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Commun:四川大学刘磊等团队合作研究局部晚期口腔鳞状细胞癌新辅助免疫化疗的疗效、安全性和单细胞分析

昨天 iNature iNature 发表于陕西省

这项单臂II期试验(ChiCTR2200066119)在LA-OSCC患者中测试了2个周期的NAIC与卡瑞利珠单抗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和顺铂。

新辅助免疫化疗(NAIC)治疗局部晚期口腔鳞状细胞癌(LA-OSCC)的临床活性仍不确定。

2025年4月28日,四川大学刘磊、Li Yi、李春杰通讯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上在线发表题为“Efficacy, safety and single-cell analysis of neoadjuvant immunochemotherapy in locally advanced 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 phase II trial”的研究论文。这项单臂II期试验(ChiCTR2200066119)在LA-OSCC患者中测试了2个周期的NAIC与卡瑞利珠单抗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和顺铂。

对于主要终点,主要病理反应(MPR)率为69.0%(95%置信区间(CI):49.2%-84.7%)。治疗耐受性良好,在新辅助治疗期间只有2例患者(6.45%)发生3级或4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对于次要终点,病理完全缓解率为41.4%(95%CI:23.5%-61.1%),客观缓解率为82.8%(24/29,95%CI:64.2%-94.2%)。18个月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概率分别为96.77%(95%CI:79.23%-99.54%)和85.71%(95%CI:53.95%-96.22%)。探索性分析显示,MPR患者在NAIC后表现出更高的基线CD4_Tfh_CXCL13细胞密度,并且三级淋巴结构的密度增加。基线CD4_Tfh_CXCL13细胞可能是疗效的潜在预测生物标志物。CD4_Tfh_CXCL13细胞上的CXCL13和B细胞上的CXCR5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在治疗反应中发挥作用。这些发现表明NAIC作为LA-OSCC的有前途的治疗方法的潜力,并为反应性生物标志物提供了初步见解。

图片

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是非鼻咽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最常见和最具挑战性的亚型。大约60%的OSCC患者在局部晚期被诊断为。目前可切除局部晚期OSCC(LA-OSCC)的标准治疗包括根治性手术切除后放疗或基于顺铂的同步放化疗。尽管如此,5年总生存率仍低于50%。此外,迄今为止的III期试验未能证明新辅助化疗对LA-OSCC的生存益处。这些都强调了对新治疗策略的迫切需求。

KEYNOTE048试验已确定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单独使用或与化疗联合使用,作为不可切除的复发/转移性HNSCC的一线治疗。这促使进一步研究可切除HNSCC的此类策略,包括LA-OSCC。正在进行的KEYNOTE689试验正在评估局部晚期HNSCC的2个周期新辅助单药ICIs,最终结果待定。然而,在LA-OSCC中,新辅助单ICI治疗显示主要病理反应(MPR)率仅为7.1%。

最近的I/II期试验显示,基于ICIs的联合疗法在局部晚期HNSCC(包括LA-OSCC)中具有潜在的生存获益,例如双重ICI、ICI加靶向治疗联合或不联合化疗、ICIs加放疗联合或不联合化疗,以及ICIs联合化疗。其中,新辅助免疫化疗(NAIC)显示出极好的病理反应。临床前研究表明,在ICI中加入化疗可以增强抗肿瘤反应。NAIC已被确定为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的标准治疗方法30.然而,很少有临床试验专门在LA-OSCC患者中研究NAIC。

为了解决这一差距,研究进行了一项单臂II期试验,以评估NAIC在2个周期的卡瑞利珠单抗加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和顺铂治疗可切除LA-OSCC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还探讨了LA-OSCC中NAIC反应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和潜在机制。

图片

图1研究设计(摘自Nature Communications)

参考消息: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5-59004-w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63757, encodeId=4b132263e57bc,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af3d38348b5'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口腔鳞状细胞癌#</a> <a href='/topic/show?id=bd8b108836e9'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新辅助免疫化疗#</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4,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38348, encryptionId=af3d38348b5, topicName=口腔鳞状细胞癌), TopicDto(id=108836, encryptionId=bd8b108836e9, topicName=新辅助免疫化疗)],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Tue May 06 22:08:41 CST 2025, time=2025-05-06, status=1, ipAttribution=陕西省)]

相关资讯

Cureus:定量检测CD44、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 -钙粘蛋白和Vimentin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作为疾病进展和生存的指标

本研究旨在确定是否可以建立CD44、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E-cadherin和vimentin的可量化参数,以及这些值是否可以作为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随访时疾病进展的指标。

Front Oral Health:探索唾液乳酸脱氢酶(sLDH)在口腔癌症早期诊断中的潜力

尽管OSCC和OPMD患者的sLDH值高于CG,但结果不支持将sLDH作为恶性肿瘤的可靠预后生物标志物。

NOL8对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的影响

NOL8对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的影响。

European Radiology:双源双能量CT在诊断口腔鳞状细胞癌颈部淋巴结转移方面的价值

双能量CT(DECT)不仅能提供与单能量CT相似的图像,还能用于进行物质分解,实现分子分析及定量评估。

Cancer Res:南京医科大学刘来奎等团队研究表明DAZAP1相分离调控线粒体代谢促进口腔鳞状细胞癌侵袭转移

该研究鉴定了一种RNA结合蛋白——DAZ相关蛋白1(DAZAP1),作为一个肿瘤促进因子,在OSCC进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J Adv Res:黄芩苷通过减少口腔鳞状细胞癌微环境中乳酸的积累而减弱其免疫逃逸

该研究黄芩苷是否抑制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酸性微环境并减弱免疫逃逸。

Cancer Res:南京医科大学江宏兵团队发现口腔鳞状细胞癌血管生成和转移的调控新机制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环状RNA ( circRNAs )通过其转录和转录后调控活性在淋巴管生成、转移和相关致癌过程中发挥作用,但circRNAs在OSCC中的生理功能尚未完全确立。

ARB不仅降压,还能提高口腔鳞状细胞癌生存期?!

接受ARB治疗至少180天的患者表现出更好的OS。此外,在可手术的III、IVa和IVb期OSCC患者中,使用ARB与更明显的生存获益有关。

【综述】| 单细胞测序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研究中的价值

本综述介绍SCS技术的发展现状,并回顾和讨论该技术在OSCC领域中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

Small:香港中文大学唐本忠等团队制备多功能AIE光热治疗剂增强口腔鳞状细胞癌光免疫和αPD-L1免疫治疗效果

该研究报道了“一体化”光疗纳米颗粒(TSDNPs),能够平衡活性氧并进行光热转换,联合光免疫疗法和ICB免疫疗法治疗O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