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研究|慢性HBV感染自然史不同阶段的HBV RNA水平特征及其与HBV DNA、HBsAg的相关性分析

2025-05-29 临床肝胆病杂志 临床肝胆病杂志 发表于上海

本研究依据2022年版指南,对306例未经抗病毒治疗的慢性HBV感染者在不同自然史阶段的HBV RNA水平进行分析,明确其特点及其与血清HBV DNA、HBsAg的相关性。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指南”)将慢性HBV感染自然史仍分为4期,但分期名称及具体标准较2019年版以及美国、欧洲、亚太肝病学会的相关指南有所调整,具体分为:HBeAg阳性慢性HBV感染(免疫耐受期)、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免疫清除期)、HBeAg阴性慢性HBV感染(免疫控制期)及HBeAg阴性CHB(再活动期)。在HBV感染者中,存在ALT和HBV DNA水平不符合以上4期分类标准的慢性HBV感染灰区(GZ),也被称为不确定期。血清HBV RNA作为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的直接转录产物,其本质为核衣壳内逆转录的前基因组RNA(pgRNA),可作为反映肝内cccDNA数量、遗传组成及其转录活性的新型HBV标志物,在判断慢性HBV感染自然史方面具有重要临床价值。然而,目前尚缺乏基于2022年版指南标准,针对慢性HBV感染自然史不同阶段HBV RNA水平分布状况的研究。本研究依据2022年版指南,对306例未经抗病毒治疗的慢性HBV感染者在不同自然史阶段的HBV RNA水平进行分析,明确其特点及其与血清HBV DNA、HBsAg的相关性。 

1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选取2023年1月—2024年6月于本院感染性疾病/肝病科就诊的慢性HBV感染者,根据2022年版指南诊断标准,纳入以下分期患者:HBeAg阳性慢性HBV感染者、HBeAg阳性CHB患者、HBeAg阴性慢性HBV感染者、HBeAg阴性CHB患者,以及HBeAg阳性慢性HBV感染不确定期和HBeAg阴性慢性HBV感染不确定期的患者。HBeAg阳性慢性HBV感染不确定期定义为:HBV DNA≤2×107 IU/mL且ALT水平正常的HBeAg阳性感染者;HBeAg阴性慢性HBV感染不确定期定义为:HBV DNA为阳性且ALT水平正常的HBeAg阴性感染者。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HBsAg阳性≥6个月、未接受抗病毒治疗且年龄在18~70岁的慢性HBV感染者。排除标准:合并HAV、HCV、HEV或HIV感染者;合并遗传代谢性肝病、药物性肝损伤、自身免疫性肝病、酒精性肝病等其他肝脏疾病患者;合并HBV相关肝癌及其他器官肿瘤患者。 

1.3   研究方法

1.3.1   资料收集

收集所有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以及HBV血清学标志物、高敏HBV DNA定量、高敏HBV RNA、肝生化学、血常规、影像学等检查指标数据。 

1.3.2   肝功能和HBV病毒学指标检测

采用常规生化分析仪检测肝功能,ALT正常值上限设定为40 U/L。采用RNA实时荧光恒温扩增检测技术(上海仁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对血清高敏HBV RNA进行定量检测,定量值下限(LLQ)为<100 copies/mL。采用罗氏公司(瑞士巴塞尔)COBAS TaqMan系统实时聚合酶链反应技术(Roche,瑞士)对高敏HBV DNA进行定量检测,LLQ为<20 IU/mL。采用i2000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Abbott,美国)和Abbott试剂对HBsAg和HBeAg等HBV血清学标志物进行定量检测。 

2结果

2.1   一般资料和血清HBV RNA水平的比较

共纳入HBV感染者306例,其中HBeAg阳性慢性HBV感染者29例,HBeAg阳性CHB患者107例,HBeAg阴性慢性HBV感染者18例,HBeAg阴性CHB患者60例;此外,HBeAg阳性和阴性慢性HBV感染的不确定期患者分别为7例和85例。 

HBV RNA中位值在HBeAg阳性慢性HBV感染者中最高,在HBeAg阴性慢性HBV感染者中最低。Kruskal-Wallis H检验结果显示,6组间血清HBV RNA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830.770,P<0.001)(表1)。进一步分析表明,HBeAg阳性的慢性HBV感染组与CHB组HBV RNA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107),但与HBeAg阴性慢性HBV感染和CHB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此外,HBeAg阳性的慢性HBV感染者与不确定期感染者HBV RNA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711,P<0.001),HBeAg阴性的慢性HBV感染者与不确定期感染者HBV RNA水平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Z=-2.436,P=0.014)(图1)。

