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Cancer | 小细胞肺癌治疗新曙光:基于类器官研究锁定 IGF-1 关键靶点

2025-05-07 MedSci原创 MedSci原创 发表于陕西省

该研究通过建立全面的SCLC类器官库,揭示了非NE型SCLC对IGF-1的依赖性及其分子机制。研究表明IGF1R在非NE型SCLC中发挥关键作用,并且IGF1R抑制剂可能成为针对这一亚型的有效治疗策略

小细胞肺癌(SCLC)是一种极具侵袭性的肺癌类型,占所有肺癌病例的15%。其特点是生长迅速、早期转移,导致患者5年生存率不足10%。尽管近年来SCLC的分子分型取得了一定进展,被分为四种基于转录因子(TF)的亚型,但针对这些亚型的特异性疗法仍然缺乏。目前的治疗手段,包括化疗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但总体生存率仍然较低。因此,深入研究SCLC的分子机制,开发针对特定亚型的精准治疗策略,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近日,国际权威期刊Nature Cancer上在线发表了题为“An organoid library unveils subtype-specific IGF-1 dependency via a YAP–AP1 axis in human small cell lung cancer”的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建立了一个包含40个患者来源的SCLC类器官库,这些类器官涵盖了所有已知的SCLC分子亚型。通过对这些类器官的全面分子和表型分析,研究人员发现非神经内分泌(非NE)型SCLC(包括YAP1和POU2F3亚型)依赖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驱动的YAP1和AP1激活,而神经内分泌(NE)型SCLC(包括ASCL1和NEUROD1亚型)则不依赖于这些信号通路。研究进一步揭示了IGF-1受体(IGF1R)在非NE型SCLC中的关键作用,并通过体外和体内实验验证了IGF1R抑制剂对非NE型SCLC的治疗潜力。这些发现不仅为SCLC的精准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也为未来基于亚型的治疗策略奠定了基础。

研究人员从手术切除的肿瘤、支气管镜活检样本、循环肿瘤细胞(CTCs)、痰液、胸腔积液、心包积液以及尸检样本中收集SCLC样本,并成功建立了40个SCLC类器官系。这些类器官在结构上表现出多种形态,包括球形、腺体状和梭形,并且在病理特征上与原始肿瘤高度一致,包括小圆细胞的多形性聚集、细胞质稀少和核深染等特征。

通过对SCLC类器官进行全外显子测序和转录组测序,研究人员发现这些类器官携带了与SCLC相关的典型基因突变,包括TP53和RB1的突变。此外,研究还检测到了一些罕见的融合基因,例如DENND2A-BRAF和UBE4B-PIK3CD,这些融合基因可能通过激活其激酶结构域促进肿瘤细胞增殖。通过RNA测序分析,研究人员确认了这些类器官涵盖了四种基于转录因子的SCLC亚型(ASCL1、NEUROD1、POU2F3和YAP1),并且这些亚型的特征在类器官培养过程中得以保留。

研究人员进一步探索了SCLC类器官对不同生长因子的依赖性。结果显示,NE型SCLC类器官可以独立于肺泡生态位因子生长,而非NE型SCLC类器官则依赖于IGF-1。这种依赖性可能与非NE型SCLC中IGF1R的高表达有关。通过流式细胞术和免疫印迹分析,研究人员发现非NE型SCLC类器官中IGF1R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NE型SCLC类器官,并且在IGF-1刺激下,非NE型SCLC类器官中IGF1R的磷酸化水平也显著增加。

为了深入理解IGF-1依赖性的分子机制,研究人员分析了IGF1R下游的信号通路。结果显示,IGF-1刺激可以显著增加非NE型SCLC类器官中AKT和ERK的磷酸化水平,而这种激活可以通过IGF1R抑制剂linsitinib得以抑制。进一步的研究发现,非NE型SCLC类器官中AP1家族成员FOSL1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NE型SCLC类器官,并且这种表达受到AKT的调控。此外,IGF-1刺激还可以诱导YAP1的核转位,并激活其下游靶基因CYR61的表达。这些结果表明,IGF-1通过IGF1R激活了AKT-AP1和FAK-YAP1信号通路,从而促进了非NE型SCLC的增殖。

基于上述发现,研究人员测试了IGF1R抑制剂对非NE型SCLC类器官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非NE型SCLC类器官对IGF1R抑制剂linsitinib和NVP-ADW742表现出更高的敏感性。在体内实验中,linsitinib能够显著抑制YAP1亚型SCLC异种移植瘤的生长,并且与化疗药物顺铂联合使用时,治疗效果更为显著。这些结果表明,IGF1R抑制剂可能成为非NE型SCLC的潜在治疗手段。

