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HO】西达本胺联合儿童样化疗治疗新诊断成人ETP-ALL/LBL的2期研究

2024-11-11 聊聊血液 聊聊血液 发表于上海

南方医科大学开展研究,新诊断 ETP-ALL/LBL 患者用儿童样化疗联合西达本胺治疗,结果显示高 CRc 和 MRD 阴性率及良好生存结局,不良事件可控。

ETP-ALL/LBL

早期T前体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ETP-ALL/LBL)是T-ALL/LBL的一种独特亚型,其特点是对初始化疗反应差、复发率高、预后差。目前ETP-ALL/LBL的治疗方案有限,也没有相关临床试验。因此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血液科开展了一项单臂、单中心、2期研究(NCT03553238),纳入新诊断ETPALL/ LBL(14-55岁)患者给予儿童样化疗联合加西达本胺(tucidinostat)。作为首个完成的ETP-ALL/LBL临床试验,其结果近日发表于《Journal of Hematology & Oncology》,通讯作者为周红升教授。

图片

研究设计&结果

该研究纳入14-55岁新诊断ETP-ALL/LBL患者,接受儿科样化疗联合西达本胺10mg每日口服一次,从诱导到巩固治疗,化疗部分如下表所示;如果有合适供者,所有患者都考虑在1个周期的巩固治疗(模块1-3)后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如果患者接受巩固模块1-3并进行移植,则接受9周的西达本胺;如果患者接受巩固模块1-9而不进行移植,则接受27周的西达本胺。主要终点为3年无事件生存期(EFS),次要终点包括总生存期(OS)、无复发生存期(RFS)、完全缓解率和不良事件。

图片

研究共纳入54例新诊断ETP-ALL/LBL患者。诱导治疗后的复合完全缓解(CRc,完全缓解[CR] +完全缓解伴血细胞不完全恢复[CRi])率和MRD阴性率分别为91%(49/54)和65%(35/54)巩固治疗后MRD阴性率为87%(47/54)。中位随访39.3个月,3年EFS率为67.7%,3年OS率为71.5%,3年RFS率为67.5%;且不同年龄组的结局无差异。累积复发率为14.3%,非复发死亡率为12.5%。MRD阴性患者的生存率高于阳性患者。50例患者中35例(70%)接受了allo-HSCT,剩下30%的患者继续巩固治疗,两组的3年OS、EFS和累积复发率无显著差异,但移植组的3年非复发死亡率更高。

图片

西达本胺联合儿童样化疗总体耐受性良好,相关不良事件可控。最常见的3-4级不良事件包括中性粒细胞减少(94%)、贫血(85%)、血小板减少(76%)和感染(57%)。2例(4%)患者发生致死性感染相关不良事件(败血症[n=1],肺炎[n=1])。与其他HDAC抑制剂相比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与单独使用儿童样方案相比,3-4级骨髓抑制、丙氨酸转氨酶水平和胃肠道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没有增加。

图片

总结

对于新诊断ETP-ALL/LBL,西达本胺联合儿童样方案是一种有效且耐受性良好的方案,具有高CRc和MRD阴性率,以及令人鼓舞的生存结局。

参考文献

Lin, J., Huang, Z., Cai, Z. et al. Tucidinostat plus pediatric-inspired chemotherapy for newly diagnosed adult ETP-ALL/LBL: a single-arm, phase 2 trial. J Hematol Oncol 17, 101 (2024). https://doi.org/10.1186/s13045-024-01624-8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36297, encodeId=fd83223629ee4,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634d90542d9'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西达本胺#</a> <a href='/topic/show?id=dd171211e21e'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ETP-ALL/LBL#</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44,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21172, encryptionId=dd171211e21e, topicName=ETP-ALL/LBL), TopicDto(id=90542, encryptionId=634d90542d9, topicName=西达本胺)],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Mon Nov 11 10:19:18 CST 2024, time=2024-11-11,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相关资讯

张清媛教授专访:从淋巴瘤到乳腺癌,HDAC抑制剂西达本胺在实体肿瘤迎来突破

西达本胺是第一个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表观遗传调控药物,5年前获批治疗淋巴瘤,曾引起业界轰动。而基于ACE研究,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再次批准西达本胺联合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晚期乳腺癌,2020

Cell Death Dis:西达本胺通过表观遗传修饰抑制细胞自噬发挥抗骨髓瘤活性

细胞自噬过程会导致异常的细胞质组分出现自噬小体依赖性的溶酶体降解反应,其涉及了一系列以如LC3B1-3在内的自噬相关(ATG)蛋白为核心组成的细胞膜动态重塑过程。

临床试验:西达本胺联合 CHOP可提高新诊断的血管免疫母细胞T 细胞淋巴瘤患者的生存率

本研究的目的是比较西达本胺联合CHOP方案与单独使用CHOP方案在新诊断的AITL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此外,本研究旨在评估移植对AITL的影响。

王晓稼教授:可及性更高,西达本胺为乳腺癌患者带来更多治疗选择

2020年4月10日,2020版《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通过“云端”远程视频会议的全新方式重磅发布。在本次更新中,基于ACE研究在内分泌耐药乳腺癌表观遗传

【Chin Med J】西达本胺联合PCT治疗复发难治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II期研究结果

近日发表一项单臂 II 期研究,探索了西达本胺联合泼尼松、环磷酰胺和沙利度胺的全口服方案对因多种原因无法耐受标准化疗的 R/R PTCL 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

读书报告 | PD1抗体联合HADC抑制剂和VEGF抑制剂治疗pMMR/MSS晚期结直肠癌的II期临床研究

PD-1抗体信迪利单抗与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西达本胺联合贝伐珠单抗后线治疗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MSS/pMMR 结直肠癌患者优于双药疗法,三药疗法可能是MSS/pMMR晚期结直肠癌的治疗新选择

STTT:信迪利单抗+西达本胺治疗复发/难治ENKTL的I/II期SCENT研究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黄慧强教授牵头一项1b/2期研究,评估了信迪利单抗联合西达本胺治疗38例RR-ENKTL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探索性进行了生物标志物分析。

Chin Med J:西达本胺-BEAC预处理ASCT治疗高危NHL的II期研究结果

ASCT 前 Chi-BEAC 预处理方案对于高危或复发 NHL 患者耐受良好且有效,因此在 ASCT 预处理方案中加入 HDACi 可能是一种重要的治疗选择,特别是对于 T 细胞淋巴瘤患者。

王树森教授:西达本胺为HR+/HER2-乳腺癌带来治疗革新,中国原创新药助力乳腺癌长期生存

最新公布的2020版《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基于ACE研究在内分泌耐药乳腺癌表观遗传调控治疗方面的重大进展,将西达本胺联合方案列为TAM治疗失败以及非甾体类AI治疗失败患者的Ⅰ级

Int Immunopharmacol:LBCL CAR-T后西达本胺和PD1维持治疗可改善预后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学者开展一项回顾性研究,在对CAR-T高风险治疗失败的难治性/复发性侵袭性LBCL患者中,评估了西达本胺联合PD-1抑制剂增强CAR19/22 T疗效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