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C MED:评估中国青少年服用调脂药物的安全性——药物靶点孟德尔随机研究

2023-11-06 MedSci原创 MedSci原创 发表于上海

他汀类药物和 PCSK9 抑制剂在东亚青少年中似乎是安全的,但未来需要进行更大规模的研究来验证这些发现。

随着东亚青少年高胆固醇血症发病率的增加,临床医生不得不考虑为患者进行药物干预(如 HMGCR 抑制剂他汀类药物)和 PCSK9 抑制剂),尽管这些药物在普通青少年人群中的长期安全性尚不清楚。真实世界的数据,如药物副作用的药物流行病学研究,很容易受到适应症或永恒时间偏差的干扰。近年来,药物靶点孟德尔随机化研究的使用越来越普及,但只有少数研究对欧洲成年人群中的药物副作用进行了研究,如抗高胆固醇血症和抗高血压药物的副作用。

为此,来自香港城市大学的研究旨在利用遗传学方法调查 HMGCR 抑制剂和 PCSK9 抑制剂在东亚青少年中的长期安全性。

研究人员利用全球血脂遗传学联盟(东亚,n = 146,492 人)和香港 "1997 年的孩子 "出生队列生物库临床随访的中国参与者(n = 3443 人,年龄约为 17.6 岁)的个人数据,进行药物靶点孟德尔随机化研究。安全性结果(n = 100)包括人体测量和血液学特征、肾功能、肝功能、肺功能和其他核磁共振代谢组学。阳性对照结果是 "1997 年儿童 "出生队列中的胆固醇指标和日本生物库中的冠状动脉疾病。

结果显示,HMGCR 和 PCSK9 的基因抑制与胆固醇相关 NMR 代谢组学指标的降低有关,如脂蛋白 B(HMGCR:β [95% CI],- 1.06 [- 1.52 至 - 0.60];PCSK9:β [95% CI],- 0.93 [- 1.56]): - 0.93[-1.56至-0.31]),并对阳性对照结果产生了预期的影响。经多重比较校正后(p 值 < 0.006),HMGCR 的遗传抑制与亚油酸的降低有关 - 0.79 [- 1.25 至 - 0.35]。PCSK9 基因抑制与所评估的安全性结果无关。

由此可见,他汀类药物和 PCSK9 抑制剂在东亚青少年中似乎是安全的,但未来需要进行更大规模的研究来验证这些发现。本研究可作为一项原理验证研究,通过遗传学为青少年的用药安全提供信息。

原始出处:

Luo, S., Lam, H.S., Chan, Y.H. et al. Assessing the safety of lipid-modifying medications among Chinese adolescents: a drug-target Mendelian randomization study. BMC Med 21, 410 (2023). https://doi.org/10.1186/s12916-023-03115-y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166955, encodeId=ab6c21669555c, content=l习好好的,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17,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http://thirdwx.qlogo.cn/mmopen/vi_32/Q0j4TwGTfTKnHtEgiaNiaUeanPblicnQPORicamAtCLvWmTKDxxWwF3J99R5MdjnGACh16icoScCeRrNQOibvvPqiaDrA/132, createdBy=83465314460, createdName=八骏奔腾, createdTime=Mon Nov 06 09:02:10 CST 2023, time=2023-11-06, status=1, ipAttribution=山东省)]
    2023-11-06 八骏奔腾 来自山东省

    l习好好的

    0

相关资讯

这个年龄段的人适度吃他汀,便可显著改善“坏胆固醇”水平

与年轻人相比,低至中等强度他汀类药物治疗与老年人LDL-C水平的降幅更大相关。

服用他汀时,药效的高低,要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

服用他汀,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逆转效果,与LDL-C的水平密切相关,如果不能达标,则很难发挥药效。

《柳叶刀》子刊:他汀显著降低肝癌复发,癌症患者可获益!

近日,《柳叶刀》子刊eClinicalMedicine发表了“首个”以全国性人群为基础的探索他汀类药物对肝细胞癌复发预防作用的队列研究,结果表明他汀类药物的使用与肝细胞癌患者术后人群预后更好有关。

JACC:无心血管病的老年人,要不要使用他汀?

在接受他汀类药物治疗1年后,≥70岁与<70岁的患者LDL-C降低的中位值相同。LDL-C每降低1 mmol/L,在≥70岁患者,主要血管不良事件风险降低23%,而<70岁患者降低了24%的风险。

他汀类药物,会引起哪些不良反应?有2个指标需要重点关注

他汀类药物引起的主要不良反应有肝功能异常和肌肉损伤2种,相对应的转氨酶(ALT、AST)与肌酸激酶(CK)是用药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2个指标。

拓展阅读

Front Pharmacol:柚皮素调节氧化应激和脂质代谢:来自网络药理学、孟德尔随机化和分子对接的见解

综合网络药理学、孟德尔随机化和分子对接,探讨柚皮素改善高脂血症的作用机制。

我国自主研发PCSK9抑制剂瑞卡西单抗长效降脂且安全,JACC发表REMAIN-1研究

REMAIN-1 研究显示我国自主研发的瑞卡西单抗可显著降低非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伴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 LDL-C 水平,达标率高且安全性良好,有长周期给药优势,提高治疗依从性。

BMC Oral Health:高脂血症患者牙周炎与全因死亡率和特定死亡率之间的关系

本研究探讨美国成人高脂血症患者牙周炎与全因及病因特异性死亡率之间的关系。

【醉翁之艺】高脂血症患者术后谵妄的风险: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

本研究旨在通过术后1年随访患者死亡率和认知功能,分析高脂血症患者发生POD的危险因素,探讨高脂血症是否与POD风险增加相关。

可同时改善甘油三酯和胆固醇等水平!NEJM发表高脂血症治疗的新策略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相比,plozasiran治疗显著改善甘油三酯、APOC3、非HDL-C、载脂蛋白B、LDL-C和HDL-C的水平。

【独家揭秘】王智民研究员深扒:发酵杜仲叶乙醇提取物降脂奥秘大公开!

论文深入探讨了杜仲皮与叶提取物在改善高脂饮食(HFD)小鼠脂质代谢紊乱方面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