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A:血管加压素联合儿茶酚胺与单独应用儿茶酚胺治疗分配性休克患者房颤发生率的比较:系统回顾及META-分析
2020-03-23 "罂粟花"微信号 "罂粟花"微信号
分布性休克,是由于血管扩张过度引起的,最常见于严重的感染,抗利尿激素是一种可替代儿茶酚胺的抗利尿药。
背景与目的
分布性休克,是由于血管扩张过度引起的,最常见于严重的感染,抗利尿激素是一种可替代儿茶酚胺的抗利尿药。非儿茶酚胺类血管加压素支持的血压可以减少肾上腺素能受体的刺激,减少心肌的氧气需求。心房颤动在使用儿茶酚胺时很常见,与不良事件有关,包括死亡率和住院时间延长(LOS)。为了确定使用血管加压素+儿茶酚胺加压治疗与仅用儿茶酚胺血管加压治疗相比是否与不良事件风险减少相关。
方 法
在对包括3088名分布性休克患者的23项试验的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中,与儿茶酚胺血管加压药单独相比,加用加压素使儿茶酚胺血管加压药与房颤风险降低显着相关。在MEDLINE,EMBASE和CENTRAL从开始到2018年2月进行了检索。询问专家并且搜索meta-registries以确定正在进行的试验。
结 果
我们确定了23个随机临床试验(3088例;平均年龄61.1岁;女性,45.3%)。高质量的证据支持与血管加压素治疗相关的房颤风险较低(RR, 0.77 [95% CI, 0.67 - 0.88];风险的区别(RD)0.06(95% CI,0.13-0.01])。对于死亡率,总的RR估计为0.89 ;然而,当局限于低偏倚风险的试验时,RR估计值为0.96(95%可信区间,0.84到1.11)。RRT的估计值为0.74(95%可信区间0.51 - 1.08)。然而,在一项低风险试验为限的分析中,RR为0.70 (95% CI, 0.53至0.92,)。对于其他结果,合并的风险没有显着差异。
结 论
在这项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中,儿茶酚胺联合血管加压素与单独应用儿茶酚胺相比,房颤风险较低。次要结果的发现各不相同。
原始出处:
Mcintyre W F, Um K J, Alhazzani W, et al. Association of Vasopressin Plus Catecholamine Vasopressors vs Catecholamines Alone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in Patients With Distributive Shock: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Jama 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发生率#
86
#MET#
104
#儿茶酚胺#
160
#Meta#
83
#加压素#
80
#血管加压#
77
#茶#
70
#系统回顾#
113
房颤,临床上碰到很多哦
90
顶刊就是顶刊,谢谢梅斯带来这么高水平的研究报道,我们科里同事经常看梅斯,分享梅斯上的信息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