表1.png

图1.jpg

注: IT(e+),HBeAg阳性慢性HBV感染;IA(e+),HBeAg阳性CHB;IC(e-),HBeAg阴性慢性HBV感染;IA(e-),HBeAg阴性CHB;GZ-A,HBeAg阳性慢性HBV感染不确定期;GZ-B,HBeAg阴性慢性HBV感染不确定期。

图1  不同阶段患者血清HBV RNA水平比较

2.2   血清HBV RNA与HBV DNA、HBsAg相关性分析

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所有HBV感染者中,HBV RNA水平与HBV DNA水平强相关(r=0.92,P<0.001),与HBsAg中度相关(r=0.67,P<0.001)(图2a、b)。亚组分析显示,HBeAg阳性者中,HBV RNA水平与HBV DNA水平(r=0.68,P<0.001)及HBsAg水平(r=0.61,P<0.001)中度相关(图2c、d);HBeAg阴性者中,HBV RNA水平与HBV DNA水平强相关(r=0.84,P<0.001),与HBsAg弱相关(r=0.31,P<0.001)(图2e、f)。

图2.jpg

注: a、b,所有慢性HBV感染者;c、d,HBeAg阳性者;e、f,HBeAg阴性者。

图2  纳入患者血清HBV RNA与HBV DNA、HBsAg的相关性分析

2.3   不同ALT水平的HBeAg阳性慢性HBV感染者血清HBV RNA水平分层比较

在HBeAg阳性慢性HBV感染者(ALT水平正常,即<40 U/L)中,将ALT≤30 U/L的男性和ALT≤19 U/L的女性患者分为A组(n=16),ALT>30 U/L的男性及ALT>19 U/L的女性患者分为B组(n=13)。A、B组及HBeAg阳性CHB患者的血清HBV RNA水平分别为7.8(7.6~8.0)、7.6(7.4~8.0)和7.4(6.4~7.9)log10 copies/mL,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两比较结果显示,A组HBV RNA水平明显高于B组(P<0.001)及HBeAg阳性CHB组(P=0.001),B组与HBeAg阳性CHB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图3)。

图3.jpg

图3  不同ALT水平的HBeAg阳性慢性HBV感染者及HBeAg阳性CHB患者血清HBV RNA水平比较

3讨论

慢性HBV感染自然史的划分主要依据病毒学、生物化学及组织学特征进行综合评估。美国肝病学会(AASLD)指南中4个时期对应的HBV DNA水平分别为>106 IU/mL、>2×104 IU/mL、<2×103 IU/mL和>2×103 IU/mL,而2022年版指南中4个时期对应的HBV DNA水平分别为>2×107 IU/mL、阳性、阴性和阳性。目前,关于慢性HBV感染不同自然史分期HBV RNA状况的研究多参照美国肝病学会指南的分期标准,尚未有基于我国指南标准对慢性HBV感染自然史分期HBV RNA状况的分析。 

