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升高的临床意义

2024-06-13 检验科之窗 检验科之窗 发表于上海

胆红素升高的具体原因是什么呢?本文从红细胞破坏过多、肝细胞病变、胆汁排泄受阻等 7 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人的红细胞的寿命一般为120天。红细胞死亡后变成间接胆红素,经肝脏转化为直接胆红素,组成胆汁,排入胆道,最后经大便排出。

间接胆红素与直接胆红素之和就是总胆红素。上述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障碍,均可使人发生黄疸。如果红细胞破坏过多,产生的间接胆红素过多,肝脏不能完全把它转化为直接胆红素,可以发生溶血性黄疸。那么胆红素升高的具体原因是什么呢?

图片

1、直接胆红素偏高:若肝细胞受损,胆红素不能正常转化为胆汁,或是胆汁排泄受阻,都会引起直接胆红素偏高,引起直接胆红素偏高的常见病因有肝内及肝外阻塞性黄疸、胰头癌、毛细胆管型肝炎及其他胆汁瘀滞综合征等;

2、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都增高:急性黄疸型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中毒性肝炎等。

图片

3、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增高:肝内及肝外阻塞性黄疸,胰头癌,毛细胆管型肝炎及其他胆汁瘀滞综合征等。

4、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增高:溶血性贫血,血型不合输血,恶性疾病,新生儿黄疸等。

5、红细胞破裂因素:肝脏的损伤,可导致乙肝患者肝脏内红细胞的大量死亡而发生破裂,当肝脏代谢功能不足以使得其转化为直接胆红素时,可引发溶血性黄疸症状。

6、肝细胞病变因素:当乙肝患者体内肝细胞发生病变,亦或者胆红素不能够转化为胆汁时,可导致肝脏肿大、肝内胆管受到压迫而造成胆汁排泄受损,引发血液中胆红素含量升高。

7、胆汁排泄受阻因素:譬如乙肝患者患有胆结石,胆结石可阻塞肝脏内胆汁的排泄,使得胆汁不能顺利排除肝脏,进而也可导致血液中胆红素的升高。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09763, encodeId=81e42209e6344,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c0b68135561'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肝细胞#</a> <a href='/topic/show?id=3dece71531e'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红细胞#</a> <a href='/topic/show?id=c7ce115484de'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胆红素升高#</a> <a href='/topic/show?id=c52511548567'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胆汁排泄#</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86,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77153, encryptionId=3dece71531e, topicName=红细胞), TopicDto(id=81355, encryptionId=c0b68135561, topicName=肝细胞), TopicDto(id=115485, encryptionId=c52511548567, topicName=胆汁排泄), TopicDto(id=115484, encryptionId=c7ce115484de, topicName=胆红素升高)],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Thu Jun 13 17:56:55 CST 2024, time=2024-06-13,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相关资讯

Cell Stem Cell:蔡秀军/惠利健团队开展转分化肝细胞生物人工肝治疗肝衰竭的临床研究

该研究利用GMP条件下生产的转分化肝细胞(hiHep)构建了临床级的hiHep生物人工肝,并首次开展了7例大肝切患者的临床治疗。

人老肝不老!Cell子刊揭开人肝细胞更新的长期谜题!

肝脏是一个“永葆青春”的器官。

人胚胎干细胞来源肝细胞成功治疗肝衰竭

在接受干细胞治疗后1个多月,陈先生各项指标恢复良好,食欲正常,顺利出院。至8月24日,他已经随访到干细胞治疗后3个月,综合8个访试点结果,细胞治疗安全且有效。

Cell Metab:赶紧减肥吧,你胖时肝细胞“一坏坏一窝”

当肥胖和2型糖尿病困扰人们时,机体会处于低水平的代谢性炎症和细胞应激状态。特别是,肝脏内质网应激(ERS)和功能障碍在调控胰岛素抵抗和糖尿病发展的应激信号网络中起着关键作用,从而破坏系统血糖稳态。

Nature BME:一种未检测到RNA和DNA脱靶突变的肝细胞内胞苷碱基编辑方法

很大一部分遗传病是由单核苷酸突变引起的,这种突变有可能被RNA可编程脱氨酶(被称为碱基编辑器(BEs))当作为靶点。BEs通过尿嘧啶和肌苷中间产物,通过单链DNA特异性胞嘧啶或腺苷脱氨酶,使单个C&m

Cell Death Dis:XBP1-IL-24轴可消除肝细胞毒性未折叠蛋白反应

在各种肝脏疾病中普遍存在内质网(ER)应激相关的细胞死亡。但是,肝细胞是如何在未解决应激的情况下存活的决定性机制目前还尚不清楚。既往研究发现白介素24(IL-24)能够促进内质网应激介导的细胞死亡,但其在肝脏中的表达情况及功能仍然不清楚。在该研究中,研究人员揭示了IL-24的抗凋亡作用,它以X-box结合蛋白1(XBP1)依赖性的方式在发生内质网应激的肝细胞中短暂积累。在CCL4或APAP缺失的小

Nature Genetics:搞清楚了!中国科学院周斌等团队合作发现胆管细胞转分化为肝细胞的机理

严重肝损伤后,当肝细胞介导的再生受损时,胆道上皮细胞(BECs)可转分化为功能性肝细胞。

BJP:研究发现芦丁钠可通过增强肝细胞的自噬活性来维持健康延长寿命

衰老是一系列慢性疾病的风险因素,包括心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和癌症。随着对衰老过程认识的加深,人类逐渐发现了衰老过程中代谢改变的重要性。

Hepatology Communications:这几种饮食习惯与肝细胞癌息息相关!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占肝癌总比例的75%–85%,HCC是一种多因素疾病,有许多潜在病因,饮食便是其中之一。

Gastroenterology:上海交通大学张志刚/蒋书恒/张雪莉发现肝细胞癌进展的调控新机制

HEATR1敲低导致泛素-蛋白酶体系统的破坏和IkB/NF-kB和NPM1-MYC轴的改变。这些发现为HCC的发生机制提供了新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