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古老中药方剂半夏泻心汤如何颠覆结直肠癌治疗:网络药理学揭示惊人机制!

2024-09-22 梅斯循证中医药 MedSci原创 发表于上海

文章探究了BXD对CRC的潜在机制。

结直肠癌(CRC)是消化道恶性肿瘤中的一种,在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中位居第三,仅次于肺癌和胃癌。CRC亦是我国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五大原因,其死亡人数高于其他发展中国家。现阶段针对结直肠癌的治疗手段主要包括手术、放疗及化疗。尽管近年来出现了生物制剂和免疫治疗等新型辅助治疗方法,但CRC的治疗效果依然有限。鉴于此,探索结直肠癌的预防与治疗新策略显得尤为迫切。

半夏泻心汤(BXD)具备抗炎、免疫调节、抗癌及抗氧化等多重生物活性。尽管已有临床观察与体外实验验证了BXD在抗CRC方面的活性,但其具体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理尚未得到明确阐述。

日前,一篇名为“Effect and mechanism of Banxia Xiexin decoction in colorectal cancer: A network pharmacology approach”的文章探究了BXD对CRC的潜在机制。

图片

图1 论文首页

BXD对结直肠癌影响机制的初步探讨

为深入探讨BXD对CRC影响的具体机制,该研究构建了一个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图2A),以分析目标蛋白间的相互作用。该网络中的节点程度被用以确定各靶点的交互程度,共识别出30个高度交互的靶点,其中包括AKT1(程度=68)、白细胞介素-6(IL-6)(程度=52)、MAPK8(程度=50)、MAPK1(程度=48)、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程度=48)、琼(程度=47)、信号传感器和转录激活剂3(STAT3)(程度=46)(图2B)。通过氧化石墨烯富集分析,研究从细胞组分、分子功能以及生物过程三个维度评估了这些靶点的共同生物学功能(图2C-E)。此外,研究采用KEGG富集分析,研究了与这些靶点相关的信号通路。结果显示,在P<0.05的标准下,共识别出112条相关通路,其中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CRC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与细胞凋亡的相关性最为显著

图片

图2 网络及靶点图

BXD可抑制体外CRC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CCK8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给药浓度的增加,HCT116细胞的活性呈现下降趋势。在BXD药物不同浓度作用下,其半抑制浓度(IC50)为304.5405 μg/ml(图3A)。基于此数据,研究选取150、304及600 μg/ml作为低、中、高三个浓度水平,以进行后续实验。进一步通过EdU实验验证,BXD的主要成分能够显著抑制HCT116和SW480细胞的体外增殖(图3B)。此外,伤口愈合实验和Transwell迁移实验均证实,BXD成分能显著降低HCT116细胞在体外的迁移能力(图3C、D)。

图片

图3 BXD成分对HCT116细胞体外增殖和迁移的影响

BXD增加了体外CRC细胞中的铁和ROS水平

经过高浓度BXD主要成分混合物处理后,HCT116细胞的总铁含量显著上升(图4A)。同时,HCT116和SW480细胞内的ROS水平亦随BXD浓度增加而呈现浓度依赖性增长(图4B)。

图片

图4 BXD成分对体外HCT116细胞中铁和ROS水平的影响

BXD通过抑制PI3K/AKT/mTOR轴诱导体外CRC细胞的铁蛋白吞噬

免疫印迹分析结果表明,BXD成分能够显著提升自噬标记物LC3II(微管相关蛋白2轻链3 beta)与LC3I的比值,同时增加铁蛋白自噬标记物NCOA4的表达水平。此外,BXD成分还降低了铁垂病相关标志物FTH1和GPX4的表达水平(图5A)。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HCT116细胞中自噬体的数量随着BXD组分浓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图5B)。为深入探讨BXD成分的作用机制,研究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了细胞内PI3K、AKT及mTOR的水平及其磷酸化状态。结果显示,BXD成分的干预显著降低了HCT116细胞中PI3K、AKT和mTOR的磷酸化水平(图5A)。该研究进一步使用AKT抑制剂(MK2206)和AKT激活剂(SC79)对HCT116和SW480细胞信号通路的影响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与BXD组相比,AKT抑制剂能够进一步增加LC3 II/LC3 I比值和NCOA4的表达水平,降低FTH1和GPX4的表达水平,提高铁和ROS水平,并最终抑制细胞增殖。相反,AKT激活剂则逆转了BXD成分的上述作用效果。

图片

图5 BXD成分诱导CRC细胞的铁酰胺吞噬及其机制

BXD在体内抑制结直肠癌皮下移植瘤的生长,增加肿瘤中铁和ROS的水平

在采用HCT116细胞构建的裸鼠CRC皮下移植瘤模型中,结果显示,BXD组相较于对照组,其皮下肿瘤的大小及重量均显著减小,尤其是高剂量组减小最为显著(图6A)。进一步对肿瘤组织进行解剖并测定铁含量,发现BXD组肿瘤中铁含量高于对照组,其中BXD-H组的增加最为显著(图6B)。ROS水平检测显示,BXD组的ROS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BXD-H组表现最为突出(图6C)。此外,Ox对皮下移植瘤的抑制作用相较于BXD-H组略强。在影响肿瘤中铁含量及ROS水平方面,Ox与BXD-H组的效果相当

