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子刊:中国学者揭示症状发作后 72 小时内轻度卒中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最佳持续时间: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

2024-09-27 MedSci原创 MedSci原创 发表于上海

在 72 小时内,短持续时间 (10-21 天) 的 DAPT 优于轻微中风的 SAPT,可减少 90 天的复合血管事件,而不会增加出血风险。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 和轻度卒中占缺血性卒中的65%,并且都容易早期复发。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卒中协会 (AHA/ASA) 建议,对于急性轻度卒中(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NIHSS) 评分 ≤3)或症状发作后 12 或 24 小时内开始的高危 TIA 患者,应进行双联抗血小板治疗 (DAPT)。尽管存在潜在的溢出效应,但症状出现后 72 小时内轻度卒中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最佳持续时间仍不确定。

为此,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的牛小媛团队开展了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在急性非心源性轻度缺血性卒中(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NIHSS) 评分 ≤5) 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是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涉及症状出现后 72 小时内的轻度缺血性卒中患者。DAPT 组进一步分为三个亚组:持续时间较短 (<10 days), short duration (10–21 days) and long duration (>21 天)。主要疗效和安全性结局是 90 天内的复合血管事件和严重出血。相关结果发表于近期BMJ杂志子刊Stroke and Vascular Neurology 杂志上。

结果显示,在 3061 名符合条件的患者 (年龄 61.7±12.0 岁,73.3% 为男性,中位 (IQR) NIHSS 评分,2 (1-3)),2977 名 (97.4%) 完成了随访。2 次抗血小板治疗 (DAPT) 和单次抗血小板治疗 (SAPT) 分别在 61.0% 和 39.0% 的患者中进行。其中,305 例患者 (16.8%) 接受较短疗程的 DAPT,937 例患者 (51.7%) 接受短期治疗,572 例患者 (31.5%) 接受长疗程。在倾向加权 Cox 比例风险回归分析中,与 SAPT 组相比,短期组使用 DAPT 与主要血管事件结局风险降低相关 (HR (HR)=0.66,95% CI 0.46 至 0.94,p=0.02)。90 天时严重出血事件的发生率相似。从倾向得分匹配分析中也获得了类似的结果。

综上,在 72 小时内,短持续时间 (10-21 天) 的 DAPT 优于轻微中风的 SAPT,可减少 90 天的复合血管事件,而不会增加出血风险。

原始出处:

Liu TWang YZhang K, et al. Optimal duration of dual antiplatelet therapy for minor stroke within 72 hours of symptom onset: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Stroke and Vascular Neurology 2024;svn-2023-002933. doi: 10.1136/svn-2023-002933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27840, encodeId=e3f7222e8409f,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d2155222281'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急性卒中#</a> <a href='/topic/show?id=334b3e46139'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双抗#</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86,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37461, encryptionId=334b3e46139, topicName=双抗), TopicDto(id=52222, encryptionId=d2155222281, topicName=急性卒中)],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Thu Sep 26 15:38:04 CST 2024, time=2024-09-26,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2024-09-26 梅斯管理员 来自上海

相关资讯

Stroke:缺血性脑卒中住院后成功护理过渡康复的相关因素研究

三分之一的患者没有达到足够的30天护理过渡行为。

SVN:TIA或小卒中患者的视网膜微血管征象和复发性血管事件

视网膜变化不能预测近期TIA或轻微卒中患者的主要后续血管事件。

JAMA Neuro:缺血性中风后急性症状性发作患者死亡率及癫痫的风险研究

与急性症状性发作时间短或没有发作的人相比,中风和急性症状性发作呈现为癫痫状态的人有较高的死亡率和癫痫风险。

JAHA:筛查急性卒中的新血液生物标志物

在这项概念验证和探索性研究中,研究人员基于生物标志物的预测模型,纳入了ICAM-2、STXBP5、PLGLA、C3和IGHV3-64,在识别IS患者方面显示出75%至88%的敏感性。

Neurology:脑卒中后的淡漠发生率、症状轨迹及对生活质量和残疾的影响

淡漠与更差的生活质量和更大的残疾有关,尽管其中一些关联可能由抑郁介导。

SVN|天坛王拥军团队:有助于克隆造血的体细胞突变是首次急性缺血性卒中复发的危险因素

有助于CHIP的体细胞突变会增加首次AIS患者短期复发卒中的风险。

JAMA neurology:天坛医院研究揭示丁苯酞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

在接受静脉溶栓和/或血管内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中,与安慰剂相比,NBP与90天内获得良好功能结果的患者比例更高。

SVN:优化诊断工作能明显提高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病理诊断

与常规诊断护理相比,加强诊断工作发现AIS患者的预设病理结果的比率更高,并显著降低了隐源性卒中患者的比例。

JAMA Neurology: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使用镇静与全身麻醉的血管内治疗后结果

在接受机械血栓切除术治疗前循环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患者中,全身麻醉和程序性镇静与功能独立和主要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相似。

拓展阅读

Stroke: 突破性疗法!新型抗栓方案让脑梗恶化风险直降57%

这种"双抗打底、精准加药"的治疗模式,或将成为特殊类型脑梗的一线选择,让更多患者避免病情恶化之苦,重获高质量生活。

Stroke: 脑小血管病负担会改变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效果吗?

无论患者CSVD负担轻重,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获益风险比保持相对稳定。

BMJ子刊:老年人双重抗血小板治疗预防卒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CHANCE-2 试验的亚组分析

CHANCE-2试验中80岁以上老年患者发生复合血管事件、致残性卒中、重度或中度出血以及90天内死亡的风险较高。

【BCJ】RRMM在双抗治疗缓解后停药,仍可维持缓解

美国6家中心的学者回顾性分析了在双抗早期试验中因非进展/死亡原因停药的患者停药后的结局。

【Haematologica】细胞疗法和双抗治疗DLBCL的排序建议

很多临床试验正在研究在一线使用双抗和CAR-T细胞疗法联合免疫化疗。由于患者在疾病和治疗过程的早期就接受这些细胞疗法,因此为这些新疗法的治疗排序建立客观的标准和指南变得更加重要。

【ASCO教育文册】CAR-T和双抗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患者选择及治疗排序

CAR-T和双抗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患者选择及治疗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