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T】淋巴瘤自体移植4种不同预处理方案的早期毒性和疗效

2024-08-14 聊聊血液 聊聊血液 发表于上海

近日以pre-proof预发表一项巴西的回顾性研究,比较了BEAM、CBV、BuMel和BendaEAM(苯达莫司汀、依托泊苷、阿糖胞苷、美法仑)的毒性和移植结局。

淋巴瘤移植预处理

大剂量治疗后自体造血细胞移植(AHCT)仍是复发或难治性(R/R)淋巴瘤患者的可行巩固策略。BEAM(卡莫司汀、依托泊苷、阿糖胞苷和美法仑) 由于较好疗效和耐受性,广泛认为是主要预处理方案,但其他预处理方案也值得探索。

《Transplantation and Cellular Therapy》近日以pre-proof预发表一项巴西的回顾性研究,比较了BEAM、CBV(卡莫司汀、依托泊苷、环磷酰胺)、BuMel (白消安、美法仑)和BendaEAM(苯达莫司汀、依托泊苷、阿糖胞苷、美法仑)的毒性和移植结局。

图片

研究结果

该研究纳入接受外周血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连续成人淋巴瘤(包括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预处理方案包括BEAM(n=68)、CBV(n=65)、BuMel(n=42)和BendaEAM(n=38)。

在III-IV级毒性中,BuMel(45%)和BendaEAM(24%)比BEAM(15%)和CVB (6%,p≤0.001)更常发生口腔粘膜炎。BendaEAM组腹泻发生率较高(42%),而BuMel组较低(7%,p=0.013)。急性肾损伤仅在BendaEAM组发生(11%)。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92%)和感染性并发症(58%)在BendaEAM组更为常见。其他治疗相关毒性无显著差异。BendaEAM(优势比[OR] 3.07, p=0.014)和BuMel(优势比[OR] 4.27, p=0.002)与较高的III-IV级毒性独立相关(随访至D+100)。

图片

四种预处理方案在复发/进展、非复发死亡率、无进展生存期或总生存期方面没有显著差异。

图片

总的来说,BuMel和BendaEAM与较高的III-IV级毒性发生率相关。卡莫司汀为基础的方案似乎毒性更小、更安全;但移植结局没有显著差异。总的来说,使用替代预处理方案可能会导致AHCT治疗淋巴瘤后毒性增加,但该结论需要前瞻性随机研究予以证实。

参考文献

Jhonny Carranza , Giancarlo Fatobene , Leonardo Jun Otuyama , Joaquim Gasparini dos Santos , Ana Costa Cordeiro , Livia Mariano , Vanderson Rocha , EARLY TOXICITY AND EFFICACY OF FOUR DIFFERENT CONDITIONING REGIMENS FOR AUTOLOGOUS HEMATOPOIETIC CELL TRANSPLANTATION IN PATIENTS WITH LYMPHOMA: IMPACT OF DRUG SHORTAGES IN A RESOURCE-CONSTRAINED COUNTRY, Transplantation and Cellular Therapy (2024), doi: https://doi.org/10.1016/j.jtct.2024.07.025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20066, encodeId=8d5722200667f,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970e659640a'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淋巴瘤#</a> <a href='/topic/show?id=6f9d10020e85'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预处理方案#</a> <a href='/topic/show?id=71a211419e48'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自体造血细胞移植#</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03,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65964, encryptionId=970e659640a, topicName=淋巴瘤), TopicDto(id=114197, encryptionId=71a211419e48, topicName=自体造血细胞移植), TopicDto(id=100207, encryptionId=6f9d10020e85, topicName=预处理方案)],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Wed Aug 14 13:33:24 CST 2024, time=2024-08-14,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相关资讯

Lancet 子刊:高危淋巴瘤患者的CD30 CAR-T巩固治疗

这项临床研究的目的是确定作为高复发风险CD30阳性淋巴瘤患者,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HSCT) 后输入抗 CD30 CAR T 细胞作为巩固治疗的安全性。

European Radiology:使用[18F]FDG PET/CT实现结节病和淋巴瘤的准确诊断

[18F]FDG PET/CT是一种诊断成像技术,可用于评估癌症和炎症性疾病的活动。卷积神经网络 (CNN) 是一种深度学习编码,由多个卷积和池化层组成,可以从输入图像中自动提取特征图。

【JCO】ICC和WHO-HAEM5淋巴瘤分类的差异与统一

参与WHO-HAEM5和ICC的专家审查并讨论了这两个系统的现有差异,以及弥合差距以实现未来统一淋巴瘤分类所需的步骤。

European Radiology:骨髓保留指数及基线18F-FDG PET/CT对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预后价值

氟-18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结合计算机断层扫描(18F-FDG PET/CT)是DLBCL预处理分期的标准无创方法,能够正确评估淋巴结和结外受累情况。

【Blood Adv】通过免疫表型监测CAR-T扩增,揭示不同淋巴瘤的扩增与毒性

为了解CD19 CAR-T扩增对输注后1个月内患者结局的影响,斯坦福大学专家前瞻性研究了单中心接受CD19 CAR-T治疗的236例患者。研究结果近日发表于《Blood Advances》。

J Transl Med:25例中国原发性睾丸淋巴瘤患者的基因组特征和分子学分型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景红梅教授牵头对25例PTL患者进行了全外显子组测序,总结了 PTL 患者的常见突变特征、拷贝数变异和分子学分型异质性,或可促进更精确的亚型特异性治疗。

2年无进展生存率超70%!《柳叶刀》子刊:CD30 CAR-T,淋巴瘤治疗新希望

近日,《柳叶刀-血液学》发表一项1期临床研究结果,表明靶向CD30的CAR-T细胞疗法(ATLCAR.CD30)有潜力作为高风险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在自体HSCT后的巩固治疗。

【AJH】淋巴瘤的VTE风险预测模型

美国多家中心的学者开展一项研究,旨在推导并验证一种专门针对淋巴瘤患者的、简化的VTE风险评估模型(RAM),基于临床和实验室指标来识别有血栓栓塞事件风险的患者。

European Radiology:MRI弥散加权成像和[18F]FDG PET/MRI在小儿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治疗监测中的比较

现阶段,PET/MRI是FDG PET/CT的可靠替代方法。然而,FDG PET/MRI仅限于世界领先国家的大型三级医疗中心,而传统MRI在全球范围内都可以使用。

【热点解读】淋巴瘤免疫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

本共识总结了单抗类药物、双特异性抗体、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抗体药物偶联物、免疫调节剂和细胞治疗等免疫治疗在淋巴瘤中的相关研究及应用情况,旨在为淋巴瘤免疫治疗实践的规范化提供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