为了进一步探索非NE型SCLC的起源和IGF-1依赖性的机制,研究人员利用CRISPR-Cas9技术在人类肺泡类器官中敲除了TP53和RB1基因。结果显示,TP53和RB1双敲除的肺泡类器官逐渐失去了对EGF的依赖,转而依赖于IGF-1。这些类器官表现出部分神经内分泌特征,并且YAP1的表达水平与非NE型SCLC类器官相似。这些结果表明,TP53和RB1的缺失可能促使肺泡上皮细胞向非NE型SCLC转变,并且这种转变伴随着对IGF-1的依赖性增加。

综上所述,该研究通过建立一个全面的SCLC类器官库,揭示了非NE型SCLC对IGF-1的依赖性及其分子机制。研究结果表明,IGF1R在非NE型SCLC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并且IGF1R抑制剂可能成为针对这一亚型的有效治疗策略。此外,通过基因工程手段模拟SCLC的发生过程,研究人员进一步揭示了TP53和RB1缺失在非NE型SCLC发展中的作用。这些发现不仅为SCLC的精准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也为未来基于亚型的治疗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IGF1R抑制剂在临床中的应用,并深入研究非NE型SCLC的分子机制,以期开发出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图 本研究模式图

 

原始出处:

An organoid library unveils subtype-specific IGF-1 dependency via a YAP-AP1 axis in human small cell lung cancer. Nat Cancer. 2025 Apr 30. doi: 10.1038/s43018-025-00945-y.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40307487.

