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解读| Da Pang/ Shouping Xu教授团队总结肿瘤类器官在基础与转化研究中的应用

2024-09-10 Genes and Diseases Genes and Diseases 发表于上海

深入探讨了肿瘤类器官在基础研究和转化医学中的应用及其潜力。

癌症,作为全球致死率极高的疾病之一,对人类健康及经济社会发展构成了严峻挑战。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一种新型的三维细胞培养技术——类器官技术,因其出色的模拟肿瘤异质性和病理生理学的能力,正逐渐成为癌症研究的得力助手。

来自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Da Pang/ Shouping Xu教授团队在本刊发表了题为“Cancer organoids: A platform in basic and translational research”的综述,深入探讨了肿瘤类器官在基础研究和转化医学中的应用及其潜力。

1、肿瘤类器官的构建

肿瘤类器官,作为一种体外培育的多细胞团簇,不仅自我更新和增殖能力强,更保留了其原始组织的生理结构和功能。它们相较于传统的二维细胞培养,更精准地复现了肿瘤器官的生理和病理特征。这些类器官可以通过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Cs)分化或直接从患者肿瘤组织中分离获得(图1)。依据不同类型的肿瘤,选择适宜的培养基和生长因子,是肿瘤类器官培养的关键。它们不仅能够维持肿瘤的异质性,还能在体外环境中稳定扩增。

图片

图1.   患者来源肿瘤类器官的示意图。

2、肿瘤类器官在肿瘤机制研究中的应用

利用CRISPR/Cas9技术,研究者可以模拟肿瘤的发生过程(图2)。肿瘤类器官为研究肿瘤发生过程中的信号通路,如Wnt信号通路、HGF/Met信号通路等,提供了强有力的实验模型。此外,通过使用化学致癌物处理肿瘤类器官,可以模拟肿瘤的发生过程,进一步探索化学致癌作用。

图片

图2.   各种肿瘤类器官的应用。

3、肿瘤类器官在药物筛选和免疫学研究中的应用

肿瘤类器官在预测患者对药物的敏感性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无论是化疗药物、靶向药物还是免疫治疗,都可通过肿瘤类器官进行评估。它们还可以用于评价免疫治疗的效果,包括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CAR-T细胞疗法和溶瘤病毒的反应。此外,肿瘤类器官在研究肿瘤免疫逃逸机制方面也提供了新的视角,有助于揭示肿瘤细胞如何逃避免疫系统的识别和攻击(图3)。

图片

图3. 肿瘤类器官在癌症研究中的应用。

 4、肿瘤类器官的局限性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尽管肿瘤类器官在模拟肿瘤微环境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存在一些局限性,如结构相对简单,无法完全模拟肿瘤的复杂性;构建方法缺乏标准化,存在伦理问题;生长速度慢,易受健康组织污染;建立和药物筛选过程耗时且成本较高。未来的发展方向包括开发更完善的肿瘤类器官构建方法,利用生物打印技术构建更复杂的肿瘤类器官模型;运用“器官芯片”技术模拟肿瘤微环境,提高药物筛选效率;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开发更精准的药物筛选和免疫治疗预测模型。

总之,肿瘤类器官技术为癌症研究和治疗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工具,预示着个性化癌症治疗的发展前景。未来,通过进一步优化肿瘤类器官的构建方法和模型,将更有效地推动癌症研究和治疗的进程。

文章来源

免费全文下载链接: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2352304223001435

引用这篇文章:

Ma X, Wang Q, Li G, Li H, Xu S, Pang D. Cancer organoids: A platform in basic and translational research. Genes Dis. 2024;11(2):614-632.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25068, encodeId=3f39222506886,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9584932e898'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转化医学#</a> <a href='/topic/show?id=6da54214312'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基础研究#</a> <a href='/topic/show?id=427d11893126'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肿瘤类器官#</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78,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42143, encryptionId=6da54214312, topicName=基础研究), TopicDto(id=118931, encryptionId=427d11893126, topicName=肿瘤类器官), TopicDto(id=93278, encryptionId=9584932e898, topicName=转化医学)],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Tue Sep 10 22:59:22 CST 2024, time=2024-09-10,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相关资讯

PNAS:回归自然,给生活加点“糖”!

现如今,糖的名声很坏。虽然我们应该避免摄入太多甜食,但是所有生命体都需要糖才能生存。 “生物世界整个是被糖覆盖的,”哈佛大学化学和化学生物学系研究生Samuel M. Levi和Qiuhan Li说。“细胞、细菌、病毒和其他有机体都使用糖作为交流、识别甚至防御的手段。

Science:发现脂肪组织中的间充质前体细胞

宾夕法尼亚大学佩雷尔曼医学院的一组研究人员在人类身上发现了三种与肥胖有关的脂肪细胞祖细胞。在发表于《Science》杂志上的论文中,该小组描述了他们对脂肪组织中祖细胞形成新脂肪细胞的研究以及他们的新发现。爱丁堡大学的youying Chau和William Cawthorn在同一期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关于他们团队工作的展望文章。

8月9日开启:中青年医生基础研究和转化医学能力提升项目直播

8月9日开启:中青年医生基础研究和转化医学能力提升项目

环状RNA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所有的真理都经历三个阶段。第一,被嘲笑。第二,被激烈反对。第三,被认可且是不言而喻的。”——Arthur Schopenhauer环状RNA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近日,美国Brandeis大学生物系的Sebastian Kadener等人在EMBO上综述了环状RNA的研究进展。BioArt对其进行了编译,以飨读者。

Science:震惊!首次发现卵子的细胞质竟可破镜重圆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生物化学教授、化学与系统生物学教授James Ferrell博士和博士后研究员Xianrui Cheng博士发现破裂的非洲爪蟾卵的细胞质会自发地自我组装为细胞状区室。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19年11月1日的Scienc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Spontaneous emergence of cell-like organization in Xenopus eg

Nature Neuroscience:不断接近的阿尔兹海默真相

科学家们正在研究免疫细胞激活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作用,最新Nature Neuroscience文章表明,大脑中有缺陷的免疫细胞会导致阿尔茨海默病。

脑小血管病转化医学研究中国专家共识

脑小血管病(CSVD)是临床常见的一类年龄相关脑血管疾病,由各种因素影响脑内小动脉、微动脉、毛细血管、微静脉和小静脉导致的一系列临床、影像、病理综合征。 由于CSVD的病理、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均具有异质性,其相关研究进展缓慢,且临床关注度不够,导致老年患者相关致残率高。近年来,CSVD从基础到临床转化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包括动物模型、分子生物学、影像识别、临床表现和诊断、治疗及转归,国际CSV

Cancer Res: Notch-Wnt互作调控CCR2非依赖性TAMs参与肝癌进展

论文围绕Notch通路调控不同亚群TAMs在肝癌进展中的作用展开研究,从而为肝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靶点、新策略。

质谱在转化医学中的应用及挑战

受访者:Alain van Gool,Radboud大学医学中心个性化医疗教授;Hans Wessels,Radboud大学医学中心转化代谢实验室蛋白质组学科学家Alain Van Gool是荷兰奈梅根大学医学中心(Radboud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个性化医疗教授,其主要职责是管理奈梅根大学的19个技术中心,这些中心涉及生物医学科学的多个领域。同时,他还担任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