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部僵硬的关键肌:斜方肌

2024-09-07 疼痛康复研究 疼痛康复研究 发表于上海

介绍斜方肌的解剖、功能与触诊方法,阐述损伤原因及表现,包括扳机点引起的疼痛部位,介绍治疗手段及拉伸疗法,提醒注意肌筋膜痛及伸展要点。

解剖

起点:枕外隆凸、上项线、项韧带和全部胸椎棘突。

止点:锁骨外侧1/3、肩峰、肩胛冈。

图片

斜方肌解剖

功能:拉肩胛骨向脊柱靠拢,上部纤维上提肩胛骨,下部纤维下降肩胛骨。

神经支配:副神经。

触诊

体位:受检者俯卧,手臂放于两侧。

方法:触及肩胛骨内侧缘;用掌缘沿肌腹内侧向脊柱方向触诊;沿着3个不同肌纤维方向对肌腹进行触诊;沿枕骨方向向上触诊,沿上部胸椎水平触诊,沿下部胸椎向下触诊;受检者抵抗肩胛骨缩回,以感受该肌张力。

图片

触诊斜方肌

损伤原因

不正确的姿势,如弯腰坐着、习惯性驼背等;手臂长时间处于身体正面的工作或长时间手臂下垂;长期背单肩包或者过重的双肩包,会导致偏头痛或者颈部僵硬;情绪紧张,因为情绪紧张会导致长期耸肩。

图片

驼背

损伤表现

上斜方肌上的扳机点容易产生一种典型颈部僵硬的症状, 脊椎关节头部对侧的侧弯及同侧的转动受限、肩带上抬的姿势、头部在对侧转动到底时会痛及张力性头痛。

中斜方肌的扳机点容易产生中斜方肌的抑制及无力症状造成慢性肩膀的前引姿势(圆肩),下斜方肌的扳机点容易产生灼热痛,其被抑制及无力会造成肩膀上抬。

图片

斜方肌扳机点引起的疼痛部位

治疗

治疗定点:肌肉本身、协同和拮抗肌、神经卡压点及筋膜链中的其他肌肉。

一般治疗:减少斜方肌压力,避免长时间提重物、背单肩包及过重物体,纠正不良姿势,放松情绪。

松解斜方肌

用拇指或支撑的拇指从乳突到中线处进行短的挖取式手法,下方的手向上方移动肩胛骨以提供支撑点。注意手指不要深入颅下,就相当于牵伸软组织,以骨为引导,均匀地操作手法。

轻柔地把皮肤向后拉2.5cm,挖进去,接着移动2.5cm。当进入组织增厚的区域时,可以用更短促、更轻快的揉抚手法。

图片

松解斜方肌

在颅骨后部中央,耳最高处的同一水平位置固定位枕外隆凸。从枕外隆凸到耳最高处的区域称为上项线,在上项线的枕骨中线处对斜方肌进行松解。

斜方肌扳机点手法按摩

斜方肌1号扳机点

位于颈部和肩部连接处的斜方肌1号扳机点通常就在皮肤下面比较浅的位置。有扳机点的紧带区捏起来很像一根毛衣针;而对肌肉比较发达的人来说,这个扳机点所在的肌肉就大得多,也许有一支记号笔那么粗。

按摩的方法是,用另一侧手的拇指、食指和中指将肌肉捏在手指间滚动。

图片

按摩斜方肌1号扳机点

如果这种方法让你太累了,可以稍做一些改变:用一个小球代替食指和中指,把球抵在墙壁和扳机点之间。

斜方肌2号扳机点

这两个扳机点也可以用另一侧的手捏到。靠内侧的扳机点靠近身体中线,将拇指放在肩部顶端的上斜方肌下方,即锁骨上方2.5厘米处, 同时食指和中指放在上斜方肌的另一侧,然后将其捏起来。

捏的时候虎口张大一点儿,按摩技法和按摩1号扳机点的一样,但它的位置要深一些,因此按摩的力度要比按摩1号扳机点的大一点儿。

查找靠外侧的扳机点时,捏住上斜方肌慢慢向外移动,当拇指碰到锁骨时即可停下。

此时,拇指不要拿开,须和另一侧的其他手指一起用力提起这块肌肉。你要按摩的是斜方肌前部内部、与锁骨外侧相连的部位。你会感觉到这块肌肉比较厚实。

如果手指按摩比较累,可以将一个小球抵在墙上辅助“被支撑的拇指”、指尖或其他按摩工具进行按摩,斜方肌任何部位都可以用扳机点按摩杖、S形按摩钩、S形扳机点按摩杖或者其他类似的弯钩形工具按摩。

图片

按摩杖按摩斜方肌2号扳机点

斜方肌3号扳机点

按摩斜方肌3号扳机点的话,将小球抵在墙上按摩特别有效,可以从两个方向移动小球:上下移动或左右移动。沿着肩胛骨内侧缘上下移动小球时,你可能会感觉在斜向挤压肌肉的边缘;将小球横向地从肩胛骨向中间滚动就好像在用小球把肌肉往里推。

图片

使用小球按摩斜方肌3号扳机点

拉伸疗法

上斜方肌

患者采坐姿,治疗师站在患者后方。治疗师先将一手摆放在患者的头顶,掌握头部的重心;另一手固定在肩峰处,注意不要太大力。

以患者的右边上斜方肌为例,治疗师将患者的头轻轻的往前屈曲、左边侧弯和右边旋转,到达终端感有阻力时停住,停在左边侧弯、右边旋转的姿势。

在此姿势下维持10秒钟,最后把患者的头部轻轻地带回最初的姿势,休息2秒,再继续上述的步骤3~5,重复3~4次。

图片

拉伸上斜方肌

中斜方肌

患者采坐姿,治疗师站在患者后方。治疗师先一手抓扶住患者患侧的手臂,以患者的左边斜方肌为例,治疗师将患者的左手臂往前带动肩胛骨的前伸,治疗师把左手放在患者左边肩胛骨的后缘,帮忙把肩胛骨往外往前推,到达终端感有阻力时停住。