相关资料下载:
[AttachmentFileName(sort=1, fileName=s43018-025-00945-y.pdf)] GetArticleByIdResponse(id=7d898e489139, projectId=1, sourceId=null, title=Nat Cancer | 小细胞肺癌治疗新曙光:基于类器官研究锁定 IGF-1 关键靶点, articleFrom=MedSci原创, journalId=16618, copyright=原创, creationTypeList=[1], summary=该研究通过建立全面的SCLC类器官库,揭示了非NE型SCLC对IGF-1的依赖性及其分子机制。研究表明IGF1R在非NE型SCLC中发挥关键作用,并且IGF1R抑制剂可能成为针对这一亚型的有效治疗策略, cover=https://img.medsci.cn/20250122/1737522567541_8538692.png, authorId=0, author=, originalUrl=, linkOutUrl=, content=<p>小细胞<a href="https://www.medsci.cn/search?q=%E8%82%BA%E7%99%8C&amp;sort_type=1&amp;search_type=1&amp;page=1">肺癌</a>(SCLC)是一种极具侵袭性的肺癌类型,占所有肺癌病例的15%。其特点是生长迅速、早期转移,导致患者5年生存率不足10%。尽管近年来SCLC的分子分型取得了一定进展,被分为四种基于转录因子(TF)的亚型,但针对这些亚型的特异性疗法仍然缺乏。目前的治疗手段,包括化疗和<a href="https://www.medsci.cn/guideline/search?keyword=%E5%85%8D%E7%96%AB">免疫</a>检查点抑制剂,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但总体生存率仍然较低。因此,深入研究SCLC的分子机制,开发针对特定亚型的精准治疗策略,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p> <p>近日,国际权威期刊Nature Cancer上在线发表了题为&ldquo;An organoid library unveils subtype-specific IGF-1 dependency via a YAP&ndash;AP1 axis in human small cell lung cancer&rdquo;的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建立了一个包含40个患者来源的SCLC类器官库,这些类器官涵盖了所有已知的SCLC分子亚型。通过对这些类器官的全面分子和表型分析,研究人员发现非神经内分泌(非NE)型SCLC(包括YAP1和POU2F3亚型)依赖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驱动的YAP1和AP1激活,而神经内分泌(NE)型SCLC(包括ASCL1和NEUROD1亚型)则不依赖于这些信号通路。研究进一步揭示了IGF-1受体(IGF1R)在非NE型SCLC中的关键作用,并通过体外和体内实验验证了IGF1R抑制剂对非NE型SCLC的治疗潜力。这些发现不仅为SCLC的精准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也为未来基于亚型的治疗策略奠定了基础。</p> <p><img style="display: block; margin-left: auto; margin-right: auto;" src="https://img.medsci.cn/20250506/1746496971295_9488541.png" /></p> <p>研究人员从手术切除的肿瘤、支气管镜活检样本、循环<a href="https://www.medsci.cn/topic/show?id=4ce783062c7">肿瘤细胞</a>(CTCs)、痰液、胸腔积液、心包积液以及尸检样本中收集SCLC样本,并成功建立了40个SCLC类器官系。这些类器官在结构上表现出多种形态,包括球形、腺体状和梭形,并且在病理特征上与原始肿瘤高度一致,包括小圆细胞的多形性聚集、细胞质稀少和核深染等特征。</p> <p>通过对SCLC类器官进行全外显子测序和转录组测序,研究人员发现这些类器官携带了与SCLC相关的典型基因突变,包括TP53和RB1的突变。此外,研究还检测到了一些罕见的融合基因,例如DENND2A-BRAF和UBE4B-PIK3CD,这些融合基因可能通过激活其激酶结构域促进肿瘤细胞增殖。通过RNA测序分析,研究人员确认了这些类器官涵盖了四种基于转录因子的SCLC亚型(ASCL1、NEUROD1、POU2F3和YAP1),并且这些亚型的特征在类器官培养过程中得以保留。</p> <p>研究人员进一步探索了SCLC类器官对不同生长因子的依赖性。结果显示,NE型SCLC类器官可以独立于肺泡生态位因子生长,而非NE型SCLC类器官则依赖于IGF-1。这种依赖性可能与非NE型SCLC中IGF1R的高表达有关。通过流式细胞术和免疫印迹分析,研究人员发现非NE型SCLC类器官中IGF1R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NE型SCLC类器官,并且在IGF-1刺激下,非NE型SCLC类器官中IGF1R的磷酸化水平也显著增加。</p> <p>为了深入理解IGF-1依赖性的分子机制,研究人员分析了IGF1R下游的信号通路。结果显示,IGF-1刺激可以显著增加非NE型SCLC类器官中AKT和ERK的磷酸化水平,而这种激活可以通过IGF1R抑制剂linsitinib得以抑制。进一步的研究发现,非NE型SCLC类器官中AP1家族成员FOSL1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NE型SCLC类器官,并且这种表达受到AKT的调控。此外,IGF-1刺激还可以诱导YAP1的核转位,并激活其下游靶基因CYR61的表达。这些结果表明,IGF-1通过IGF1R激活了AKT-AP1和FAK-YAP1信号通路,从而促进了非NE型SCLC的增殖。</p> <p>基于上述发现,研究人员测试了IGF1R抑制剂对非NE型SCLC类器官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非NE型SCLC类器官对IGF1R抑制剂linsitinib和NVP-ADW742表现出更高的敏感性。在体内实验中,linsitinib能够显著抑制YAP1亚型SCLC异种移植瘤的生长,并且与化疗药物顺铂联合使用时,治疗效果更为显著。这些结果表明,IGF1R抑制剂可能成为非NE型SCLC的潜在治疗手段。</p> <p>为了进一步探索非NE型SCLC的起源和IGF-1依赖性的机制,研究人员利用CRISPR-Cas9技术在人类肺泡类器官中敲除了TP53和RB1基因。结果显示,TP53和RB1双敲除的肺泡类器官逐渐失去了对EGF的依赖,转而依赖于IGF-1。这些类器官表现出部分神经内分泌特征,并且YAP1的表达水平与非NE型SCLC类器官相似。这些结果表明,TP53和RB1的缺失可能促使肺泡上皮细胞向非NE型SCLC转变,并且这种转变伴随着对IGF-1的依赖性增加。</p> <p>综上所述,该研究通过建立一个全面的SCLC类器官库,揭示了非NE型SCLC对IGF-1的依赖性及其分子机制。研究结果表明,IGF1R在非NE型SCLC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并且IGF1R抑制剂可能成为针对这一亚型的有效治疗策略。此外,通过基因工程手段模拟SCLC的发生过程,研究人员进一步揭示了TP53和RB1缺失在非NE型SCLC发展中的作用。这些发现不仅为SCLC的精准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也为未来基于亚型的治疗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IGF1R抑制剂在临床中的应用,并深入研究非NE型SCLC的分子机制,以期开发出更有效的治疗方案。</p> <p><img style="display: block; margin-left: auto; margin-right: auto;" src="https://img.medsci.cn/20250506/1746496971338_9488541.png" /></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图 本研究模式图</p> <p>&nbsp;</p> <p><span style="color: #808080; font-size: 12px;">原始出处:</span></p> <p><span style="color: #808080; font-size: 12px;">An organoid library unveils subtype-specific IGF-1 dependency via a YAP-AP1 axis in human small cell lung cancer. Nat Cancer. 2025 Apr 30. doi: 10.1038/s43018-025-00945-y.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40307487.</span></p>, belongTo=, tagList=[TagDto(tagId=1165, tagName=小细胞肺癌), TagDto(tagId=26626, tagName=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TagDto(tagId=504228, tagName=类器官库)], categoryList=[CategoryDto(categoryId=5, categoryName=肿瘤, tenant=100), CategoryDto(categoryId=84, categoryName=研究进展, tenant=100), CategoryDto(categoryId=20656, categoryName=梅斯医学, tenant=100)], articleKeywordId=0, articleKeyword=, articleKeywordNum=6, guiderKeywordId=0, guiderKeyword=, guiderKeywordNum=6, opened=1, paymentType=1, paymentAmount=0, recommend=0, recommendEndTime=null, sticky=0, stickyEndTime=null, allHits=644, appHits=9, showAppHits=0, pcHits=32, showPcHits=635, likes=0, shares=0, comments=0, approvalStatus=1, publishedTime=Wed May 07 10:11:00 CST 2025, publishedTimeString=2025-05-07, pcVisible=1, appVisible=1, editorId=6529995, editor=肿瘤新前沿, waterMark=0, formatted=0, deleted=0, version=3, createdBy=bb6e9488541, createdName=Neko, createdTime=Tue May 06 10:05:35 CST 2025, updatedBy=92910, updatedName=rayms, updatedTime=Tue May 06 22:15:01 CST 2025, ipAttribution=陕西省, attachmentFileNameList=[AttachmentFileName(sort=1, fileName=s43018-025-00945-y.pdf)], guideDownload=1, surveyId=null, surveyIdStr=null, surveyName=null, pushMsXiaoZhi=true)
s43018-025-00945-y.pdf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63773, encodeId=58662263e73a9,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5e2e4e08988'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小细胞肺癌#</a> <a href='/topic/show?id=85f2838939c'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a> <a href='/topic/show?id=56781266e75e'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类器官库#</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5,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47089, encryptionId=5e2e4e08988, topicName=小细胞肺癌), TopicDto(id=126677, encryptionId=56781266e75e, topicName=类器官库), TopicDto(id=83893, encryptionId=85f2838939c, topicName=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Tue May 06 22:15:01 CST 2025, time=2025-05-06, status=1, ipAttribution=陕西省)]