一项针对1 409例未经治疗的北美慢性HBV感染者的研究,根据HBeAg状态、HBV DNA和ALT水平进行自然史分期,并检测各分期的HBV RNA水平。该研究将HBV DNA≥105 IU/mL且ALT水平正常的HBeAg阳性感染者纳入HBeAg阳性慢性HBV感染,将HBV DNA≥105 IU/mL且ALT水平升高的HBeAg阳性感染者纳入HBeAg阳性CHB,将HBV DNA≤104 IU/mL且ALT水平正常的HBeAg阴性感染者纳入HBeAg阴性慢性HBV感染;而将HBV DNA>104 IU/mL且ALT水平升高的HBeAg阴性感染者纳入HBeAg阴性CHB。此外,将HBV DNA<105 IU/mL的HBeAg阳性HBV感染者定义为HBeAg阳性不确定期[indeterminant HBeAg positive,IND(e+)],将HBV DNA>104 IU/mL且ALT水平正常的HBeAg阴性感染者定义为高HBV DNA水平HBeAg阴性不确定期[indeterminant HBV DNA high HBeAg negative,IND(e-)DNA‐H]。血清HBV RNA水平在HBeAg阳性慢性HBV感染[7.3(6.2~7.6) log10 U/mL]、HBeAg阳性CHB[7.1(6.3~7.7) log10 U/mL]、HBeAg阴性CHB[3.6(3.0~4.7) log10 U/mL]及HBeAg阴性慢性HBV感染者[1.3(0.2~1.9) log10 U/mL]中依次下降;IND(e+)感染者的血清HBV RNA水平[3.1(2.0~3.7) log10 U/mL]低于HBeAg阳性慢性HBV感染者和HBeAg阳性CHB患者;IND(e-)DNA‐H感染者的HBV RNA水平[2.9(2.3~3.4) log10 U/mL]介于HBeAg阴性慢性HBV感染者与HBeAg阴性CHB患者之间。本研究亦得出一致的结论,各分期所对应的血清HBV RNA水平分别为7.5(7.4~7.9) log10 copies/mL、7.4(6.4~7.9) log10 copies/mL、4.5(3.0~5.7) log10 copies/mL和1.0(1.0~2.0) log10 copies/mL,且HBeAg阳性慢性HBV感染不确定期感染者的血清HBV RNA水平[3.9(3.7~5.7) log10 copies/mL]低于HBeAg阳性慢性HBV感染者和HBeAg阳性CHB患者;HBeAg阴性慢性HBV感染不确定期感染者的HBV RNA水平[2.0(1.0~3.0) log10 copies/mL]介于HBeAg阴性慢性HBV感染者与HBeAg阴性CHB患者之间。血清HBV RNA联合其他病毒学标志物对慢性HBV感染自然史的研究具有一定价值,但其是否能作为自然史分期的指标仍需进一步探讨。 

本研究发现,在所纳入HBV感染者中,血清HBV RNA与HBV DNA呈强相关性(r=0.92,P<0.001),与HBsAg呈中度相关(r=0.67,P<0.001);在HBeAg阳性或阴性者中HBV RNA与HBV DNA呈中度或强相关(HBeAg阳性:r=0.68,P<0.001;HBeAg阴性:r=0.84,P<0.001);在HBeAg阳性者中,血清HBV RNA与HBsAg呈中度相关(r=0.61,P<0.001),而HBeAg阴性者的HBV RNA与HBsAg相关性较弱(r=0.31,P<0.001)。血清中的HBsAg可来源于cccDNA或整合的HBV DNA。HBeAg阳性者的HBsAg主要来源于cccDNA,而HBeAg阴性感染者的HBsAg主要来源于整合的HBV DNA。一项针对366例未经治疗的HBeAg阳性感染者的研究发现,血清HBV RNA水平与HBV DNA密切相关(r=0.72,P<0.001),与HBsAg呈中度相关(r=0.54,P<0.001);在122例HBeAg阴性者中,血清HBV RNA水平与HBV DNA也密切相关(r=0.78,P<0.001),但与HBsAg的相关性较弱(r=0.19,P=0.04)。近期一项研究对122例未经治疗的CHB患者进行了血清HBV RNA检测,并比较了肝组织学HBV复制指标与血清HBV RNA水平的相关性,结果显示,HBeAg阳性患者的血清HBV RNA水平与肝内及血清病毒标志物(前基因组RNA、cccDNA、HBV DNA及HBsAg)均呈正相关;而在HBeAg阴性患者中,血清HBV RNA与肝组织前基因组RNA(r=0.77,P<0.001)、cccDNA转录活性(r=0.78,P<0.000 1)及血清HBV DNA(r=0.81,P<0.000 1)相关性较强,但与HBsAg水平无显著相关性。外周血HBsAg可来源于宿主基因组中整合的病毒序列,这一来源削弱了其在预测cccDNA水平和转录活性方面的临床价值。 

本研究根据相关文献,将血清ALT水平的正常值上限定为40 U/L。ALT水平高于正常值上限或肝活检表现为显著炎症是慢性HBV感染者进行抗病毒治疗的重要指征。然而,既往研究显示,ALT水平正常的HBV感染者存在中度肝纤维化(占比23.2%),存在显著肝脏炎症(占比20.8%)。因此,即使ALT处于正常水平,慢性HBV感染者仍可能存在肝损伤。2002年,有学者提出更新后的ALT上限(男性为30 U/L,女性为19 U/L)在识别肝脏炎症方面具有更高的敏感性,更易于发现轻度脏组织学病变的患者。2006年,美国肝病专家建议将ALT水平正常值上限调整为30 U/L(男性)和19 U/L(女性)。本研究根据ALT水平,对HBeAg阳性慢性HBV感染者(ALT<40 U/L)进一步划分,结果显示,ALT>30 U/L的男性及ALT>19 U/L的女性感染者的血清HBV RNA水平显著低于ALT≤30 U/L的男性及ALT≤19 U/L的女性感染者。此外,ALT水平处于正常高值的HBeAg阳性慢性HBV感染者的血清HBV RNA水平与HBeAg阳性CHB患者相似,提示二者的自然史更为接近。这一结果与目前CHB相关指南或共识中建议对该类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的推荐意见一致。 

