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ur J Prev Cardiol:胎次、不孕、初产年龄与房颤风险的关系
2024-07-01 MedSci原创 MedSci原创 发表于上海
在45岁以上的女性中,生育过4次或4次以上,或有不孕史,或首次生育年龄较小的女性患房颤的风险大约高出20%。
房颤(AF)是心力衰竭、卒中、痴呆和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全球房颤患者数量正在增加。尽管女性房颤发病率低于男性,但女性房颤患者的绝对死亡风险较高,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较高,生活质量低于男性。此外,女性房颤患者的死亡风险高于男性。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人们对女性特定性别的心血管疾病(CVD)发展风险因素的认识有所提高,包括胎次、不孕、和首次生育年龄等相关因素。最近的一项荟萃分析报告了胎次与心血管疾病风险之间存在J型剂量反应相关性。与此一致,几项研究支持不孕症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之间的关联,以及初产年龄较小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升高之间的关联。虽然胎次、不孕和初产年龄对心血管疾病的后期发展很重要,但它们与房颤之间关系的研究较为有限。
近日,心血管领域权威杂志Europe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Cardiology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文章,研究人员将基于人群的HUNT研究、挪威医学出生登记处(MBRN)的数据和当地医院的有效医疗记录联系起来。该研究共有24015名年龄在45岁或以上的女性被随访调查,以确认AF事件。从MBRN或HUNT的自我报告问卷中检索胎次和初产年龄。在HUNT问卷中自我报告不孕症史。研究人员使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计算胎次、不孕和首次生育年龄与房颤风险之间多变量调整关联的风险比(HR)。
在中位随访12.8年期间,1448名(6.0%)参与者发生房颤。胎次较多的女性(4胎或更多胎次vs 2胎次)发生房颤的风险高出21% (HR为1.21, 95%可信区间(CI)为1.05-1.39)。不孕史也与房颤风险相关(HR为1.20, 95%CI为1.02-1.42)。在已生育妇女中,初产年龄较小(<20岁vs. 20-29岁)与房颤风险增加20%相关(HR为1.20, 95%CI为1.03-1.40)。
由此可见,在45岁以上的女性中,生育过4次或4次以上,或有不孕史,或首次生育年龄较小的女性患房颤的风险大约高出20%。
原始出处:
Hikaru Morooka,et al.Parity, infertility, age at first birth and risk of atrial fibrillation: data from the HUNT study.Europe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Cardiology.2024.https://academic.oup.com/eurjpc/advance-article/doi/10.1093/eurjpc/zwae215/7701993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不孕# #房颤风险# #胎次# #初产年龄#
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