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治疗带状疱疹相关性疼痛的参数和模式

2024-09-22 疼痛之声 疼痛之声 发表于上海

『带状疱疹性相关疼痛 (ZAP)』是一种机制复杂的神经性疼痛综合征,并发症发生率高,可引起显著的疼痛不适,给患者带来生理和心理的困扰。

带状疱疹性相关疼痛 (ZAP)』是一种机制复杂的神经性疼痛综合征,并发症发生率高,可引起显著的疼痛不适,给患者带来生理和心理的困扰。

背根神经节中休眠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重新激活引起ZAP。当机体免疫力(衰老、应激、免疫力低下、使用免疫抑制药物)下降到“带状疱疹病毒阈值”时,病毒再激活的风险增加。

ZAP是带状疱疹(HZ)的主要临床表现,可分为急性期、亚急性期和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在疱疹爆发期间和疱疹愈合后,受感染区域的皮肤出现严重的刺痛和灼痛。也是患者就医的主要原因。

HZ的发病率为3 - 5例/1000例。发生PHN的风险从5%到30%以上不等。此外,超过30%的PHN患者持续疼痛超过1年,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因此,ZAP的疼痛治疗是一个主要焦点,目前治疗方法包括早期给予抗病毒药物、镇痛药和各种微创干预。

其中射频治疗效果好、起效快、侵入性小和相对经济而被广泛推荐应用。但其参数和治疗模式仍缺乏标准化的建议。

射频治疗』是指工作电极的尖端和周围组织之间产生一个不断变化的电场,通过摩擦和撞击产生磁场和热量,利用磁场效应和热效应达到治疗目的,射频模式可分为脉冲射频和射频热凝。

在标准脉冲射频模式下,每工作20毫秒,电极停顿480毫秒,工作电极周围的组织温度保持<42℃。通过磁场效应和生物效应而不会对组织细胞造成热损伤。标准的脉冲射频治疗一般提供短期的疼痛缓解,术后容易复发。

而射频热凝模式是电极的连续工作,工作电极尖端周围的组织温度达到65 ℃或更高。因此存在运动神经损伤的风险,应避免使用射频热凝治疗明显累及运动功能的脊髓神经,如支配上肢和下肢的脊髓神经。

射频治疗ZAP新进展

01 射频参数

射频治疗PHN患者的随机对照研究:三组接受不同电压(45、55和65 V)胸脊神经背根神经节(DRG)脉冲。结果表明,65V脉冲射频治疗可以更好地缓解疼痛,改善生活质量,并在术后一年患者满意度高。

对急性期ZAP各种脉冲射频参数的类似分析显示,与标准电压组相比,高压组疼痛评分较低,睡眠质量改善显著,所需镇痛药物较少。

但将电压升高到一定水平可能会引起疼痛和不适,包括心动过速和高血压。此外,心功能不全和高血压患者的潜在治疗风险更高。

因此,研究经常排除严重心肺功能不全的参与者,这就是为什么报道治疗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低的原因。在临床环境中,在处理身体状况较差的患者时,应谨慎选择治疗方案并仔细评估危险因素。

因此,增加电压和持续时间可以有效地改善ZAP患者的疼痛,特别是当疾病持续时间较短时。然而更高的电压可能会增加不适和感觉麻木。在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反馈调整射频电压可能有助于平衡疗效和治疗相关的不适。

02 射频模式

在治疗ZAP回顾性研究中发现,射频热凝术(95℃,45 V, 240 s)在3个月内的短期复发率(14.93%)明显低于标准脉冲射频(37.31%),可以更好的缓解疼痛。

在治疗PHN患者中进行了长达10年的随访发现,射频热凝术后1年复发率为22.2%,10年总复发率为47.9%,主要并发症是术中疼痛感(71.9%)和术后麻木(89%)。

另外研究发现,采用间隔5mm的双极射频热凝(95℃, 45 V, 300 s)进行PHN治疗,94.7%的患者疼痛缓解75%,而单极射频组为53.3%。双极射频热凝的成功率和疗效更显著。

但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是单极射频热凝组还是双极射频热凝组,在治疗后的3个月皮肤节段麻木都会出现。但双极射频热凝术后2年仍可出现并发症,对脊髓神经的破坏程度更高。

  总  结  

大多数急性、亚急性期HZ患者通常采用标准脉冲射频治疗可获得满意的结果。然而对于预后不良风险较高(年龄较大、免疫抑制、急性疼痛强度较大、受累体位、皮疹程度较大、前驱疼痛持续时间较长)且对标准脉冲射频治疗反应不满意的患者,高电压、长时间脉冲射频治疗更有利。

当发生难治性PHN且对标准脉冲射频无反应时,射频热凝可更好的控制疼痛。但术后麻木的发生仍然是一个挑战。

根据目前的研究证据,认为在老年难治性PHN患者中采用高温射频热凝治疗的优点大于缺点。另一方面,低温射频热凝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对于考虑生活质量的PHN患者可能优先考虑。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对于神经节段有明显运动功能受累的PHN患者,不适合射频热凝手术。

脉冲射频治疗目的是减轻ZAP,加快康复,减少PHN的发生率,最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高电压、长时间脉冲射频和射频热凝治疗的应用改善了治疗效果,但应注意潜在的术中和术后并发症。

参考文献:

Rui M, Ni H, Xie K, et sl. Progress in Radiofrequency Therapy for Zoster-Associated Pain About Parameters, Modes, Targets, and Combined Therapy: A Narrative Review. Pain Ther. 2024;13(1):23-32.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27204, encodeId=f4dc222e20484,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2247468199b'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射频#</a> <a href='/topic/show?id=bd7d11941923'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状疱疹性相关疼痛#</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71,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46819, encryptionId=2247468199b, topicName=射频), TopicDto(id=119419, encryptionId=bd7d11941923, topicName=状疱疹性相关疼痛)],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Mon Sep 23 11:31:21 CST 2024, time=2024-09-23,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相关资讯

JACC:射频肾脏去神经术可以改善心衰预后

既往研究报道,射频(RF)肾去神经术(RDN)可以减少心梗大鼠的梗死面积,改善左室功能和血管反应性。本研究的目的旨在评估RF-RDN在血压正常的心衰伴射血分数降低(HFrEF)猪模型的疗效影响。本研究对尤卡坦迷你猪进行了75min的左前降支冠脉阻塞以造成心梗模型,随后进行再灌注长达18周时间,并通过经胸超声心动图对术前及术后的猪进行心功能的评估。HFrEF 定义为左室射血分数<40%,并对符合入组

ARCH PATHOL LAB MED:射频识别标本追踪以提高解剖病理学质量

在标本采集、运送和加入过程中经常发生分析前误差,包括标本标记误差和标本丢失。射频识别标签通过对标本的连续和自动跟踪,可以减少标本的识别和跟踪误差。

做了射频消融后,她的病情却加重了……

心房颤动(房颤)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估测目前国人患病率高达1%,其主要危害是继发左房血栓后导致脑栓塞等栓塞事件,故抗凝治疗是基石。

身体美学:手臂松弛下垂,黄金微雕来救??

手臂抽脂结合射频治疗可改善皮肤松弛,提升美观效果。本研究通过对患者组织样本的分析,探讨了射频治疗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射频治疗可刺激胶原蛋白合成,使皮肤更紧致。

零射线!北京儿童医院首开儿科绿色射频消融

零射线!北京儿童医院首开儿科绿色射频消融

下了猛药:射频和电刺激一起提升面部

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同步射频和高强度聚焦超声结合的新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