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MO 2024 | IMbrave050研究更新:T+A辅助切除或消融高危肝癌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

2024-09-25 肝癌在线 肝癌在线 发表于上海

作为III期临床试验的里程碑成果,这些数据不仅揭示了T+A组合在延长患者生存期、降低复发风险方面的潜力,还进一步确认了其良好的安全性特征,为高危HCC患者的治疗开辟了新路径。肝癌在线特此报道。

前言:在肝癌治疗领域,探索更为有效的辅助治疗策略一直是研究热点。近日,在备受瞩目的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大会上,LBA39-IMbrave050研究公布的最新数据,为高危肝细胞癌(HCC)患者带来了希望之光。该研究深入评估了阿替利珠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T+A)方案,在肝癌患者接受手术切除或局部消融后的辅助治疗中的疗效与安全性。

作为III期临床试验的里程碑成果,这些数据不仅揭示了T+A组合在延长患者生存期、降低复发风险方面的潜力,还进一步确认了其良好的安全性特征,为高危HCC患者的治疗开辟了新路径。肝癌在线特此报道。

1 研究背景

在预先指定的中期分析中(中位随访时间为17.4个月),IMbrave050达到了主要终点,即独立评估机构(IRF)评估高危HCC患者的无复发生存期(RFS)。

阿替利珠单抗+贝伐珠单抗(T+A) vs 主动监测的RFS HR为0.72(校正95%CI:0.53,0.98;P=0.012),总生存期(OS)数据尚未成熟(HR,1.42;95%CI:0.80,2.54)。

2 研究方法

IMbrave050纳入了以治愈为目的切除或消融后复发风险高的HCC患者。患者按1:1随机分组,每3周(17个周期)接受阿替利珠单抗1200mg+贝伐珠单抗15 mg/kg或主动监测1年,患者有资格在IRF复发后转入T+A。

分层因素包括地理区域和一个复合因素,包括高危特征的数量、治疗方法和切除后选择性辅助经动脉化疗栓塞(1周期)的使用。次要终点包括OS和安全性。

3 研究结果

更新后的RFS HR为0.90(95%CI: 0.72,1.12)。在第2个中期分析时,OS仍然尚未成熟(HR,1.26;95%CI:0.85,1.87)。临床相关亚组的RFS和OS结果一致。没有发现新的安全隐患。

图片

4 研究结论

在这一最新分析中,与主动监测相比,T+A的初始RFS优势并未持续。OS仍未成熟,但从第一次中期分析开始显示出数值上的改进。T+A的安全性仍然可控,并且与每种药物和潜在疾病的安全性一致。获益-风险分析不支持T+A作为所有高危HCC的辅助治疗。其疗效随访仍将继续进行。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27602, encodeId=056b222e60202,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370d8126914'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肝癌#</a> <a href='/topic/show?id=b6b011e87899'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ESMO 2024#</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48,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17878, encryptionId=b6b011e87899, topicName=ESMO 2024), TopicDto(id=81269, encryptionId=370d8126914, topicName=肝癌)],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Wed Sep 25 11:35:06 CST 2024, time=2024-09-25,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2024-09-25 梅斯管理员 来自上海

相关资讯

Mol Cancer:中山大学陈敏山等团队合作发现肝细胞YTHDF2在肝脏中促进治疗诱导的抗肿瘤免疫反应的新作用

该研究阐明了肝细胞YTHDF2在肝脏中促进治疗诱导的抗肿瘤免疫反应的新作用。研究发现为靶向YTHDF2治疗益处的机制提供了有价值的见解。

【期刊导读】核苷类药物治疗早期的HBV RNA降幅可预测慢乙肝患者的肝癌发生风险

核苷(酸)类似物(NAs)治疗早期的HBV RNA降幅对于慢乙肝患者肝癌发生风险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并且现有肝癌预测模型在加入HBV RNA降幅后预测性能更佳。

名家专访 | 谢青教授:以预防肝癌为最终目标的慢乙肝治疗策略

近日,肝癌在线有幸邀请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谢青教授,就“以预防肝癌为最终目标的慢乙肝治疗策略”话题进行分享。

尚佳教授:免疫靶向治疗下晚期肝癌患者的管理

近日,河南省人民医院感染科尚佳教授分享了《免疫靶向治疗下晚期肝癌患者的管理》,肝癌在线特将精彩内容整理成文,供临床医生参考。

【全球听说】高分期刊:全球近50%的慢性肝病、肝硬化和肝癌相关死亡发生在亚太地区

一篇综述总结了亚太地区慢性肝病及肝癌的疾病负担和未来趋势,并提出疾病管理的关键挑战及解决措施。肝霖君整理重点内容与大家分享。

TACE抵抗:肝癌介入治疗中的挑战

本文介绍国内外关于 “TACE 抵抗” 的不同定义及国内肝癌 TACE 治疗特殊性,强调其临床意义及需重新定义旧思维,期待新肝癌分类分期以指导个性化治疗。

【期刊导读】系统综述:慢性HBV感染者的HBsAg水平与肝硬化和肝癌风险显著相关

英国的一项研究系统评估了HBsAg水平与远期疾病结局之间的相关性、HBsAg水平/HBsAg变化与临床表现和治疗指征的关系。

肝癌晚期有哪些常见的症状表现?

介绍肝癌症状多样,包括诱发原因、原发灶、血管侵犯、肝外转移等引起的各类症状及治疗所致症状,强调虽症状多但大多有应对方法,不必过于恐慌。

揭秘!慢性乙肝患者基线病毒载量:HBeAg阳性者肝癌风险的预警信号

旨在进一步研究在更大的跨国数据集中开始抗病毒治疗的HBeAg阳性且无肝硬化的成年患者中基线HBV病毒载量与HCC风险之间的关联。

肝癌术后复发率高达70%!这些肝癌类型切除后复发率极高

根治性治疗包括:肝切除、消融和肝移植,也有部分可考虑放疗。本期《东肝地带》就和大家聊一聊“肝癌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