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rculation:D-D二聚体预测冠心病患者的16年心血管事件和癌症风险
2018-02-04 国际循环编辑部 国际循环
D-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的降解产物,是机体处于高凝状态及血栓形成事件的标志物。其水平增加可增加血管疾病患者动静脉事件风险。
D-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的降解产物,是机体处于高凝状态及血栓形成事件的标志物。其水平增加可增加血管疾病患者动静脉事件风险。LIPID研究旨在探讨在其他危险因素基础上,D-D二聚体对于稳定性冠心病患者长期血管事件、死因别死亡率和新发癌症风险的预测价值。
研究共计入选7863例心肌梗死或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将其随机分配至安慰剂组与普伐他汀组(40 mg/d),于基线及一年时测定D-D二聚体水平,并将根据D-D二聚体水平对其其进行四分位分组(≤112 ng/ml组、112~173 ng/ml组、173~273 ng/ml组和>273 ng/ml组)。分析发现,D-D二聚体水平较高与年龄较大、女性、高血压史、肾功能较差和BNP/高敏C反应蛋白/肌钙蛋白I水平增高具有相关性(P<0.001)。随访6年发现,校正30种其他危险因素后,D-D二聚体水平增高可显著增加主要冠状动脉事件、主要心血管事件和静脉血栓栓塞风险。即与处于第一四分位距(≤112 ng/mL)组相比,D-D二聚体处于第四四分位距(>273 ng/ml)组发生上述事件的HR值分别为1.45(95%CI:1.21~1.74)、1.45(95%CI:1.23~1.71)和4.03(95%CI:2.31~7.03)(P均<0.001)。
随访16年的总体分析发现,D-D二聚体水平较高是全因死亡、癌症死亡、非心血管非癌症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与处于第一四分位距(≤112 ng/ml)组相比,D-D二聚体处于第四四分位距(>273ng/ml)组者发生上述事件的HR值分别为1.59、1.61和1.54(P均≤0.01)。此外,研究发现,D-D二聚体水平较高还可独立预测癌症发病率的增加(HR=1.16,P=0.02),并可使全因死亡率及静脉血栓栓塞的净重新分类指数分别增加4.0和13.6。
综上可见,D-D二聚体可独立于其他危险因素之外预测长期动静脉事件风险及心血管死亡率和非心血管非癌症死亡率,还是癌症发病及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该研究结果提示,D-D二聚体与多种疾病的致死性事件具有相关性,且这种相关性持续时间可长达十年以上。
原始出处:
John Simes, Kristy P.Robledo, Harvey D.White, et al. D-dimer Predicts Long-Term Cause-Specific Mortality, Cardiovascular Events and Cancer in Stable Coronary Heart Disease Patients: The LIPID Study. Circulation. Jan 24, 2018.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血管事件#
82
#D-D二聚体#
70
#二聚体#
70
D2聚体预测冠心病.
90
#冠心病患者#
68
学习一下谢谢分享
73
学习谢谢分享
0
学习学习.继续关注
83
谢谢分享.学习了
119
总觉着这研究不可控因素太多
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