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解读 | Song Q/Lin C/Zhang L教授团队揭示IL-6/gp130/STAT3信号通路在肿瘤微环境中的作用

2024-09-24 Genes and Diseases Genes and Diseases 发表于上海

该研究探讨了肿瘤微环境中巨噬细胞对IL-6信号通路的不同响应,并突出了gp130在调控肿瘤微环境中STAT3激活中的关键作用,为肿瘤治疗提供了新的视角。

近年来,肿瘤微环境中的细胞因子网络在肿瘤进展中的作用受到广泛关注。其中,白介素-6(IL-6)在肿瘤微环境中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并通过激活JAK/STAT3信号通路促进肿瘤发展,并抑制抗肿瘤免疫反应。巨噬细胞作为肿瘤微环境中数量最多的天然免疫细胞,通过表型可塑性调控肿瘤进展。然而,不同分化状态的巨噬细胞对IL-6信号的响应差异尚不清楚。

中国海洋大学的Qiaoling Song教授团队联合青岛大学的Chunhua Lin/Lei Zhang教授团队在本刊发表了题为“Gp130-dependent STAT3 activation in M–CSF–derived macrophages exaggerates tumor progression”的研究快讯,该研究探讨了肿瘤微环境中巨噬细胞对IL-6信号通路的不同响应,并突出了gp130在调控肿瘤微环境中STAT3激活中的关键作用,为肿瘤治疗提供了新的视角。

1、研究方法

研究团队利用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对骨髓来源的巨噬细胞(BMDMs)进行诱导分化,以形成M1型(促炎性)和M2型(免疫抑制性)巨噬细胞。随后,研究团队对这些细胞进行IL-6处理,通过Western blot技术检测JAK/STAT3信号通路的激活情况。此外,研究团队还通过流式细胞术分析、免疫荧光共定位、RNA测序等方法,探讨了IL-6信号通路在巨噬细胞分化、肿瘤细胞吞噬功能以及肿瘤生长中的作用。

2、研究结果

研究揭示了IL-6在M2型巨噬细胞中更有效地激活JAK2/TYK2/STAT3信号通路(图1A)。相较于M1型巨噬细胞(GM-BMDMs),M2型巨噬细胞(M-BMDMs)中gp130的表达显著升高,这可能是M2型巨噬细胞STAT3激活较显著的原因(图1C)。实验中还发现,即使在GM-BMDMs中加入过量的IL-6R,也无法诱导STAT3的磷酸化,而IL-6家族的另一细胞因子LIF,依赖于gp130而非IL-6R,却能在M-BMDMs中引起显著的STAT3激活(图1D),从而证实了gp130在STAT3激活过程中的核心作用。

此外,研究还发现M-CSF的持续刺激是IL-6诱导STAT3激活的必要条件(图1E)。在M-BMDMs中,IL-6处理导致与肿瘤抑制相关的多个基因表达下调,包括参与吞噬体功能、抗原加工与呈递以及T细胞激活的基因(图1F)。与此同时,IL-6还促进了与细胞周期、细胞分裂和DNA复制相关的STAT3下游信号通路的上调(图1G)。

在皮下Lewis肺癌(LLC)和BMDM共移植模型中,gp130阻断剂SC144显著抑制了由M-BMDMs促进的肿瘤生长,而对单独LLC肿瘤的生长无明显影响(图1K、L),这表明SC144通过干预M2型巨噬细胞中的IL-6/gp130/STAT3信号通路来抑制肿瘤生长,而非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这些发现为理解肿瘤微环境中巨噬细胞的功能以及开发新的肿瘤治疗策略提供了重要线索。

图片

图1 IL-6/gp130/STAT3信号通路影响了M-BMDMs的功能,并在体内显著促进了肿瘤生长。

3、研究结论

M2型巨噬细胞中由gp130介导的STAT3激活在肿瘤微环境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而针对gp130的抑制剂展现出作为潜在的新型抗癌治疗手段的希望。这些突破性的发现不仅加深了我们对肿瘤微环境中巨噬细胞功能的理解,而且为开发创新的肿瘤治疗策略提供了重要信息。

文章来源

免费全文下载链接: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2352304223002283

引用这篇文章:

Xu Y, Xu X, Zhang Q, et al. Gp130-dependent STAT3 activation in M-CSF-derived macrophages exaggerates tumor progression. Genes Dis. 2024;11(3):100985.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27473, encodeId=5151222e473ed,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f0838291817'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肿瘤微环境#</a> <a href='/topic/show?id=efae96e986'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IL-6信号通路#</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76,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9679, encryptionId=efae96e986, topicName=IL-6信号通路), TopicDto(id=82918, encryptionId=f0838291817, topicName=肿瘤微环境)],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Tue Sep 24 17:39:20 CST 2024, time=2024-09-24,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相关资讯

趋化因子是如何影响肿瘤微环境的?

介绍趋化因子在肿瘤微环境中的多方面作用,包括影响免疫反应、耐受、血管生成和转移等,还提及靶向治疗及未来发展,强调其作为免疫治疗靶点的潜力。

Hepatology:中南大学申竑等团队合作研究综合分子分类预测HCC的微环境特征和治疗反应

该研究整合了3个单细胞数据集来描述肿瘤微环境(TME)景观,并识别了6个与预后相关的细胞亚簇。通过对这些亚簇特异性标记物进行无监督聚类,生成了转录组亚型。

最新Nature系列综述:靶向肿瘤血管疗法

综述靶向肿瘤血管方法,包括多种抗血管生成策略及与免疫的关系,为癌症治疗提供新思路,强调血管在肿瘤中的关键作用及未来研究方向。

欺骗免疫系统攻击“伪装的肿瘤”,临床前模型88%的胰腺癌病灶萎缩或消失!

为了解决免疫治疗胰腺癌的问题,科学家想到了使用其他的药物来激活肿瘤微环境,通过一种新型纳米颗粒药物输送系统和肿瘤靶向药结合,来激活免疫微环境。

Biomaterials:西安交通大学周琦团队制备多功能纳米颗粒,重塑肿瘤微环境实现甲状腺癌的声动力/化学联合治疗

声动力学/化疗联合疗法与靶向药物递送系统的整合为恶性肿瘤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论肿道麻】癌症相关成纤维细胞与调控性细胞死亡之间的串扰:对细胞凋亡、自噬、铁死亡和细胞焦亡的洞见

作者揭示了肿瘤微环境中的CAF与RCD之间复杂性与相互作用,并着重阐述了与细胞凋亡、自噬、铁死亡和细胞焦亡相关的RCD。

Mol Cancer:四川大学朱玲玲/周清华/罗凤鸣合作发表microRNA在胃癌肿瘤微环境中的作用的综述

该综述旨在通过总结微小RNA(miRNA)调节肿瘤微环境(TME)的过程并强调其在TME中的关键作用,为改善GC患者的预后提供新的见解。

靶向周围神经肿瘤微环境

深入了解神经元、癌细胞和肿瘤微环境中其他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探究外周神经系统对肿瘤的神经支配,有助于我们理解癌症的发生、进展和对治疗的反应,并利用神经系统为中心的药物来治疗癌症。

最新Nature系列综述:靶向周围神经肿瘤微环境用于癌症治疗

本文认为,将经验数据与生物标志物驱动的方法相结合,以识别和完善与癌症及其传播有关的神经元靶点,可以为快速临床整合铺平道路。

演变中的肿瘤微环境

介绍肿瘤微环境的复杂性及在肿瘤发生发展各阶段的作用,包括免疫细胞、CAFs 等的影响,还提及治疗策略展望,强调其对癌症研究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