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感染性休克患者,如何选择麻醉方式及麻醉药物?

2024-07-12 麻醉MedicalGroup 麻醉MedicalGroup 发表于上海

降低脓毒症患者的麻醉风险,重要的不是麻醉药物的选择,而是麻醉医生所应采取的审慎态度和根据临床变化逐步滴定的用药策略。

(1)麻醉方式选择:对于脓毒症患者,除创伤较小、浅表的清创引流术可在局部麻醉或区域阻滞麻醉下进行,其他手术一般均选择全身麻醉,全身麻醉对循环的干扰较小,能维持较好的氧合,全身麻醉诱导时应充分给氧去氮,诱导过程力求平稳。

(2)全身麻醉诱导麻醉药物选择:

1)镇静药:

①右美托咪定:是高选择性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和脊髓的α2肾上腺素受体,从而产生镇静、镇痛等效果。右美托咪定还具有抑制炎症反应和心肌保护作用,因此是脓毒症患者镇静、镇痛及麻醉诱导和维持较理想的药物选择之一,但其有交感阻滞作用,可能导致较为明显的心率下降,在输注时应从小剂量起采用滴定的方法缓慢泵注,严密观察心率和血压变化。

②丙泊酚:是目前临床麻醉中最常用的镇静催眠药,优点是具有一定的抗炎和脏器保护作用,缺点是有剂量相关的循环和呼吸抑制作用;在脓毒症尤其是感染性休克患者的麻醉诱导中,需十分谨慎的应用该药,即从小剂量起采用滴定的方法缓慢推注至患者意识消失,以免引起严重循环抑制及心血管事件。

③依托咪酯:优点是临床剂量对循环和呼吸功能抑制作用较弱,缺点是对肾上腺皮质功能有一定抑制作用;因此,依托咪酯适用于脓毒血症患者的麻醉诱导,不适用于维持。

④咪达唑仑:是常用的苯二氮卓类药物,具有镇静催眠遗忘作用,大剂量也会产生循环抑制作用,目前常以小剂量复合丙泊酚或依托咪酯进行诱导,以减少其他诱导药物用量并产生顺行性遗忘效果。

⑤氯胺酮:是传统的麻醉药,具有催眠、遗忘和镇痛作用,鉴于其对呼吸抑制较弱,且有一定的心血管兴奋作用,现在仍被用于脓毒症患者的麻醉;但使用时需考虑其对患者术后谵妄等不良反应的影响。

2)阿片类药物:常用的阿片类药物如芬太尼、舒芬太尼均可用于脓毒症患者的麻醉,但诱导和维持需要酌情减量使用。瑞芬太尼循环抑制作用较弱,易减慢心率,代谢不依赖肝肾功能,适合脓毒症患者的麻醉维持。

3)肌松药:一般选择中短效非去极化肌松药,但要避免组胺释放。

4)吸入麻醉药:在基础研究中表明吸入麻醉药对心脑、肾、肺等重要器官的保护作用是肯定的,但在临床上吸入麻醉药的器官保护作用存在争议:由于围术期脓毒症来势凶猛患者生命体征不稳定,因此,吸入麻醉药在该类患者中应用的利弊,仍是有待明确的科学问题。

需要指出的是,降低脓毒症患者的麻醉风险,重要的不是麻醉药物的选择,而是麻醉医生所应采取的审慎态度和根据临床变化逐步滴定的用药策略。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14733, encodeId=ada62214e33e0,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2a575331391'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感染性休克#</a> <a href='/topic/show?id=e84b103090e0'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麻醉药物#</a> <a href='/topic/show?id=481b1030e0eb'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麻醉方式#</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27,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53313, encryptionId=2a575331391, topicName=感染性休克), TopicDto(id=103070, encryptionId=481b1030e0eb, topicName=麻醉方式), TopicDto(id=103090, encryptionId=e84b103090e0, topicName=麻醉药物)],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Sat Jul 13 10:58:54 CST 2024, time=2024-07-13,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相关资讯

重症感染及感染性休克的生物标志物:听听心脏怎么说?

理想的生物标志物应该具有普遍性、价格低廉、易于检测和解读等特点,此外该标志物在临床的应用还应该具备有明确的监测时间节点、阳性阈值、对治疗反应及存活率的评估价值等特点。

感染性休克中的升压药物

促进血管收缩以纠正低血压远比单纯对抗动脉血管的舒张重要。升压药物同时会影响心脏功能、静脉系统、局部血流分布和微血管灌注。本文聚焦于最新的文献对这些影响进行讨论。

临床热点讨论 | 感染性休克中关于激素的使用

感染性休克与激素的关系甚为复杂,今天我们通过皮质类固醇中糖皮质激素和盐皮质激素的学习,获得一些为未来临床策略提供指导的灵感吧。

ANESTHESIA & ANALGESIA:感染性休克患者氢化可的松启用时机与远期死亡率

在感染性休克患者中,升压药物使用后 12 小时后首次使用氢化可的松与短期和长期死亡风险增加以及住院时间 延长相关。

一例感染性休克患者的麻醉

1号大手术室内,护理、麻醉以及外科几乎都是双倍的人数出现在术间内。

ScvO2值和Lac对感染性休克治疗的指导意义?

论述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和乳酸(Lac)对感染性休克治疗的指导意义,前者是早期灵敏指标,后者反映休克程度和预后,早期动态监测二者可指导诊治。

Critical Care Medicine:评价维生素C在感染性休克患者中作用:维生素C单药治疗的一项随机对照试验

维生素C单药治疗并不能显著降低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死亡率。我们的研究结果不支持其常规临床应用。

PCCM:维生素C、氢化可的松和硫胺素治疗感染性休克儿童的可行性

研究表明,在PICU的感染性休克儿童中进行大剂量维生素C、氢化可的松和硫胺素的实效性试验是可行的。这些发现为更大规模试验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PCCM:感染性休克儿童早期输注肾上腺素复苏的可行性研究

研究表明,早期使用肾上腺素对感染性休克儿童进行治疗是可行的。

感染性休克中应用亚甲蓝:利与弊

自MB应用于脓毒性休克的首个临床试验已超过25年,但使用的安全性和益处仍未完全确定,其在临床上常规使用应有进一步的证据表明其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