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urology:急性卒中合并癌症患者血管内血栓取出术的疗效观察

2022-11-18 Naomi MedSci原创

癌症是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的常见共病。将血管内血栓切除术(EVT)确立为大血管闭塞治疗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一般排除癌症患者。因此,血管内血栓摘除术在癌症人群中的临床益处目前尚不清楚。

癌症是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多项回顾性研究表明,5-10%的AIS患者会有已知的恶性肿瘤,在癌症诊断后的前6个月内或在积极化疗期间,风险最高。对于静脉溶栓,国家指南建议,对于预期寿命超过6个月的患者,阿替普酶可能是合理的。然而,许多癌症患者不符合溶栓治疗的条件,因为禁忌症的发生率增加,如同时使用抗凝治疗、最近的大手术、脑转移或血液系统问题,如凝血功能障碍或血小板减少。对于这类患者,血管血栓切除术(EVT)可能是唯一可能的急性治疗方法,但指导实践的指南或临床研究有限。近日,一项发表在Neurology上的研究使用大型住院患者数据库-国家住院患者样本(NIS)来检查接受EVT的癌症患者的临床结果。

在2016-2019年期间,NIS被询问AIS的入院情况,并确定了癌症患者的身份。比较患有癌症和不患有癌症的AIS患者的基线人口学、合并症、再灌注治疗和结果。对于接受EVT的患者,采用倾向-评分匹配来研究主要结果,如颅内出血的风险、住院时间和出院处置。

  • 在研究期间,267.72万名AIS患者住院,其中22.88万人(8.5%)被诊断为癌症。132,210例患者接受了EVT,其中8935例(6.8%)为癌症。
  • 接受EVT的癌症患者中,超过20%的人在没有服务的情况下常规出院,结果良好。
  • 在调整倾向评分分析中,接受EVT的癌症患者有相似的颅内出血发生率(OR 1.03,CI 0.79~1.33,p=0.90)和出院后住院超过10天的几率(OR 1.34,CI 1.07~1.68,p=0.01)。
  • 与非肿瘤患者相比,接受EVT治疗的转移性肿瘤患者的颅内出血发生率(OR 1.03,CI 0.64~1.67,p=1.00)和常规出院的可能性(OR 0.83,CI 0.51~1.35,p=0.54)相似,但住院死亡率较高(OR 2.72,CI 1.52~4.90,p<0.01)。

该研究表明,在现代医学实践中,急性卒中合并癌症或转移性癌症患者接受血管内血栓摘除术后,其颅内出血和有利出院的比率与非癌症患者相似。这表明符合再通治疗标准的AIS患者可能会被考虑合并癌症诊断。

文献来源:Shapiro SD, Vazquez S, Das A, et al. Investigating Outcomes Post Endovascular Thrombectomy in Acute Stroke Patients With Cancer [published online ahead of print, 2022 Sep 19]. Neurology. 2022;10.1212/WNL.0000000000201208. doi:10.1212/WNL.0000000000201208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Neurology:流感疫苗接种与缺血性卒卒中险:一项基于人群的病例对照研究 

研究评估了普通人群接种流感疫苗与流行前、流行后和流行后首次缺血性卒中(IS)风险之间的关系。流行前期观察到卒中风险降低,或提示该保护作用与流感预防无关联,或部分被不可预测的混杂因素解释。

European Radiology:缺血性卒中患者EVT术后的这一影像学表现,关乎着患者预后的评估!

流体增强反转恢复血管性增高(FVH)定义为相对于脑脊液的低密度而言,蛛网膜下腔存在的圆形、连续或点状的线性增高,具有典型的动脉走向。

Stroke:院前卒中量表在缺损严重程度范围内的诊断性能——疑似中风患者的院前分流研究分析

常用的院前卒中量表在缺损严重程度的范围内显示出不同的性能。

Lancet:刘建民教授团队发现卒中患者取栓再通后血压管理下限(ENCHANTED-2/MT研究)

10月28日,国际顶级期刊《柳叶刀》杂志主刊在线发表海军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刘建民教授团队临床研究的最新成果——“急性缺血性卒中机械取栓成功再通后强化降压控制的研究&r

Front Neurol:中国140万成年人卒中患病率及风险因素研究

依托美年健康全国300多个城市、600余家体检中心的网络布局、上亿人次的体检数据优势,发起了一项来自我国28个省161个城市的254个健康体检中心1431527名参与者的脑磁共振成像(MRI)调查,旨

JAHA:青少年体重指数与早期房颤和死亡、心力衰竭和缺血性卒中的长期风险

青春期男性的BMI指数升高与早期房颤密切相关,并与房颤患者的临床结局恶化密切相关,包括全因死亡率、突发心衰和缺血性结局。

拓展阅读

European Radiology: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远端闭塞侧支循环评估革新,ODACS 评分精准定位受影响区域

在一定程度上,侧支循环能够维持对受影响脑组织的灌注,并减缓从处于危险状态的组织(半暗带)向梗死组织(核心区)的进展。人们已经提出了各种(自动的)侧支评分(CSs)来评估侧支循环状态。

【论著】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对缺血性卒中代谢变化及潜在生物标志物的分析研究

本研究拟通过对IS患者进行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探索能够有效识别早期IS患者的代谢物,为临床建立代谢组学生物标志物高精度诊断模型提供参考。

“不痛不痒”的颈动脉斑块:科学认知和管理

缺血性卒中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相关,易损斑块特征影响卒中风险。多种影像技术可评估斑块,影像组学结合 AI 带来新突破,临床需多方面干预。

脑出血后情绪与疼痛的秘密:你的大脑哪边在"受伤"?

所有右侧出血患者在出院前应接受强制性情绪筛查,并考虑将加巴喷丁等神经痛药物纳入基础用药方案。

人类遗传学揭示凝血蛋白靶点:缺血性卒中预防的新方向

这一发现不仅深化了我们对卒中发病机制的理解,还为新型抗凝药物的开发提供了重要线索。

脑梗后出血性转化真的影响康复吗?PACIFIC-STROKE研究带来新见解

决定长期功能结局的首要因素仍是初始梗死的严重程度和部位,而非后续是否出现影像学上的出血改变

2024 AHA科学咨询:大核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

美国心脏协会(AHA,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 2024-12-18

2024 ESO指南:脑小血管病—第2部分:腔隙性缺血性卒中

欧洲卒中组织(ESO,European Stroke Organisation) · 2024-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