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ukemia】BTK抑制剂治疗CLL后的房颤负担及临床结局

2024-08-26 聊聊血液 聊聊血液 发表于上海

,比较了新一代BTKi与伊布替尼的AF发生率和负担,并通过多因素回归分析定义心律监测结果与心脏主要不良事件(MACE)和死亡率之间的关联。

BTK抑制剂房颤负担

BTK抑制剂(BTKi)对B细胞恶性肿瘤有显著疗效,但也存在一定心脏毒性,包括房颤(AF),但BTKi相关AF的负担、严重程度和影响尚不清楚。因此学者利用2009年至2020年期间连续接受BTKi治疗的B细胞恶性肿瘤患者的大型队列中长期进行动态心律监测的患者,评估了BTKi治疗后的房颤负担及室性心律失常负担和其他心律失常,比较了新一代BTKi与伊布替尼的AF发生率和负担,并通过多因素回归分析定义心律监测结果与心脏主要不良事件(MACE)和死亡率之间的关联。结果近日发表于《Leukemia》。

图片

研究结果

该研究利用2009年至2020年连续接受伊布替尼、阿可替尼和其他下一代BTKi(如pirtobrutinib、nemtabrutinib)治疗的大型当代美国综合癌症中心队列,纳入接受BTKi治疗且对疑似心脏毒性进行动态心律监测的血液肿瘤患者共98例(97.4%的患者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38.8%的BTKi为新一代BTKi,14.3%的患者有既往AF史),监测时间为28224小时;BTKi使用的中位持续时间为42个月。

AF负担定义为监测期间观察到患者发生房颤的时间比例,以24小时内发生房颤的时间百分比(%)表示。

图片

在平均监测时间12天内,72.4%发生心律失常(16.3%为房颤,31.6%为其他室性心动过速,14.3%为室性心动过速)。14.3%的患者AF负担高,且伊布替尼和新一代BTKi之间的AF负担相似(心律失常发生率分别为73.7%和71.7%,AF分别为13.2%和30.0%,AF负担分别为8.3%和8.5%)。

图片

与新一代BTKi相比,接受伊布替尼治疗的患者房颤负担高(≥10%)更为常见,但在房颤患者中,房颤负担的平均百分比没有显著差异。

图片

没有单一的抗心律失常治疗可以预防BTKi相关房颤,但抗心律失常药物与心律失常负担减少相关(−35.8% vs. 0%,P=0.009)。

在考虑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多因素模型中,既往房颤史与BTKi治疗后房颤负担增加相关。在随访中,高房颤负担与MACE (HR=3.12, P=0.005)和死亡率(HR 2.97, P=0.007)相关。

图片

图片

总结

该研究是对房颤、室性心律失常和其他心律失常的性质及随后的MACE和总生存期影响的最大系统研究,并首次评估了新一代BTKi治疗对心律失常的影响。

即使在考虑了传统的风险因素后,BTKi也与心律失常事件的重大负担风险相关。除了传统风险外,疑似BTKi相关心脏毒性患者中高房颤负担也与主要心血管事件风险增加和生存恶化相关,即使在接受下一代治疗的患者中也是如此。考虑到接受BTKi治疗的患者预期会增加,需要进一步研究AF负担与后续结局的关系以及最佳缓解策略。

参考文献

Gambril JA,et al. Atrial fibrillation burden and clinical outcomes following BTK inhibitor initiation.Leukemia . 2024 Aug 17. doi: 10.1038/s41375-024-02334-3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22579, encodeId=88e922225e90f,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714948524e'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CLL#</a> <a href='/topic/show?id=bde45355068'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 <a href='/topic/show?id=d6b83e724b'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BTK抑制剂#</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19,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3772, encryptionId=d6b83e724b, topicName=BTK抑制剂), TopicDto(id=4852, encryptionId=714948524e, topicName=CLL), TopicDto(id=53550, encryptionId=bde45355068, topicName=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Mon Aug 26 22:24:55 CST 2024, time=2024-08-26,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相关资讯

AJH:CLL和MBL患者对重组带状疱疹疫苗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

RZV在MBL/CLL参与者中不产生细胞介导的抗体反应,这与年龄和性别匹配的抗体反应相当

维奈托克-奥妥珠单抗联合用药能有效治疗CLL患者

维奈托克-奥妥珠单抗联合用药用于CLL患者的治疗

Blood:选择性BTK抑制剂acalabrutinib治疗慢淋白血病的事宜剂量及疗效

Acalabrutinib在复发性/难治性和高风险的初治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具有临床疗效。 与QD剂量相比,BID剂量可保持血液和组织中BTK几乎完全被占用,可更好地抑制致癌信号。

PI3Kδ抑制剂umbralisib+CD20抑制剂ublituximab用于CLL试验因疗效显著提前中止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CLL),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CLL),这是一种老年性疾病,以免

Lancet Oncol:伊布替尼+利妥昔单抗对比FCR治疗初治CLL的FLAIR研究中期结果

伊布替尼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初治CLL优于氟达拉滨、环磷酰胺和利妥昔单抗,无进展生存期更优。

【BJH】无17p缺失、免疫化疗的一线CLL中基因异常的预后影响

学者通过细胞遗传学和靶向二代测序,对536例接受一线免疫化疗治疗(CIT)的CLL患者进行了基因异常的综合分析,旨在评估主要异常的预后意义,并特别关注根据IGHV状态分层时的相对影响。

Lancet Haematol:伊布替尼联合FCR用于初发年轻CLL患者的起始治疗:一项单臂、多中心、2期临床研究

氟达拉滨、环磷酰胺和利妥昔单抗组成的FCR方案可以改善伴IGHV突变的年轻(≤65岁)化疗耐受的CLL患者的PFS。然而,不伴有IGHV突变的患者往往不能获得持久疗效。伊布替尼在CLL患者中的治

【Blood】靶向治疗时代,CLL是否需要新的预后评分?

研究表明CLL-IPI保留对无进展生存期(PFS)的预后价值,但对预测总生存期(OS)的辨别力有所减弱。

柳叶刀重磅综述: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柳叶刀杂志近日发表综述,阐述了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诊断、基因组学、临床特征和治疗。

【Blood Adv】补充维生素D或可改善早期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预后

该研究提供了提示性证据,除了维生素D不足与新诊断无症状CLL患者较短的TTFT相关外,维生素D替代可能有可能(至少部分)消除这种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