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肿张力团队研究登BMJ!肺癌客观缓解率翻高近3倍,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显著降低70%

2025-06-10 医学新视点 医学新视点 发表于上海

针对EGFR突变晚期NSCLC患者,OptiTROP-Lung03试验显示,芦康沙妥珠单抗较单药化疗客观缓解率(45%vs16%)、中位PFS(6.9vs2.8个月)显著提升,安全性更优。

约50%的亚洲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存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是晚期EGFR突变NSCLC患者的一线标准治疗策略,但部分患者治疗后存在耐药问题。通常,耐药且无其他突变的患者可采用铂类化疗。若EGFR-TKI和铂类化疗后疾病仍进展,当前指南推荐单药化疗治疗,但仍有部分患者治疗效果有限,他们需要更多的临床解决方案。

滋养层细胞表面抗原2(Trop2)在大多数人类肿瘤中高表达,与肿瘤恶性程度及患者预后有关。以Trop2为靶点的药物-抗体偶联物(ADC)在临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如芦康沙妥珠单抗(sacituzumab tirumotecan),其采用独特的连接子-载荷系统,增强了抗肿瘤活性,并可降低脱靶可能性,提升耐受性。

近日,《英国医学杂志》(The BMJ)发表OptiTROP-Lung03试验第二阶段结果,表明对于EGFR突变型晚期NSCLC患者,在EGFR-TKI和铂类化疗失败后,相比于传统单药化疗方案,芦康沙妥珠单抗(sacituzumab tirumotecan)用药后客观缓解率(ORR)更高(45% vs. 16%,翻高近3倍);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延长至6.9个月,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显著降低70%;12个月总生存(OS)率为73%,且3级以上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该研究通信作者为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张力教授。

图片

截图来源:The BMJ

OptiTROP-Lung03试验第二阶段研究纳入中国48家医学中心、18~75岁EGFR突变晚期或转移性NSCLC患者137例,这些患者均接受EGFR-TKI和铂类化疗后病情进展。研究人员将患者以2:1比例随机分组接受芦康沙妥珠单抗或单药化疗(多西他赛),允许单药化疗组患者在疾病进展后交叉使用芦康沙妥珠单抗。

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中位随访时间12.2个月。经盲法独立审查委员会(BIRC)评估,芦康沙妥珠单抗组ORR(45%)较单药化疗组(16%)绝对提升29%(95%CI:15%~43%,P<0.001)。

芦康沙妥珠单抗组中位PFS较单药化疗组延长4个月(6.9个月 vs. 2.8个月),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显著降低70%(HR=0.30,95%CI:0.20~0.46,P<0.001)。

两组中位OS数据均尚未成熟。经BIRC评估,芦康沙妥珠单抗组12个月OS率较单药化疗组提高19%(73% vs. 54%),死亡风险显著降低51%(HR=0.49,95%CI:0.27~0.88,P=0.007)。

经BIRC评估,芦康沙妥珠单抗组和单药化疗组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82%和60%。此外,芦康沙妥珠单抗组目标病灶较基线中位缩小38.5%,而单药化疗组中位缩小14.8%。

安全性方面,芦康沙妥珠单抗组3级以上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较单药化疗组更低(56% vs. 72%),主要为中性粒细胞计数降低、白细胞计数降低、口腔炎。未发现新的安全信号。

总之,本次研究表明,对于EGFR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患者,ADC药物芦康沙妥珠单抗可带来ORR、PFS、OS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改善,且安全性可控,支持芦康沙妥珠单抗可作为EGFR-TKI和铂类化疗后进展的有效治疗药物。文章表示,基于OptiTROP-Lung03试验的良好数据结果,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已批准芦康沙妥珠单抗用于治疗肺癌。

参考资料

[1] Fang W, Li X, Wang Q, et al. Sacituzumab tirumotecan versus docetaxel for previously treated EGFR-mutated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multicentre, open label,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BMJ 2025; 389 :e085680 doi:10.1136/bmj-2025-085680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68743, encodeId=a2552268e4308,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384b8220449'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肺癌#</a> <a href='/topic/show?id=028c1189e9f3'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芦康沙妥珠单抗#</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9,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82204, encryptionId=384b8220449, topicName=肺癌), TopicDto(id=118979, encryptionId=028c1189e9f3, topicName=芦康沙妥珠单抗)],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Tue Jun 10 13:19:40 CST 2025, time=2025-06-10,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2025-06-10 梅斯管理员 来自上海

相关资讯

European Radiology:6 周 CT 复查可避免超半数肺实变患者进行 PET-CT 检查

在针对性肺部健康检查(TLHC)项目中,通过低剂量计算机断层扫描(LDCT)检测到的肺部结节,是依据英国胸科学会(BTS)的结节管理指南所制定的方案来处理的。

肺癌治疗的突破与挑战,免疫治疗开启新希望

【医悦汇】有幸邀请到北京医院艾斌教授做客对话大咖栏目,聚焦驱动基因阴性晚期NSCLC的免疫治疗现状与最新进展,深入探讨免疫治疗如何突破传统治疗瓶颈,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何建行教授:历时30年,从高危到普筛:肺部筛查历史、思路、战略及项目研究设计

何建行团队历经 30 年研究,提出肺癌普筛新模式,基于低剂量 CT 筛查,覆盖非高危人群,结合 AI 技术,可降低 63% 死亡率,为肺癌防治提供新路径。

超95%肺癌患者存活超过5年!新辅助免疫治疗联合化疗带来长期生存获益 | 2025 ASCO速递

CheckMate 816 研究 5 年分析显示,纳武利尤单抗联合化疗用于可切除 NSCLC 新辅助治疗,较单纯化疗显著延长 OS,死亡风险降 28%,达 pCR 者 5 年生存率 95.3%。

问诊分析:两肺多发磨玻璃有十处,很大的医院认为达到手术标准,先右后左都要切,是这样吗?

49 岁女性两肺多发磨玻璃结节,主病灶纯磨玻璃为主、实性少,随访无显著进展。结合指南,考虑早期肺癌但风险低,建议半年随访,避免过早手术。

病例分享:肺外周结节楔形切除后常规病理报低分化或含高危亚型,到底要不要升级切肺叶?

本文通过病例,探讨肺外周实性结节肺癌手术方式。分析指南及共识,叶建明主张早期肺癌尽量楔形切除;术后病理高危时升级手术利弊难权衡,提出基因检测、PET 检查、积极随访及中医治疗等预防复发措施。

Adv Sci:上海交通大学罗晓莹/刘蕊研究发现EGFR-TKI诱导的DPP4驱动肺癌持久细胞的代谢重编程

该研究建立了两种增殖能力不同的 DTP 肺癌细胞系,并确定二肽基肽酶 4 (DPP4) 为潜在的治疗靶点。

支修益教授:打破肿瘤早筛误区,开启健康“破局之路”

肺癌的早期筛查与早诊早治是提升肺癌患者长期生存率的重中之重,而公众对肺癌筛查认知水平的提升以及基层医疗机构肺癌筛查和早诊早治能力的提升更是至关重要。

Cell子刊:清华大学刘鹏等开发了一种类器官共培养模型,用于探究肺癌的系统性抗肿瘤免疫

该研究建立了肺癌类器官(LCOs)和配对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的凝胶-液体界面(GLI)共培养模型,其特征在于免疫细胞和肿瘤类器官之间的相互作用增强,以优化体内全身抗肿瘤免疫的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