综上所述,本研究依据2022年版指南,对慢性HBV感染自然史不同阶段未经抗病毒治疗感染者的血清HBV RNA水平进行分析,结果显示,HBV RNA水平在未经抗病毒治疗的慢性HBV感染自然史不同阶段存在显著差异。血清HBV RNA与HBV DNA呈强相关性,而与HBeAg阳性或阴性者的HBsAg水平分别呈中度或弱相关性。在HBeAg阳性慢性HBV感染(免疫耐受期)中,ALT>30 U/L的男性及ALT>19 U/L的女性感染者的血清HBV RNA水平处于免疫耐受期和免疫清除期的过渡阶段,这一发现在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应予以充分重视。 

全文下载

https://www.lcgdbzz.org/cn/article/doi/10.12449/JCp50407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67184, encodeId=811e226e18412,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3d745346316'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慢性乙型肝炎#</a> <a href='/topic/show?id=9fe212e39827'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HBV RNA水平#</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26,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27398, encryptionId=9fe212e39827, topicName=HBV RNA水平), TopicDto(id=53463, encryptionId=3d745346316, topicName=慢性乙型肝炎)],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Thu May 29 14:42:17 CST 2025, time=2025-05-29,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2025-05-29 梅斯管理员 来自上海

相关资讯

特别关注|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评估在慢性乙型肝炎患中的应用

本文将综述HRQoL在CHB患者中的应用及进展,以促进CHB患者的全程管理,进一步提升患者的诊疗质量和预后。

专家论坛|高志良:慢性乙型肝炎功能性治愈离完全治愈还有多远?

本文针对慢性乙型肝炎功能性治愈的最新定义、血清HBsAg清除后的肝内病毒学标志物特征、血清HBsAg高敏检测意义及低水平HBsAg是否需要治疗等问题等进行阐述。

HBsAg清除≠肝癌免疫?庄辉院士深度解析背后原因

近日,北京大学医学部庄辉院士分享了《慢性乙肝患者HBsAg清除后HCC监测》的精彩报告。肝胆相照平台特将精华部分整理成文,以飨读者 。

【专家来稿】吴超/刘勇/张全教授团队机制探索:HBsAg低水平的初治HBeAg阳性慢乙肝患者疾病进展风险可能更高

慢性乙型肝炎危害大,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团队研究发现,初治 HBeAg 阳性、HBsAg 低水平慢乙肝患者有独特病毒学和免疫学特征,preS2 缺失突变影响疾病进展,为精准治疗提供依据。

专家论坛|贾继东:中国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进展与挑战

本文简要综述我国在乙型肝炎防治进展、挑战及亟需进一步加强的措施。

关键突破 | 乙肝新药临床试验,这几点值得深思!

本文围绕乙肝新药临床试验展开,阐述主要治疗终点为功能性治愈的原因,介绍主要评价指标,分析新药临床试验结果,提出改进临床试验设计的策略,以推动乙肝新药研发。

述评|庄辉院士:慢性乙型肝炎功能性治愈不是梦

抑制HBV复制、降低病毒抗原,以及提高HBV感染免疫应答药物的联合应用,可能是慢性乙型肝炎功能性治愈的理想治疗策略。但确定最佳的联合、用药时间、用药顺序和治疗期限等尚需进一步研究。

乙肝治疗“未来已来”? “Treat All”的时代机遇与挑战!

肝胆相照平台有幸邀请到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窦晓光教授,就慢性HBV感染人群抗病毒治疗的适应证进行分享,现整理如下。

APASL2025丨容愈项目3年阶段性数据: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治疗非活动性慢性乙型肝炎的48周HBsAg清除率超50%

APASL2025大会公布“容愈项目”3年数据,基于PegIFNα-2b治疗非活动性慢性乙肝患者,48周时累积HBsAg清除率53%,证实该策略利于追求临床治愈。

特别关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低病毒血症临床治疗的挑战与策略

本文旨在综述LLV的诊断、影响因素、临床意义及治疗策略,以期为临床工作中CHB的管理带来新思路,提高治疗的精确性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