图片

图6 BXD对皮下移植HCT116肿瘤生长及肿瘤体内铁和ROS水平的影响

BXD在CRC中的体内作用机制的初步验证

在对CRC肿瘤进行Western blot分析时,结果显示,相较于对照组,BXD组中LC3II与LC3I的比值以及NCOA4的表达水平均有所上升,而FTH1和GPX4的表达水平则相对降低。同时,PI3K、AKT及mTOR的磷酸化水平亦呈现下降趋势(图7),这与体外实验所得数据相符。

图片

图7 BXD对CRC的作用机制的体内验证

结论

BXD作为一种典型的传统天然药物,展现出对疾病治疗的多靶点作用。鉴于此,有必要进行更为详尽的研究,以明确其在临床应用中的潜在价值

参考文献:

Wang Y, Zhao T, Huang C, Liu F, Zhang Y, Kong D, Fan Z. Effect and mechanism of Banxia Xiexin decoction in colorectal cancer: A network pharmacology approach. Phytomedicine. 2024 Jan;123:155174. doi: 10.1016/j.phymed.2023.155174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27210, encodeId=682d222e210fb,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493ae869206'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结直肠癌#</a> <a href='/topic/show?id=c73a1058809f'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半夏泻心汤#</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69,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05880, encryptionId=c73a1058809f, topicName=半夏泻心汤), TopicDto(id=78692, encryptionId=493ae869206, topicName=结直肠癌)],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Mon Sep 23 11:32:14 CST 2024, time=2024-09-23,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2024-09-23 梅斯管理员 来自上海

相关资讯

少用抗癌药,效果却更好?《柳叶刀》子刊:重磅ADC治疗结直肠癌,这个剂量更佳

研究表明对于既往接受过标准化疗HER2阳性、RAS野生型或突变型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5.4 mg/kg的德曲妥珠单抗是更佳的单药治疗剂量,客观缓解率为37.8%,兼具有很强的抗肿瘤活性和安全性特征。

European Radiology:多变量预后模型在结肠直肠癌复发预测中的应用

多变量预后模型结合了多个因素来估计未来结果的风险。虽然预测结直肠癌预后的模型可用于不同的临床环境,但并未被广泛使用。

Nature:基于100kGP计划的WGS数据绘制全面的结直肠癌体细胞突变图谱

研究人员对来自英国十万基因组项目参与者的2023份CRC样本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绘制了详细的CRC体细胞突变图谱。

Cell子刊:香港中文大学于君团队最新研究表明具核梭杆菌可以促进微卫星稳定型结直肠癌抗PD-1治疗!

该研究表明具核梭杆菌可以促进微卫星稳定型结直肠癌抗PD-1治疗。

读书报告 | NEOCAP研究: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新辅助治疗局部晚期dMMR结直肠癌的II期研究

这为dMMR/MSI-H结肠癌患者的器官功能保全提供了重要的循证医学证据,有望改变这类肿瘤的治疗格局。

缩短口服西甲硅油至开始结肠镜检查之间的时间间隔有利于提高肠道准备质量

今天为您带来第16期内容:缩短口服西甲硅油至开始结肠镜检查之间的时间间隔有利于提高肠道准备质量。

林俊忠教授谈结直肠癌治疗:微创手术的策略与多学科协作的力量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的林俊忠教授受邀接受了《肿瘤医学论坛》的独家专访,详细阐述了微创手术在结直肠癌治疗领域的实践应用、多学科团队协作的核心价值,以及对未来发展的深刻见解。

European Radiology:血清肿瘤标志物和CT身体成分评分系统在预测结直肠癌手术患者的预后

肿瘤淋巴结转移(tTNM)分类分期系统已广泛应用于临床,通过评估肿瘤的大小、淋巴结转移的程度以及远处转移来评估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然而,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并非仅由TNM分期决定。

J Gastrointest Oncol:中药YIV-906能减轻直肠癌放化疗的毒副作用,或可让患者能耐受更强的治疗

YIV-906源自于传统植物药配方,起源于“黄芩汤”,是一种以整合系统生物学方法为基础而开发的独特新型抗肿瘤候选药物。黄芩汤对一种名为CPT-11(即后来获批的常用化疗药伊立替

Mol Cancer:中山大学唐海林等团队发现牡荆素作为一种新的VDR激动剂,可减轻慢性肠道炎症向结直肠癌的转变

该研究证实了牡荆素通过VDR/PBLD途径靶向VDR并调节巨噬细胞极化,从而缓解慢性结肠炎向结直肠癌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