在此姿势下维持10秒钟让肌肉有时间被伸展开,然后把患者的手臂轻轻的带回一些角度,休息2秒让终端感消失,肌肉放松,再继续上述的步骤3~5,重复3~4次。

图片

拉伸中斜方肌

注意:斜方肌是常常会出现肌筋膜痛的地方,所以此处要多加注意,力道不要太大。伸展颈部肌肉要注意不要给予纵向压力,以避免引发颈椎的病症。伸展颈部肌肉速度不能太快,以免引发肌肉紧张。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24624, encodeId=224e2224624f2,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8bee565436d'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损伤#</a> <a href='/topic/show?id=f6bf56129e8'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拉伸#</a> <a href='/topic/show?id=179b1068889f'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斜方肌#</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97,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56129, encryptionId=f6bf56129e8, topicName=拉伸), TopicDto(id=56543, encryptionId=8bee565436d, topicName=损伤), TopicDto(id=106888, encryptionId=179b1068889f, topicName=斜方肌)],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Sun Sep 08 00:24:26 CST 2024, time=2024-09-08,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相关资讯

单纯耻骨支骨折导致死亡冠血管损伤1例

患者,男,88岁,不慎从约1m高的楼梯上摔下,伤后即感右髋剧烈疼痛,并且出现站立行走困难,遂被送至当地医院就诊。当地医院最初评估血流动力学相对稳定(血压169/88mmHg,心率100次/分),右侧耻骨支压痛阳性,术前骨盆正位X线片提示右侧单纯的耻骨上支骨折(图1a)。3h后因下腹部肿物胀痛、进行性少尿、心动过速(110次/分)、血压进行性下降(81/56mmHg)并出现休克急诊转至我院。

JAHA: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损伤的临床相关性

患者特征、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表现、环境和周围环境可以决定损伤的风险。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相关损伤的这些关联确定了高危个体和高危情况。未来的前瞻性研究需要探讨预防复发性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损伤的潜在策略。

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治疗

近年来随着参加体育运动的人数的增加,运动损伤的发病率逐年提高,而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是运动损伤中最为常见的严重运动损伤之一。前交叉韧带是人体膝关节中的重要联接组织,起着稳定肢体、传递力的作用,但却十分容易受伤。它的损伤会使膝关节载荷重新分配,应力重新分布,从而引起膝关节其他结构的损伤。前交叉韧带损伤严重影响患者的运动水平和生活质量。

低能量损伤导致的Hoffa骨折1例

患者,男,43岁,因搬沙发时被撞伤致左膝部、左小腿疼痛伴活动受限2h来院就诊,急诊行X线片检查示:左腓骨颈骨折(图1a),遂收入住院。查体:左侧膝关节肿胀、触痛,活动受限,左膝内外侧应力试验阳性,抽屉试验阴性;左小腿肿胀明显,上段外侧明显触痛,胫前见约2CM×4CM皮肤擦伤,左踝背伸正常,左足背动脉搏动正常,各趾感觉、活动正常。入院后给予患肢制动、局部冷敷、消肿等治疗,左膝肿痛明显,行左膝X线

Neurology:CD14与痴呆和大脑衰老和损伤标志物有关

由此可见,sCD14作为炎性标记物,与脑萎缩、认知能力下降和事件性痴呆有关。

《eBioMedicine》报道糖尿病前期患者已出现白质微结构损伤

对糖尿病的干预应提前至结合IFG/IGT的糖尿病前期,以预防更严重的白质微结构损伤带来的一系列神经类疾病。

几乎肩部所有的运动都有这块肌肉参与

介绍三角肌的解剖结构及功能,阐述其损伤原因、症状、检查和触诊方法,以及治疗手段包括定点治疗、减少收缩、松解和拉伸等。

打软腿需警惕交叉韧带损伤

什么是前交叉韧带?前交叉韧带损伤原因有哪些?如何治疗? 小王前段时间踢球时,不慎扭伤了左膝关节,感到关节肿胀、疼痛、活动轻度受限。休息后,他的膝关节肿胀减轻,当时没在意,在家喷了消炎止痛药后,效果欠佳,且走路时总觉得无力、“打软腿”,为了进一步诊治,不得不来到医院就诊,经检查后发现,小王的左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了,建议他住院做进一步治疗。

后天性膝外翻合并前交叉韧带损伤1例

患者,女,52岁,走路扭伤致左膝关节呈屈曲外翻位,当时出现肿胀,听到弹响,于2017年8月25日急诊入院。查体:左膝关节呈屈曲外翻畸形,略肿胀,周围无红肿,皮温正常,关节屈伸活动度10°~100°,过伸痛(-),过屈痛(+),浮髌试验(-),磨髌试验(-),内侧关节间隙压痛(+),外侧关节间隙压痛(-),外翻应力试验(-),前抽屉试验(+),后抽屉试验(-),Lackman试验(+),麦氏试验(-

全球22亿人“看不见”、“看不清”,其中10亿人视力损伤本可避免

《世界视力报告》估计,全球至少有22亿人视力受损或失明,其中至少10亿人的视力损伤问题原本可以通过预防避免。他们主要受近视、远视、青光眼及白内障等影响,而且没有得到必要的医疗或护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