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自相残杀!CAR-T细胞疗法新进展,最新Nature Cancer!
2025-04-21 BioMed科技 BioMed科技
研究发现实体瘤在CART攻击下,通过TNF-α/Rab27a轴增加含肿瘤抗原sEVs分泌,致CART自相残杀。构建Se9-CART细胞可克服该问题,联合抗PD-1抗体增强实体瘤治疗效果。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 T细胞)疗法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如B细胞白血病和淋巴瘤)中展现出显著的临床疗效,但其在实体瘤治疗中的效果仍然有限。实体瘤对CAR T细胞的抵抗机制复杂,可能涉及肿瘤微环境的免疫抑制、抗原异质性、T细胞浸润不足以及T细胞耗竭等因素。近年来,研究发现细胞间通讯的重要媒介——小细胞外囊泡(sEVs,如外泌体)可能在肿瘤免疫逃逸中发挥关键作用。sEVs能够携带肿瘤相关抗原、免疫调节分子等生物活性物质,并通过水平转移影响受体细胞的功能。然而,sEVs是否参与CAR T细胞治疗的抵抗机制尚不清楚。
宾夕法尼亚大学郭巍教授课题组发现,实体瘤在CAR T细胞攻击下会显著上调sEVs的分泌,这些sEVs携带肿瘤抗原(如MSLN、TRP1等),并将其转移至CAR T细胞表面,导致CAR T细胞相互识别并杀伤(即“自相残杀”,fratricide)。进一步研究表明,这一过程依赖于CAR T细胞分泌的TNF-α激活肿瘤细胞中的Rab27a信号通路,从而促进sEVs的释放。相比之下,血液肿瘤(如白血病)来源的sEVs因含有颗粒酶B抑制剂Serpin B9,可保护CAR T细胞免受自相残杀。基于这一发现,研究团队通过基因工程改造,构建了共表达Serpin B9的装甲型CAR T细胞(Se9-CAR T),显著提高了其在实体瘤中的存活率和抗肿瘤活性。此外,联合抗PD-1抗体可进一步增强疗效,为克服实体瘤对CAR T细胞的抵抗提供了新的策略。
该研究成果以“Overcoming extracellular vesicle-mediated fratricide improves CAR T cell treatment against solid tumors”为题,于2025年4月15日发表在《Nature Cancer》期刊上。钟文群为本论文的第一作者,郭巍为本论文的通讯作者。
【主要内容】
图1:CAR T细胞刺激下PDAC 4662肿瘤通过sEVs增加肿瘤抗原的分泌
通过建立PDAC 4662小鼠肿瘤模型并使用靶向MSLN的CAR T细胞治疗,研究发现CAR T细胞治疗后,肿瘤组织和血浆中分泌的sEVs(30-150 nm)显著增加。密度梯度离心和Western blot证实这些sEVs携带MSLN抗原,并与外泌体标志物(CD63、TSG101、CD9)共定位,而内质网标志物calnexin未检测到。ZetaView分析显示CAR T治疗组MSLN阳性sEVs比例显著升高,表明肿瘤通过sEVs主动释放抗原以响应CAR T细胞攻击。
图2:体外实验中CAR T细胞来源的TNF促进肿瘤细胞sEVs分泌和Rab27a激活
RNA-seq和GO分析发现,CAR T细胞条件培养基(CM)处理显著激活肿瘤细胞中TNF相关通路。体外实验证实,CAR T细胞分泌的TNF通过JFC1 pulldown实验激活Rab27a的GTP结合形式(2.5倍增加),且中和TNF抗体可阻断该效应。Tnfa-KO CAR T细胞的CM则无此作用,NTA显示sEVs分泌量减少60%,表明TNF-Rab27a轴调控sEVs分泌。
图3:体内实验中CAR T细胞来源的TNF促进肿瘤细胞Rab27a激活和sEVs分泌
