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reus:髌下胫骨髓内钉开孔位置与膝前疼痛有关吗?
2023-12-21 医路坦克 MedSci原创 发表于上海
本研究旨在探讨髌骨高度和矢状角度的术后定位与胫骨内固定术后膝关节前侧疼痛的关系。
胫骨髓内钉(IMN)治疗胫骨干骨折的成功率高达80%。IMN可通过髌下入路或髌上入路进行。对于髌下入路,已经定义了多种方法,如维持髌骨肌腱的髌旁内侧/外侧入路,以及通过髌骨肌腱中间解剖的髌腱分离入路。在胫骨髓内钉相关的并发症中,膝关节前部疼痛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30%-50%的胫骨内固定患者。膝关节前侧疼痛通常与髌下手术入路、近端入钉点以及髌骨肌腱的厚度和宽度有关。
髌骨高度和髌股矢状面关系显著影响膝关节稳定性和伸肌机制。尽管许多研究已经探讨了髌骨位置(高度和矢状角度)对膝相关临床疾病的影响,如髌骨不稳定、全膝关节置换术、胫骨高位截骨和半月板撕裂,但关于髌骨位置与胫骨髓内钉术后膝关节前侧疼痛之间的相关性研究有限。
本研究旨在探讨髌骨高度和矢状角度的术后定位与胫骨内固定术后膝关节前侧疼痛的关系。
材料和方法:研究了2019年至2022年期间接受胫骨IMN并在术后随访中出现膝关节前侧疼痛的患者,与至少两个门诊临床对照,间隔至少一个月。在半屈曲患者的侧位直接x线片上测量髌骨高度指数(Insall-Salvati、blackburn - peel、Caton-Deschamps和改良Insall-Salvati)和矢状角度(髌骨-髌骨肌腱角度)。作为对照组,对同一患者的对侧完整肢体x线片进行测量。
图1:胫骨轴骨折接受扩髓髓内钉治疗的患者的侧面直接射线照片上髌骨高度指数和矢状角的样本测量值:(a)Insall-Servati指数和髌骨-髌腱角,(B)Blackburne-Peel指数,(C)Caton-Deschamps指数,和(D)改良Insall-Slvati指数。
表1:患者的人口学特征
表2:膝前疼痛患者骨折和完整膝盖的术后髌骨高度指数和髌-髌腱角度变化
结果:所有患者骨折侧与完整侧髌骨高度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588;P = 0.747;P = 0.446;P = 0.573)。当分析矢状角度时,发现患者骨折侧和完整侧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 = 0.048),导致大约3度的变化。
结论:髌矢状面平衡已被确定为胫骨内固定术后膝关节前侧疼痛的因素之一。这一课题需要进一步的生物力学和全面的临床研究。
原始出处: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髌下胫骨髓内钉# #膝前疼痛# #开孔位置#
68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