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 Hum Beha:复旦华山:从UKB中识别痴呆可控因素发现47-72%的痴呆可预防!

2023-08-01 MedSci原创 MedSci原创 发表于威斯康星

本研究结果提示多数痴呆病例可能可以通过消除可调控风险因素来预防,即使在高遗传风险的人群中也具有保护作用。

痴呆症是导致老年人残疾和依赖他人的主要原因。鉴于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探索可改变的风险因素来设计预防措施是一个重要的,也许是目前唯一可行的减少痴呆症负担的方法。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假设驱动的方法通常被用来探索可以整合到痴呆症预防方案中的可改变因素。然而,这些方法有一些局限性。因此,危险因素的多样性和共现性被低估了。

在本研究中,来自复旦大学华山医院神经内科的郁金泰教授团队分析了来自英国生物银行的344,324名参与者的数据,并对210个可改变的风险因素进行了15年的随访数据。研究人员首先进行了一项全暴露关联研究,然后将与痴呆相关的因素结合起来,生成不同领域的综合评分。然后,在多变量Cox模型中评估了它们与痴呆的联合关系。最后使用人口归因分数来估计消除危险域的不利概况对痴呆的潜在影响。

在平均随访8.81年的过程中,4,654位参与者被诊断为新发痴呆。暴露组关联分析显示,糖尿病、抑郁、睡眠等62个可调控危险因素,涵盖居住环境、生活方式、精神心理因素、身体指标、共患病和社会经济状况6个类别,首次绘制了痴呆可调控危险因素图谱。随后通过主成分分析计算了上述6个类别的加权人群归因分数。结果发现47.0%-72.6%的痴呆病例可通过消除可调控风险因素预防,其中生活方式 (16.6%),减少共患病 (14.0%) 和提升社会经济状地位(13.5%) 对痴呆的预防作用最大。

此外,本研究还发现六个结构域的加权得分与基于APOE基因型的遗传风险之间存在统计学上显著的相互作用(P <2 × 10−6)。遗传风险的进一步分析分层显示,有利的概要文件的六个领域通常是降低痴呆症风险相关基因类别。遗传风险最高的参与者(ε2ε4,ε3ε4或4εε4),有利的生活方式(HR = 0.62, 95% CI -0.71 = 0.55, P = 7.16×10−13),既往病史(HR = 0.79, 95% CI -0.89 = 0.70, P = 5.42×10−5),身体状况(HR = 0.62, 95% CI -0.77 = 0.51, P = 8.69×10−6),社会经济地位 (HR = 0.77,95% CI = 0.67-0.88, P = 1.76 × 10−4)和居住环境(HR = 0.88, 95% CI = 0.77-0.99, P = 0.044)显著降低痴呆风险。

综上,本研究结果提示多数痴呆病例可能可以通过消除可调控风险因素来预防,即使在高遗传风险的人群中也具有保护作用。

原始出处:

Identifying Modifiable Factors and Their Joint Effect on Dementia Risk in the UK Biobank. Nat Hum Behav, doi:10.1038/s41562-023-01585-x (2023).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172248, encodeId=8da921e2248d2,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43ed1080e969'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UK biobank#</a> <a href='/topic/show?id=7bf5108083e8'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暴露组关联分析#</a>显示,<a href='/topic/show?id=4f77e665253'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糖尿病#</a>、<a href='/topic/show?id=0a0b5496306'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抑郁#</a>、<a href='/topic/show?id=49c3e2969ba'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睡眠#</a>等62个可调控危险因素,涵盖居住环境、<a href='/topic/show?id=405269141c9'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生活方式#</a>、精神心理因素、身体指标、共患病和社会经济状况6个类别,首次绘制了<a href='/topic/show?id=18b3e120514'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痴呆#</a>可调控危险因素图谱。随后通过主成分分析计算了上述6个类别的加权人群归因分数。结果发现47.0%-72.6%的痴呆病例可通过消除可调控<a href='/topic/show?id=13c81008e121'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风险因素#</a>预防,其中生活方式 (16.6%),减少共患病 (14.0%) 和提升社会经济状地位(13.5%) 对痴呆的预防作用最大。 这种研究是一种趋势,也是<a href='/topic/show?id=e15f1080847d'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精准预防#</a>的关键要点!,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74,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54963, encryptionId=0a0b5496306, topicName=抑郁), TopicDto(id=69141, encryptionId=405269141c9, topicName=生活方式), TopicDto(id=71205, encryptionId=18b3e120514, topicName=痴呆), TopicDto(id=72969, encryptionId=49c3e2969ba, topicName=睡眠), TopicDto(id=76652, encryptionId=4f77e665253, topicName=糖尿病), TopicDto(id=100871, encryptionId=13c81008e121, topicName=风险因素), TopicDto(id=108079, encryptionId=43ed1080e969, topicName=UK biobank), TopicDto(id=108083, encryptionId=7bf5108083e8, topicName=暴露组关联分析), TopicDto(id=108084, encryptionId=e15f1080847d, topicName=精准预防)],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https://img.medsci.cn/Random/55971dc507c93968175ce7cc1e177b372a83869f.jpg, createdBy=f63e4754896, createdName=侠胆医心, createdTime=Fri Dec 01 04:15:02 CST 2023, time=2023-12-01, status=1, ipAttribution=威斯康星)]
    2023-12-01 侠胆医心 来自威斯康星