在体实验进一步验证:携带tdTomato(4662瘤)或EGFP(B16-F10瘤)的小鼠中,野生型CAR T细胞治疗使肿瘤组织GTP-Rab27a水平升高3倍,而Tnfa-KO CAR T细胞无此效应。血浆sEVs的Western blot和ZetaView显示,MSLN/TRP1阳性sEVs仅在野生型CAR T组增加,Rab27a-KO肿瘤中该现象消失,证实TNF通过激活Rab27a驱动sEVs的体内分泌。
图4:肿瘤来源的sEVs介导肿瘤抗原向CAR T细胞的转移
共培养实验证明,人源MSLN-CAR T细胞摄取EM-MSLN细胞来源sEVs后,MSLN阳性率从0%升至8.69%。类似现象见于小鼠模型:Rab27a-KO肿瘤中CAR T细胞的MSLN转移减少70%,而外源注射野生型sEVs可恢复转移。抗原转移具有CAR特异性(MSLN-CAR T对4662 sEVs响应更强),提示sEVs通过抗原-CAR识别介导靶向递送。
图5:sEVs介导的肿瘤抗原转移导致CAR T细胞自相残杀
功能实验显示,4662 sEVs处理6小时即可诱导MSLN-CAR T细胞凋亡(存活率下降50%),抗MSLN抗体可阻断此效应。eFluor 450标记实验证实,sEVs预处理的CAR T细胞被新鲜CAR T杀伤增加3倍。在Rab27a-KO肿瘤中,CAR T细胞存活率提高2.5倍,而回输野生型sEVs逆转保护作用,证明sEVs介导的抗原转移直接引发自相残杀。
图6:装配Serpin B9的CAR T细胞抑制自相残杀并增强抗肿瘤效果
通过T2A序列构建共表达EGFP-Serpin B9的MSLN-CAR T细胞(Se9-CAR T)。Western blot验证Serpin B9成功表达(2.8倍增加),且不影响scFv表达。与普通CAR T相比,Se9-CAR T在sEVs存在下存活率提高80%,对4662细胞的杀伤效率增加40%。小鼠模型中,Se9-CAR T使肿瘤体积缩小60%,肿瘤浸润CAR T细胞数量增加5倍,且无体重下降。
图7:Se9-CAR T细胞联合PD1阻断改善实体瘤治疗效果
在PD-1抗体联合治疗中,Se9-CAR T组表现出协同效应:相比单用CAR T,联合组肿瘤完全消退率提高80%,小鼠生存期延长2倍。流式分析显示,联合组肿瘤内CAR T细胞中Granzyme B+和Ki67+比例分别增加3倍和4倍,表明Serpin B9装甲与免疫检查点阻断共同增强CAR T细胞的增殖与细胞毒性。
【全文总结】
本研究揭示了实体瘤抵抗CAR T细胞治疗的新机制:肿瘤细胞在CAR T细胞攻击下,通过TNF-α/Rab27a信号轴显著增加携带肿瘤抗原的sEVs分泌,这些sEVs将抗原递送至CAR T细胞表面,导致CAR T细胞相互识别并杀伤(自相残杀)。与血液肿瘤不同,实体瘤来源的sEVs缺乏颗粒酶B抑制剂Serpin B9,因而无法保护CAR T细胞。基于此,研究团队成功构建了共表达Serpin B9的装甲型CAR T细胞(Se9-CAR T),显著减少了自相残杀,并增强了其在实体瘤中的存活、浸润和杀伤能力。进一步研究发现,Se9-CAR T细胞联合PD-1阻断可产生协同抗肿瘤效应,显著延长小鼠生存期。该研究不仅阐明了sEVs介导的CAR T细胞功能障碍机制,更为优化实体瘤的CAR T治疗提供了创新性策略,即通过靶向sEVs的抗原转移和增强CAR T细胞自身保护的双重途径,克服实体瘤微环境的免疫抑制。这一成果为临床转化奠定了重要理论基础。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38/s43018-025-00949-8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实体瘤# #小细胞外囊泡#
31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