹/羟氯喹与降低PD风险之间的关联以及可能的潜在机制。

JPD:吸食大麻,和帕金森有何关系?

没有发现令人信服的证据来推荐在PD患者中使用大麻。

拓展阅读

好文推荐 | 八段锦对轻中度帕金森病患者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本研究探讨八段锦对PD患者的情绪和睡眠质量的改善及其机制。

Nat Aging:大规模蛋白质组学分析揭示帕金森病的新病理机制和潜在生物标志物

这项研究通过大规模蛋白质组学分析,揭示了帕金森病的新病理机制,并发现了多个潜在的生物标志物。

帕金森病无症状期诊断新突破:基于tRFs的血液检测方法

当前难以满足帕金森病早期诊断的需求,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血液检测的无症状诊断新方法,通过定量分析转移RNA片段(tRFs)中重复序列基序,实现了对帕金森病的早期、精准且低成本的检测。

Brain:帕金森病中神经黑色素耗竭与皮质节律活动之间的关联

注意力相关的 α 波段活动与去甲肾上腺素能系统的功能障碍有关,与运动障碍相关的 β 活动反映了多巴胺能功能障碍。

帕金森病:中西医健康需求的质性研究

研究呼吁政策制定者、医疗机构与科研团队协同合作,推动中西医结合从“经验医学”向“精准医学”转型,为全球PD管理提供中国方案。

【协和医学杂志】帕金森病患者脑深部电刺激术后神经精神功能障碍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

本研究拟通过前瞻性队列研究进一步明确DBS治疗患者PND发生率,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期为更准确地识别PND并制订有效的管理策略提供更高级别的数据支持。

帕金森病经颅超声检查中国指南

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 · 2025-02-20

2025 BAN共识指南:帕金森病的管理-第II部分:非运动症状

巴西神经病学学会(BAN,Brazilian Academy of Neurology) · 2025-01-31

中国经颅超声检查帕金森病规范与诊断指南

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 · 2025-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