相关资讯

EGFR-TKI耐药后小细胞肺癌转化如何应对?免疫联合化疗和DLL3靶向药物值得关注

本研究描述了铂类化疗单独或联合 ICI 或 EGFRi 在 47 例 SCT EGFR+ NSCLC患者的多中心队列中的临床疗效。

治疗小细胞肺癌的抗体偶联药ABBV-011,首次人体临床试验结果公布了!

本文介绍小细胞肺癌特点、各阶段治疗情况及现状,着重阐述针对其潜在靶点 SEZ6 的抗体偶联药 ABBV-011 一期临床试验结果,包括缓解率、不良事件等情况。

普那布林联合免疫双子星治疗小细胞肺癌,有患者获益长达5年!

本文介绍小细胞肺癌特点及普那布林作用,阐述其联合免疫药物治疗复发性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试验,虽未达预期目标但有患者获益,提出可与医生沟通联合用药可能性。

免疫双抗药AK112治疗小细胞肺癌,80%的患者病灶大幅度缩小!

小细胞肺癌恶性程度高,现有治疗有限。依沃西单抗双特异性抗体药有新突破,介绍其联合化疗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临床试验,包括应答率、安全性等,为小细胞肺癌治疗带来新希望。

小细胞肺癌五大治疗方案:3年总生存率提高2倍!

多数小细胞肺癌患者会在初始治疗后,出现复发和耐药,诊断后平均生存时间仅为1~2年,而且一直缺乏有效的标准治疗方案,大部分抗癌新药/新技术都是针对非小细胞肺癌的。

读书报告 | 低剂量放疗联合免疫治疗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前研究与II期临床试验

研究探讨低剂量放疗联合免疫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机制,包括临床前研究及临床试验,展示新治疗模式潜力。

抗癌新药:戈沙妥珠单抗治疗小细胞肺癌最新疗效数据,41.9%患者可评估肿瘤病灶大幅度缩小!

小细胞肺癌预后差、易复发,二线治疗方案少。戈沙妥珠单抗是靶向药,二期试验用于其二线治疗有成效,展现出治疗应答率和生存期优势。

J Thorac Oncol | 戈沙妥珠单抗(SG):小细胞肺癌二线治疗新选择,疗效与安全性并重

该研究旨在评估SG在既往接受过治疗的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中作为二线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SG作为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的二线治疗显示出有希望的疗效,无论铂敏感性如何,此外,安全性可控。

Cancer Cell:复旦大学曹志伟等揭示了与小细胞肺癌临床结果相关的肿瘤异质性和免疫集落生态位!

该研究揭示了与小细胞肺癌临床结果相关的肿瘤异质性和免疫集落生态位。

JTO:60 Gy/40次每日两次放疗提升局限期小细胞肺癌总生存率

每日两次、每次2Gy、共40次、总剂量60Gy的加速超分割胸部放疗方案在局限期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相比标准的每日两次、每次1.5Gy、共30次、总剂量45Gy的方案,能够显著延长患者的总生存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