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位硬膜外连续+自控镇痛治疗带状疱疹相关性疼痛一例
2024-07-28 麻醉MedicalGroup 麻醉MedicalGroup 发表于上海
60岁徐先生患带状疱疹疼痛剧烈,介绍其机制,强调早期干预,指出硬膜外腔阻滞镇痛效果显著,能降低慢性疼痛发生率。
患者徐先生,男,60岁。发现左侧胸部、胸背部、上臂后侧疼痛5天,加重伴疱疹3天,入院诊断带状疱疹。患者疼痛剧烈,NRS疼痛评分8分,自述疼痛为闪电样、针刺样发作痛伴随持续性烧灼痛,已经严重影响睡眠及日常生活,衣服摩擦即可导致剧烈疼痛加重发作。
带状疱疹民间俗称“缠腰龙”、“缠腰火丹”、“蛇缠腰”、“蛇盘窗”等,是由长期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节或颅神经节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经再激活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常伴有严重的神经病理性疼痛。
带状疱疹相关性疼痛(ZAP)包括急性期疼痛和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ZAP的发生主要与外周或中枢神经敏化相关。皮损出现前,神经痛主要由神经纤维受刺激引起,皮损出现后,伤害感受性疼痛出现并逐渐加强,而皮损愈合后的疼痛再次以神经病理性疼痛为主。带状疱疹急性期时,VZV在神经节内及邻近细胞内大量复制,引发的炎症导致局部神经组织损伤,引起周围神经的相应神经元敏化,出现剧烈疼痛。
对ZAP进行更早期干预,并针对不同时期疼痛的发生机制,给予连续性和针对性干预措施,合理选择和组合药物治疗、微创介入治疗、物理康复治疗等,可以避免或降低慢性疼痛的发生率。
硬膜外腔阻滞作用于神经传导通路,术者可以根据受损神经选择相对应的位置实施穿刺,能降低神经敏化,可以很快地、极大地缓解带状疱疹相关性疼痛,并且能明显减少PHN的发生率。
硬膜外腔连续+自控镇痛,只需要将一个细长的导管通过硬膜外穿刺针置入到相应椎间隙的硬膜外,将药物通过导管持续泵入相应的硬膜外腔,并在需要时患者能自控追加药物,从而能很好的持续镇痛并且能很好的抑制爆发痛。与单次硬膜外或者单次神经阻滞比较,不需要多次操作即能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较为灵活地安排镇痛时间(为了防止感染,不建议硬膜外导管置管时间太长),对于高位硬膜外穿刺熟练的麻醉科医师来说,风险小,可以算是:“老办法、新思路”。
患者在硬膜外镇痛泵给予首次剂量后大约10多分钟后,疼痛开始明显缓解,不到半小时,疼痛NRS评分降为1分(术前面容痛苦——术后变开心了)。
参考资料:《带状疱疹相关性疼痛全程管理专家共识》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神经病理性疼痛# #带状疱疹# #硬膜外腔阻滞#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