    #UK biobank# #暴露组关联分析#显示,#糖尿病##抑郁##睡眠#等62个可调控危险因素,涵盖居住环境、#生活方式#、精神心理因素、身体指标、共患病和社会经济状况6个类别,首次绘制了#痴呆#可调控危险因素图谱。随后通过主成分分析计算了上述6个类别的加权人群归因分数。结果发现47.0%-72.6%的痴呆病例可通过消除可调控#风险因素#预防,其中生活方式 (16.6%),减少共患病 (14.0%) 和提升社会经济状地位(13.5%) 对痴呆的预防作用最大。 这种研究是一种趋势,也是#精准预防#的关键要点!

    0

相关资讯

Mol Psychiatry:与炎症饮食有关的血浆蛋白可预测未来的认知障碍

目前的研究结果提供了关于炎症营养模式如何与免疫相关的血浆蛋白组有关的见解。

Neurology:重视“脑肠轴”——定期使用泻药会明显增加部分痴呆症发病率

经常使用泻药与全因痴呆的风险较高有关,特别是在使用多种泻药类型或渗透性泻药的人中。

Annals of Neurology:教育程度与痴呆——中年血管风险因素的中介作用

教育程度与痴呆之间的关系有很大一部分是通过中年期血管风险因素介导的。

Alzheimers Res Ther:心房颤动对阿尔茨海默病认知能力下降的影响

与窦性心律患者相比,有房颤的AD和aMCI患者的认知功能下降更严重,脑室周围WML更大

Alzheimer&Dementia:单样本孟德尔随机化发现了糖尿病和痴呆症之间因果关系的证据

本研究使用单样本MR研究发现了糖尿病和痴呆症之间因果关系的证据

Alzheimer&Dementia: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可以降低痴呆风险

该研究结果提示二甲双胍的作用可能超出了它的降糖作用,将痴呆风险降低到比轻度糖尿病和健康状况较好的患者更低的水平。

拓展阅读

JAMA子刊:治疗听力损失能延缓老年痴呆症发生吗?

治疗听力损失可能会延缓大量老年人的痴呆。针对临床显著听力计测量的听力损失的公共卫生干预措施可能对痴呆预防具有广泛益处。

Alzheimer’s & Dementia:大规模模拟试验揭示,他汀类药物对不同社会人口学群体痴呆患病风险无显著差异

他汀启动与未启动组的ADRD风险无显著差异(全队列HR=0.99),且年龄、性别、种族、教育、收入等社会人口学因素均未显著修饰这一关联(所有亚组p>0.05)。

JNNP: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精神行为症状,竟能通过血液提前预测?

血浆蛋白标志物可以作为一种便捷、无创的监测手段,帮助医生更早识别高风险患者,甚至针对特定症状(如攻击行为或淡漠)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JNNP:阿尔茨海默病的隐秘轨迹,大脑结构变化竟始于中年?

纵向追踪(即对同一人群多次脑扫描)仍是未来的金标准。

阿尔茨海默病诊断新突破:血浆p-tau217检测的全面评估

这项研究不仅证实了血浆p-tau217作为AD生物标志物的潜力,还为临床选择最佳检测方法提供了重要依据。

Stroke:左心房肌病的标志物: 窦性心律患者缺血性中风和痴呆的预后作用

本研究的发现表明,在多种左心房肌病标志物中,左心房储器应变对缺血性中风和痴呆的预测能力改善最为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