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uropean Radiology:深度学习助力CT诊断,肝切除术后不良结局的有力预测工具

2025-03-13 shaosai MedSci原创 发表于陕西省

近年来,深度学习算法在器官分割方面的进展使得能够自动测量脾脏体积,并且脾肿大的诊断已发展为基于考虑年龄、性别和身体大小等因素的个性化参考区间。

对于肝功能良好的极早期或早期 HCC 患者,肝切除术是一线的治愈性治疗选择。临床上显著的门静脉高压(CSPH)是肝切除术后不良结局的已知危险因素,包括术后肝功能衰竭(PHLF)、肝失代偿和死亡等。因此,治疗指南建议在评估 HCC 患者的手术可行性时考虑 CSPH 情况。

肝静脉压力梯度(HVPG)测量是诊断 CSPH 的金标准,但它具有侵入性,不适合用于常规术前评估。替代方法包括通过瞬时弹性成像测量肝脏硬度,或者采用内镜检测到的胃食管静脉曲张(GEV)或脾肿大(轴向直径 > 12 cm)结合血小板计数低于 100,000/mm³ 的传统标准。然而,这些方法需要额外的诊断程序,且瞬时弹性成像有大约 15% 不可忽视的失败率。

CT 是 HCC 诊断和分期的常规术前检查。除了提供 HCC 的详细信息外,CT 扫描还可以显示门静脉高压的指标,如脾肿大、GEV、自发性门体分流(SPSS)和腹水等。近年来,深度学习算法在器官分割方面的进展使得能够自动测量脾脏体积,并且脾肿大的诊断已发展为基于考虑年龄、性别和身体大小等因素的个性化参考区间。在此基础上,近期一项研究提出了基于 CT 的可靠诊断 CSPH 的标准,利用脾肿大的个性化体积阈值以及其他 CT 确定的特征。这些标准在诊断 CSPH 时显示出高特异性(94.4% - 97.6%)和中等敏感性(86.4% - 87.3%),可能有助于评估适合肝切除术的 HCC 患者的手术风险。然而,基于 CT 诊断的 CSPH 在预测肝切除术后不良结局方面的作用尚未得到评估。


最近,发表在European Radiology 上的一篇文章评估了基于 CT 诊断的 CSPH 对肝细胞癌(HCC)肝切除术后预后的影响。

这是一项回顾性单中心研究,纳入了 2017 年 1 月至 2018 年 12 月期间因极早期或早期 HCC 接受肝切除术的晚期慢性肝病(ACLD)患者。使用基于 CT 的标准评估 CSPH,包括通过基于深度学习的脾脏体积测量(采用个性化参考阈值)确定的脾肿大,以及胃食管静脉曲张(GEV)、自发性门体分流或腹水的存在情况。采用逻辑回归和竞争风险分析来确定与严重肝切除术后肝功能衰竭(PHLF)、肝失代偿以及肝相关死亡或移植相关的因素。使用基于 CT 的 CSPH 标准和传统 CSPH 标准(内镜下 GEV 或脾肿大伴血小板减少症)比较现有 PHLF 预测模型的性能。

研究共纳入 593 例患者(460 例男性;平均年龄 57.9 ± 9.3 岁),其中 41 例(6.9%)发生了严重 PHLF。中位随访期为 62 个月。基于 CT 诊断的 CSPH 可独立预测严重 PHLF(优势比 [OR] 7.672 [95% 置信区间(CI)3.209 - 18.346])、肝失代偿(次分布风险比 [sHR] 4.518 [1.868 - 10.929])以及肝相关死亡或移植(sHR 2.756 [1.315 - 5.773])。当将基于 CT 的 CSPH 纳入现有模型时,在预测严重 PHLF 方面,其表现优于传统 CSPH(欧洲肝脏研究协会 [EASL] 算法的曲线下面积 [AUC] 为 0.724 vs. 0.694,p = 0.036;Wang 模型的 AUC 为 0.854 vs. 0.830,p = 0.011)。 


表 肝切除术后肝失代偿的竞争风险分析

本项研究表明,基于 CT 诊断的 CSPH 是 ACLD 的 HCC 患者肝切除术后不良结局的有力预测因素,为手术风险评估提供了一种非侵入性工具。

原文出处:

Subin Heo,Boryeong Jeong,Seung Soo Lee,et al.CT-based detection of clinically significant portal hypertension predicts post-hepatectomy outcomes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DOI:10.1007/s00330-025-11411-9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55926, encodeId=3e0f225592624,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735a81364b7'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肝细胞癌#</a> <a href='/topic/show?id=d0949e1140a'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门脉高压#</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26,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81364, encryptionId=735a81364b7, topicName=肝细胞癌), TopicDto(id=97114, encryptionId=d0949e1140a, topicName=门脉高压)],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Thu Mar 13 17:01:19 CST 2025, time=2025-03-13, status=1, ipAttribution=陕西省)]
    2025-03-13 梅斯管理员 来自陕西省

相关资讯

读书报告 | 癌周围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的交叉呈递削弱肝细胞癌的免疫治疗效果

肝细胞癌 (HCC) 通常在炎症性肝脏中发展,因此肿瘤部位的炎症环境可显著影响恶性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和治疗效果。

European Radiology:肝细胞癌免疫治疗后的肿瘤反应评估

肿瘤反应评估指标的多样性提供了多种可能性,这些指标需要根据免疫治疗及其独特的肿瘤反应表现进行调整,并在真实世界的临床环境中得到验证。

学术前沿|Hepatology:首次建立多灶肝细胞癌单细胞组学图谱

该研究利用外显子组和单细胞转录组等手段解析了mHCC不同亚型的肿瘤异质性及肿瘤微环境(TMEs)异质性,绘制了mHCC的单细胞组学图谱,并表征了IM和MO中不同的肿瘤微环境。

Cancer Res: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梅一德/王芳发现促进肝细胞癌脂肪生成的调控新机制

该研究鉴定了circEPB41(2)作为一种代谢调控的环状RNA,它在肝细胞癌(HCC)中介导脂质代谢。

指南推荐|2024年欧洲肝病学会临床实践指南:肝细胞癌管理

肝细胞癌(HCC)约占原发性肝癌的90%,构成全球重大公共卫生挑战。

Acad Radiol:MAFLD/MASLD显著增加肝癌发生风险,但对肝癌术后预后无显著影响

MAFLD/MASLD不仅显著提高了慢乙肝患者的肝细胞癌发生风险,而且在普通人群中也有类似的影响。虽然MAFLD/MASLD对肝细胞癌术后生存期并无显著影响

特别关注|中药调控免疫细胞的抗肝细胞癌作用

本文就免疫细胞通过免疫抑制途径参与HCC进展的机制以及中药的调控作用进行系统综述,以期为中医药治疗HCC提供理论依据与参考。

陈敏山教授:HCC辅助治疗的未来,路在何方?

近日,发表于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的一篇述评文章,探讨了过去十年辅助治疗研究阴性结果的潜在原因、启示,以及对HCC辅助治疗的展望。

精准放疗在HCC中的应用和最新进展

为肝癌治疗提供了新的机遇。为此,肝癌在线邀您共享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王维虎教授关于3D-CRT、IMRT、SBRT在HCC中的应用和最新进展,希望给大家的临床实践带来启迪。

Gut:夏丽敏教授团队揭示肝脏免疫微环境失衡驱动肝癌恶性进展的全新机制

该研究表明肝癌细胞中的ETV5通过促进肝癌细胞分泌S100A9,大量募集MDSC到肿瘤微环境,并诱导其分化为S100A9+MDSC并增强其免疫抑制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