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要求出台!人体器官获取组织需满足这些条件

2019-03-14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网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网

《人体器官获取组织基本要求和质量控制指标》解读一、背景情况2019年1月,我委印发了《人体捐献器官获取与分配管理规定》,明确了器官获取与分配有关工作要求。为规范人体器官获取组织(以下简称OPO)建设发展,建立完善人体器官获取组织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我委印发《人体器官获取组织基本要求和质量控制指标》,作为《规定》的配套文件。《基本要求和质控指标》结合OPO发展现状,紧紧围绕规范人体器官获取组织工作明

《人体器官获取组织基本要求和质量控制指标》解读

一、背景情况

2019年1月,我委印发了《人体捐献器官获取与分配管理规定》,明确了器官获取与分配有关工作要求。为规范人体器官获取组织(以下简称OPO)建设发展,建立完善人体器官获取组织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我委印发《人体器官获取组织基本要求和质量控制指标》,作为《规定》的配套文件。《基本要求和质控指标》结合OPO发展现状,紧紧围绕规范人体器官获取组织工作明确有关要求,并广泛征求有关部门及专家意见,细化了OPO条件和要求,设立了OPO质量控制指标,对医疗机构进一步加强OPO规范管理和质量控制提出了明确要求,也为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加强监管提供了依据。

二、主要内容

《基本要求和质控指标》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明确医疗机构成立OPO的基本要求和条件,二是发布OPO质量管理与控制指标,主要对以下内容进行了规定:

(一)明确OPO的基本要求。

《基本要求和质控指标》进一步明确了医疗机构成立OPO在医疗机构方面、人员方面和技术管理方面的基本要求,并且对相应条件进行了细化规定。对于单独成立的具备独立法人的OPO,明确其可通过与其他医疗机构合作的方式,提供基本要求所需条件的有关服务。

(二)发布OPO质量控制指标。

《基本要求和质控指标》发布了OPO九项质量控制指标,包括:器官捐献转化率、平均器官转化率、获取器官利用率、移植器官原发性无功能(PNF)发生率、移植器官术后功能延迟性恢复(DGF)发生率、捐献器官获取率、器官保存液病原菌培养阳性率、器官捐献分类占比和边缘供器官比率等。这些质控指标反映了OPO器官捐献与器官获取工作、器官捐献者维护、获取器官质量评估等技术和管理能力,体现OPO工作全流程质量控制情况。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650110, encodeId=31791650110ac,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fdb624666b2'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人体器官#</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88,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24666, encryptionId=fdb624666b2, topicName=人体器官)],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ed423960119, createdName=mgqwxj, createdTime=Fri Nov 22 19:57:00 CST 2019, time=2019-11-22, status=1, ipAttribution=)]
    2019-11-22 mgqwxj

相关资讯

“施予受”器官捐献志愿者登记人数将达70万

12月24日,记者在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以下简称基金会)2018年度宣传工作会议上获悉,截至今年12月21日,基金会管理的“施予受”器官捐献志愿者登记人数已达682964人。同时,基金会将聘请杭天琪、温兆伦担任“爱心大使”助力器官捐献与移植事业。 2018年,全球践行伦理峰会在梵蒂冈发表大会宣言指出,“中国的器官移植改革体现了世卫组织关于公正、透明和公平的指导原则,具有指导意义。中国的这

女医生8年接触五百名潜在捐献者,成功协调30多例器官捐献

从2010年开始,王璐的人生就和器官捐献绑在了一起。她是我国启动人体器官捐献试点后,首批持证上岗的器官捐献协调员之一,至今接触了近500名潜在捐献者,成功协调30多例器官捐献。这30例捐献当中,又有6例实现了器官移植手术。这个数字是多还是少,王璐不太关心。她觉得这份工作最重要的,是要真正尊重捐献者的意愿,不一定要达到多少数量,也不是多救几条命那么简单,而是传递器官捐献理念。工作中,她说的最多

癌症能「传染」?她好心捐赠5个器官,躲藏在里面的乳腺癌细胞却带走了三条人命。。。

2007年,一名53岁的女性A因蛛网膜下腔出血去世了。离世前,她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将自己的器官捐献给其他人。离世后,A的器官也确实移植到了五位不同的病人身上。无论对于捐献者来说还是对于接受者来说,这都算的上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但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并不是!对于接下来的这五位器官接受者来说,究竟是幸,还是不幸,没有人说的清楚。她成功捐献了自己的器官A去世后,像其他器官捐献者一样,也接受了各

中国器官捐献日|中国捐献量亚洲**,但器官缺口仍巨大

自中国从2015年全面开启公民器官捐献后,中国公民逝后自愿器官捐献数量逐年增长,器官捐献数量列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当生命不可挽救时,自愿、无偿捐献器官,让生命以另外一种方式延续,正在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但是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患者数量庞大,器官严重短缺的问题依然存在。继去年全国开展“中国器官捐献日”宣教活动后,2018年6月11日,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继续联合各界举办“中国器官捐献日”系列宣教

卫健委:今年我国器官捐献例数有望突破6000 慢性肾病“广州模式”全国推广

卫健委昨日在广州召开发布会,称今年上半年我国公民逝世后自愿捐献器官已经达到2999例,全年有望突破6000例。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首创的“无缺血”器官移植已完成19例,器官移植或将进入“热移植”时代。而在慢性肾病治疗领域创造的“广州模式”,已在全国基层医疗机构进行了数***的培训。

国家卫健委:今年前11月完成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5810例

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副局长郭燕红24日在北京透露,2018年截至11月底,中国已完成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5810例,与去年同期相比,捐献例数提升24%,预计今年会超过6000例捐献。当日,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2018年度宣传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郭燕红在会上作出上述表示。郭燕红称,在器官捐献方面,2015年中国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为2766例,2016年为4080例,2017年达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