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CCM 2024 | 专访尹海燕教授:激素治疗脓毒症休克:剂量、疗程与未来趋势

2024-07-29 MedSci原创 MedSci原创 发表于上海

梅斯医学紧跟学术前沿,特邀尹海燕教授全面解读脓毒症休克激素治疗的临床实践与未来趋势。

脓毒症休克是一种严重的临床状况,常常伴随着多器官功能障碍和高死亡率。糖皮质激素作为一种辅助疗法,在脓毒症休克的治疗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近期,在第八届东方重症医学学术会议(OCCCM)上,来自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尹海燕教授以《脓毒症休克的激素治疗:剂量与疗程(新指南的疑问)》为题进行了精彩分享。梅斯医学紧跟学术前沿,特邀尹海燕教授全面解读脓毒症休克激素治疗的临床实践与未来趋势。

梅斯医学:新指南对于脓毒症休克激素治疗的剂量和疗程有哪些具体的更新和建议?

尹海燕教授:脓毒症休克是一种严重的临床综合征,常伴有全身性炎症反应和低血压。激素治疗在脓毒症休克的管理中具有一定的作用,但关于剂量和疗程仍存在争议。根据2023年更新的脓毒症诊疗规范以及2021年发布的相关指南,对于糖皮质激素的应用,两份文件均给出了相似的推荐意见。对于脓毒症休克的激素治疗,倾向于采用小剂量、短疗程的策略。具体而言,使用氢化可的松静脉持续泵入200 mg/d或每6 h静脉输注50 mg。然而,具体的剂量和疗程仍需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如基础疾病、病情严重程度、对治疗的反应等进行调整。同时,在使用激素治疗期间,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感染指标、血糖等,以评估治疗效果和预防不良反应。

梅斯医学:按照新指南进行脓毒症休克的激素治疗,预期能在多大程度上改善患者的预后和生存率?

尹海燕教授:脓毒症休克的激素治疗旨在通过改善机体对感染的免疫反应,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预后。根据现有证据,糖皮质激素治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预后,尤其是氢化可的松。氢化可的松确实能够降低患者死亡率,并缩短住院时间,这些发现得到了统计学的支持,并被纳入了最新的临床实践指南。虽然,氢化可的松治疗可以为脓毒症休克患者带来一定的生存率改善,但其效果依赖于患者的具体情况以及治疗的整体策略。

梅斯医学:未来,关于脓毒症休克激素治疗的剂量和疗程,研究方向会集中在哪些方面?

尹海燕教授:从现有的文献和循证医学依据来看,均推荐患者应尽早开始进行糖皮质激素治疗,尤其是在诊断为脓毒症并进行了液体复苏后。如果患者仍然需要大量血管活性药物支持,则应在24小时内早期使用糖皮质激素,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有些研究甚至建议在诊断后的12小时内使用,研究表明早期使用组与晚期使用组相比,患者的总体死亡率、住院时间以及重症监护病房停留时间均有所改善。

针对未来研究热点,除了传统的临床指标(如血管活性药物剂量和血压水平)外,研究可能会探索特定的生物标志物在指导糖皮质激素治疗中的作用,比如γ干扰素与白细胞介素比值,以寻找能够预测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的最佳临界值。也就是说,当脓毒症患者的某些生物标志物指标达到特定阈值时,这类患者可能会被优先考虑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从而实现更精准的个性化治疗策略。同时,生物标志物的变化可以用来评估患者治疗效果和预后,帮助临床医生做出更准确的决策。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17338, encodeId=9a11221e338c3,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b1d766836e4'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激素治疗#</a> <a href='/topic/show?id=8f80851950a'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脓毒症休克#</a> <a href='/topic/show?id=8a4e11e08394'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OCCCM 2024#</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91,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17083, encryptionId=8a4e11e08394, topicName=OCCCM 2024), TopicDto(id=66836, encryptionId=b1d766836e4, topicName=激素治疗), TopicDto(id=85195, encryptionId=8f80851950a, topicName=脓毒症休克)],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Mon Jul 29 10:38:45 CST 2024, time=2024-07-29,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相关资讯

Allergy Asthma Clin Immunol:围绝经期女性激素治疗、体重指数与过敏性鼻炎之间的关系

研究人员分析了围绝经期妇女的 HT、BMI 和 AR 之间的关联。结果发现,HT治疗可降低围绝经期妇女患 AR 的风险。与使用HT治疗的超重妇女相比,使用HT治疗的瘦弱妇女患AR的风险更高。

JCC: 围手术期低剂量泼尼松龙治疗对小鼠结肠炎模型的术后恢复和吻合口愈合有有益影响

本项研究证实围手术期短期低剂量泼尼松龙治疗对结肠炎肠吻合口愈合的有益影响。围手术期使用短期小剂量泼尼松龙治疗可能对在疾病活动期间需要接受手术的IBD患者有益。

Maturitas:绝经期激素治疗是否会增加皮肤癌的风险?

绝经期激素治疗(MHT)是否会增加皮肤癌的风险是有争议的。近日,发表于Maturitas的一项系统地回顾和荟萃分析旨在分析有关MHT与黑色素瘤和角质细胞癌(KC)风险的证据。

新研究:廉价和安全的激素治疗为不明原因不孕不育夫妇带来希望

黄体酮也可以从妇女排卵时开始使用,以帮助受精卵在不明原因的不孕症中植入子宫。

Int J Urol:局部干预在未经激素治疗的转移性前列腺癌中的应用趋势: 多中心回顾性研究

研究评估了对未经激素治疗的转移性前列腺癌(mHNPC)进行局部干预的趋势及其对肿瘤治疗效果的影响。无论肿瘤负荷如何,使用局部干预结合前期治疗来治疗mHNPC的人数都有所增加,且可获得一定益处。

12例子宫外低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患者的回顾性分析及文献复习

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诊治的12例LGEESS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文献报道的案例,探讨其临床特点、病理学特征、治疗方法及预后情况,以期增加临床医师对该疾病的认识,并探索新的治疗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