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肿瘤患者活得更长,Trop-2抗体偶联药戈沙妥珠单抗治疗晚期肺癌!

2024-07-20 癌度 癌度 发表于上海

603名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参与临床试验,对比SG与多西他赛,总生存期无显著差异,但免疫治疗无效者用SG疗效较好,中位总生存期延长3.5个月。

肺癌的85%属于非小细胞肺癌,一般非小细胞肺癌都会进行基因检测,通过找到驱动型基因突变来使用靶向药,如果患者基因检测没有靶向药的机会就只能用免疫治疗、化疗。如果患者使用铂类化疗和/或免疫治疗后病情进展,则往往只能使用二线化疗药物多西他赛,但是疗效往往不是很理想且伴随有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Sacituzumab govitecan (SG,中文翻译为:戈沙妥珠单抗)是靶向Trop-2的抗体偶联药物,可以将拓扑异构酶SN-38送达癌细胞和周围的肿瘤微环境,目前有近10种靶向Trop-2的抗体偶联药正在开展临床试验,戈沙妥珠单抗目前已经在多个国家获批用于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三阴乳腺癌,美国还批准该药用于尿路上皮癌。之前有研究报道,对于接受了大量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使用SG药物可以获得16.7%的治疗应答率,中位缓解持续时间是6个月。最近发布在学术期刊的一个临床试验给了我们新的思考。

图片

参考文献刊例示意图

一、SG治疗PD-1无效的肺癌患者疗效好

2021年11月至2023年5月,来自20个国家的177个研究中心的603名患者入组了这一项三期临床试验。这些患者都是非小细胞肺癌,之前接受了铂类化疗、抗PD-1抑制剂和靶向治疗后病情进展。患者按照等比例分组分别使用SG(戈沙妥珠单抗)或多西他赛,主要的评估终点是总生存期的改善情况。

图片

戈沙妥珠单抗或多西他赛治疗的总生存期

这个临床试验的中位随访时间是12.7个月,但是没有达到预期的终点。因为沙妥珠单抗相比化疗药物多西他赛没有达到总生存期的差异,如上图所示戈沙妥珠单抗的中位总生存期是11.1个月,而化疗药物多西他赛的中位总生存期是9.8个月,这个数据不管是鳞癌和非鳞癌都是一样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4.1个月和3.9个月,也是没有显著的区别。

图片

使用PD-1无效则SG疗效会好一些

如果说这个临床研究有什么的新的发现,那就是如果患者之前使用免疫治疗药物没效果,则使用戈沙妥珠单抗会好一些,上面的图示给出的两条生存曲线明显地分开了。其中戈沙妥珠单抗的中位总生存期是11.8个月,而化疗药物多西他赛的中位总生存期是8.3个月,戈沙妥珠单抗将中位总生存期延长了3.5个月

参考文献:

Luis G. Paz-Ares, M.D., Ph.D., et al., Sacituzumab Govitecan Versus Docetaxel for Previously Treated Advanced or Metastatic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The Randomized, Open-Label Phase III EVOKE-01 Study, J Clin Oncol. 2024 May 31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15988, encodeId=6ae622159882a,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32af9938ec6'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非小细胞肺癌#</a> <a href='/topic/show?id=f38743453f7'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多西他赛#</a> <a href='/topic/show?id=07b7106393d5'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戈沙妥珠单抗#</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23,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43453, encryptionId=f38743453f7, topicName=多西他赛), TopicDto(id=106393, encryptionId=07b7106393d5, topicName=戈沙妥珠单抗), TopicDto(id=99387, encryptionId=32af9938ec6, topicName=非小细胞肺癌)],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Sun Jul 21 00:50:09 CST 2024, time=2024-07-21,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相关资讯

李艳:EGFR少见突变非小细胞肺癌需探寻更加精准的诊疗

本期「专家组稿」由山东省肿瘤医院郭其森教授担任执行主编,与山东省肿瘤医院李艳教授共同分享《EGFR少见突变非小细胞肺癌需探寻更加精准的诊疗》,为医者和患者提供更多参考。

Science:JAK抑制剂能显著增强PD-1抑制剂抗肿瘤效应

科学界对免疫检查点的认知在迅速提升,作为用于调节和抑制免疫功能的关键机制,免疫检查点可以防止免疫细胞过度和长时间发挥作用,维持自身免疫耐受。不过,当癌细胞学会操控免疫检查点机制时,就能强行抑制肿瘤区域

论文解读|Pu Xia教授团队揭示尼古丁通过TRIM29在非小细胞肺癌中上调

该研究探讨了尼古丁如何通过TRIM29影响NSCLC中SLC7A5的表达,并揭示了其潜在机制。

“绘”解读真报告丨肺癌检出BRAF 12号外显子的非V600变异,如何解读?

介绍BRAF基因在NSCLC中的突变情况,以患者1为例解读BRAF非V600突变,包括亚型、治疗方案及相关关注点。

奥希替尼对EGFR基因20外显子插入突变的疗效有限,怎么解?

介绍EGFR基因突变类型,重点阐述EGFR基因20外显子插入突变的治疗现状,包括现有药物效果,奥希替尼对其活性有限的临床试验结果。

是乳腺癌还是肺癌?NGS基因检测再添辅助诊断新证据,并指导后续治疗

本病例强调了NGS的有效使用。除了扩展的IHC评估外,NGS可识别出肺腺癌中出现的可干预突变,支持将患者的诊断修订为NSCLC。

论文解读|Chen R/Chen Z/Wang K教授团队揭示SETDB1介导的CD147-K71二甲基化促进NSCLC细胞凋亡

。该研究首次揭示了CD147-K71二甲基化(CD147-K71me2)通过促进细胞凋亡来抑制NSCLC进展的新机制。

指南更新 | 非小细胞肺癌NCCN(2024.V9):新增埃万妥单抗联合拉泽替尼一线治疗方案

NCCN指南更新至2024.V9,此次药物治疗更新的主要内容是新增埃万妥单抗联合拉泽替尼一线治疗EGFR 19号外显子缺失或21号外显子L858R突变NSCLC。

90%肺癌患者肿瘤均缩小!上海市胸科医院陆舜团队领衔:KRAS靶向抗癌疗法新突破

研究表明对于既往接受过治疗的KRASG12C突变NSCLC患者,使用格舒瑞昔可达到较高的缓解率、较长的缓解时间且安全性可控。

指南更新 | 度伐利尤单抗再下一城! 围手术期治疗获得非小细胞肺癌NCCN(2024.V8)推荐!

非小细胞肺癌(NSCLC)NCCN指南更新至2024.V8,此次药物治疗更新的主要内容是新增度伐利尤单抗围手术期治疗完全切除的肿瘤≥4 cm和/或淋巴结阳性NSCLC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