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A子刊:替奈普酶与阿替普酶在大血管闭塞性卒中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比较

2023-07-13 MedSci原创 MedSci原创 发表于上海

与阿替普酶相比,静脉注射替奈普酶可为LVO患者提供相似的再灌注、安全性和功能预后。

对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与阿替普酶相比,使用替奈替普酶静脉溶栓是否具有非劣效性或优越性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大血管闭塞(LVO)卒中患者中研究替奈普酶与阿替普酶相比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这是加拿大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注射替奈普酶与阿替普酶比较(ACT)随机临床试验的预设分析,该试验在2019年12月10日-2022年1月25日期间招募了来自加拿大22个初级和综合卒中中心的患者。18岁及以上患者在症状出现4.5小时内发生致残性缺血性卒中的患者被随机分配(1:1)静脉注射替奈普酶或阿替普酶,并接受长达120天的监测。基线颅内颈内动脉(ICA)、M1-大脑中动脉(MCA)、M2-MCA和基底动脉闭塞的患者纳入分析。

共有1600名患者入选,主要的暴露因素是静脉注射替奈普酶(0.25 mg/kg)与静脉注射阿替普酶(0.9 mg/kg)。主要结局指标是90天时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0-1分的比例。次要结局为mRS评分0至2分、死亡率和无症状性脑出血。血管造影结果为首次和最后一次血管造影获得的成功再灌注(脑梗死溶栓扩展量表评分2b-3)的比例。

结果显示,1577例患者中,520例(33.0%)有LVO(中位数[IQR]年龄,74[64-83]岁;283例[54.4%]女性): 135例(26.0%)为ICA闭塞,237例(45.6%)为M1-MCA,117例(22.5%)为M2-MCA,31例(6.0%)为基底动脉闭塞。替奈普酶组86人(32.7%)与阿替普酶组76人(29.6%)达到主要结局(mRS 0-1分)。替奈普酶组和阿替普酶组的mRS 0-2分率(129[49.0%] vs 131[51.0%])、症状性脑出血率(16[6.1%] vs 11[4.3%])和死亡率(19.9% vs 18.1%)均相似。在405例接受血栓切除术的患者中,首次血管造影(19例[9.2%] vs 21例[10.5%])和最终血管造影(174例[84.5%] vs 177例[88.9%])的再灌注成功率没有差异。

综上,本研究结果表明,与阿替普酶相比,静脉注射替奈普酶可为LVO患者提供相似的再灌注、安全性和功能预后。

 

参考文献:

Safety and Efficacy of Tenecteplase Compared With Alteplase in Patients With Large Vessel Occlusion Stroke_A Prespecified Secondary Analysis of the ACT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JAMA Neurol. Published online July 10, 2023. doi:10.1001/jamaneurol.2023.2094.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Neurology:替奈普酶和阿替普酶治疗串联病变卒中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EXTEND-IA TNK 试验的事后比较

这项研究提供了第三类证据,证明与阿替普酶相比,替奈普酶与由串联病变引起的急性卒中患者的颅内再灌注率、功能结局、死亡率和症状性颅内出血相似。然而,置信区间不排除临床上重要的差异。

Stroke:脆弱指数Meta分析证实<3小时静脉注射阿替普酶的益处高度可靠!

3小时内静脉注射阿替普酶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是医学上最安全稳健的治疗方法之一。

国产药物替奈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循证证据

阿替普酶;在急性缺血性卒中再灌注治疗中起重要作用,替奈普酶(TNK)是一种基因工程改良的rt-PA,具有单次静脉推注给药,高纤维蛋白特异性和强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R-I)抵抗的药理学特点。

JAMA:阿加曲班无益!阿加曲班联合阿替普酶对比单用阿替普酶对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相似(ARAIS研究)

卒中是全球人口致死致残的重要疾病,其中急性缺血性卒中约占全部卒中的80%。静脉溶栓是目前指南推荐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有效手段之一,但只有30%的患者通过静脉溶栓实现完全再通,且初次溶栓后仍有14~34

Lancet:卒中患者手术取栓前是否可省略静滴阿替普酶?

卒中患者手术取栓前不能省略静滴阿替普酶

拓展阅读

【综述】替奈普酶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研究进展

笔者围绕已完成的随机对照研究以及相关荟萃分析,对替奈普酶的药理特性及其治疗AIS有效性、安全性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以期为临床选择更适宜的AIS诊疗方案提供参考。

JAMA封面两篇:杨清武、资文杰教授团队证实大血管闭塞导致急性卒中经血栓切除术再用溶栓,患者无获益(POST-UK和POST-TNK研究)

证明了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卒中经血栓切除术实现近乎完全至完全再灌注后,动脉内辅助注射尿激酶和动脉内辅助注射替奈普酶的无效性,但也有效证明了该治疗方式的安全性。

BMJ子刊:替奈普酶溶栓治疗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一项真实世界、多中心、回顾性、对照研究

TNK 溶栓与 sICH 风险增加无关,并且与 AIS 患者相比,与阿替普酶相比,可能会带来更好的早期神经功能改善和 90 天功能结果。

“中风急救药”再添新证!《柳叶刀》子刊:给药更方便的替奈普酶,疗效与标准治疗相当

文章表示,本次试验提供了替奈普酶在独立功能恢复方面可能优于阿替普酶的弱证据,更新了替奈普酶优效性界值范围,考虑到替奈普酶给药更为方便,在院间转运患者时,可优先考虑替奈普酶。

大面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滴注替奈普酶溶栓效果良好

78 岁女性突发左侧肢体无力,诊断脑梗死等,经溶栓治疗。有既往病史,介绍查体及辅助检查情况。

王拥军领衔:中风“急救药”新选择!用药快,改善中国患者功能与标准药物疗效相当

在中国AIS患者的静脉溶栓治疗中,替奈普酶可作为阿替普酶的合适替代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