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神经系统概述

2024-08-13 疼痛康复研究 疼痛康复研究 发表于上海

介绍神经系统解剖学的编排特点及新增内容,阐述自主神经系统构成与作用,列举不同受体在各组织的功能,展示基础与临床结合。

神经解剖学

神经系统解剖学按照神经系统概述、局部神经科学和系统神经科学的顺序进行了分类编排,使读者可以从不同层面、全方位地了解复杂的神经系统的结构与系统功能

扩充细胞和分子生物学相关内容,同时添加了近几年来神经科学在信号传递、转录因子、干细胞、诱发电位、神经元和胶质细胞功能等分子生物学领域的新突破,进一步阐释了神经系统在正常和病理状况下的特点

附加显微图像、放射影像学和组织切片染色图,为学习神经科学提供了全面的视觉辅助从睡眠障碍到中枢神经系统炎症,从癫痫的生物学基础到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

新增的“临床意义”板块简明扼要地展示了基础科学与临床应用在神经科学中的结合

自主神经系统概述

图片

图片来源:NETTER'S  ATLAS  OF  NEUROSCIENCE

自主神经系统是由节前神经元通过神经节连接到内脏靶组织的两级神经元链构成,其中内脏靶组织包括心肌、平滑肌、腺体、代谢细胞和免疫系统细胞

交感部分(交感神经系统;SNS)起自胸、腰段脊髓(T1~ L2)侧角的中间外侧柱细胞,经椎前节和椎旁节发挥作用,是在紧急情况下,如或战或逃中,迅速做出反应的神经系统

副交感部分(副交感神经系统)的节前神经元是由与脑神经(CNs)III、VII、IX和X相关的脑神经核团以及骶2至骶4 (S2 ~ S4)段脊髓的中间灰质副交感核组成,第III、vII、IX对脑神经通过脑神经节发挥作用,迷走神经和骶神经通过壁内或壁旁节发挥作用,副交感神经系统是机体稳态恢复系统

前脑边缘叶、下丘脑和脑干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相互联系,通过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节前神经元实现对交感与交感神经系统至机体传出的调节

临床意义

位于脑干和脊髓骶段的副交感节前神经元,以及在胸、腰段脊髓的交感节前神经元投射到神经节细胞,以乙酰胆碱作为其主要的神经递质

神经节细胞上主要分布有烟碱胆碱能受体, 负责转导快神经传递反应

节后交感神经元主要以去甲肾上腺素为其神经递质,而副交感节后神经元则以乙酰胆碱作为其主要递质

靶组织上有α和β肾上腺素受体亚型以及胆碱能毒蕈碱受体亚型(M1 ~M3)

刺激和受体可增加心肌收缩力和心率,增加心输出量、扩张冠状动脉

刺激M2受体则降低心肌的收缩力和心率,从而减少心输出量

α1受体引起血管-平滑肌及瞳孔、膀胱、输尿管平滑肌收缩,α2受体也可致血管平滑肌收缩

β2受体引起气管支气管系统、子宫平滑肌和胃肠道血管平滑肌松弛

α1受体还可导致胃肠道平滑肌松弛,而M1受体可导致其缓慢收缩

M3 受体可导致大部分由副交感神经支配的平滑肌组织收缩

在唾液腺,α1受体刺激唾液分泌,β2受体则引起黏液分泌

在脂肪组织中,α1受体引起糖原分解,但受体引起脂肪分解,而α2受体则抑制脂肪分解

在汗腺,α1受体可引起汗液分泌

在肾,α1受体增强Na+的重吸收,β受体激发肾素释放

在肝和骨骼肌,β2受体导致糖原分解

在胰腺,β2受体刺激胰岛素释放,α2受体则抑制胰岛素释放

在免疫细胞,β-肾上腺素能受体降低自然杀伤 (NK)细胞的活性,并减少由Th1淋巴细胞分泌的 Th1 细胞因子(γ干扰素、白细胞介素2)

参考文献

[1] NETTER'S  ATLAS  OF  NEUROSCIENCE ( 第3版)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19888, encodeId=26f322198884a,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1ec7e4592aa'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神经递质#</a> <a href='/topic/show?id=5a5c859e43f'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自主神经系统#</a> <a href='/topic/show?id=b83111e82426'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神经解剖学#</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00,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17824, encryptionId=b83111e82426, topicName=神经解剖学), TopicDto(id=74592, encryptionId=1ec7e4592aa, topicName=神经递质), TopicDto(id=85974, encryptionId=5a5c859e43f, topicName=自主神经系统)],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Tue Aug 13 14:48:46 CST 2024, time=2024-08-13,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相关资讯

Asian J. Psychiatry:从正常认知到轻度认知障碍进展过程中以海马为中心的形态特征和功能的改变

pNC组左海马和杏仁核GM体积较sNC组显著降低,且左侧海马体积减少与3年后MMSE评分呈正相关;pNC组左海马与扣带回前后回之间的FC明显强于sNC组。

综述|双相障碍认知功能损害与外周炎症关系研究进展

阐明该关系可为双相障碍认知功能损害的临床诊疗提供新的思路。

Phytomedicine:淫羊藿苷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分子机制及治疗潜力

通过药理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整合,ICA有望成为加快中医药在阿尔茨海默病临床治疗中应用的一个有希望的候选药物。

Mol. Psychiatry:与神经发育障碍相关的突触结合蛋白-1 的新发错义突变使神经递质释放不同步

在一名患有发育迟缓和 ASD 症状的患者中发现 Syt1 (P401L) 高度保守位置的错义从头突变,证明了于对 Syt1 功能的显性负面影响,这种突变会导致神经发育障碍。

J Ethnopharmacol:中草药治疗产后抑郁症的潜在疗效——机制和未来方向

对产后抑郁症(PPD)的潜在机制进行了深入和全面的综述,并对中草药(CHM)在治疗PPD中的潜在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J Ethnopharmacol:鼻内给药紫苏叶精油可改善小鼠社交失败应激引起的行为障碍

通过动物模型和网络药理学分析,探讨紫苏叶精油(PFEO)对抑郁症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

胃的筋膜与神经

介绍胃的大小形状随食物变化,小网膜的构成及作用,胃的位置和神经支配,包括交感、副交感神经及感觉神经,还提到幽门括约肌的神经递质调节。

好文推荐 | 神经递质与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患者运动障碍的关系及预测价值研究

为探究神经递质与VPS患者运动障碍的关系及预测价值,本文选定本院神经内科2020年12月-2022年12月住院的60例VPS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具体如下。

Nat Rev Neurosci: 经过70多年研究,我们对GABA在大脑的作用了解多少?

韩国大田基础科学研究所认知与社会中心Eunji Cheong和C. Justin Lee等在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上发表重要综述,其主要目的是全面概述目前对大脑中GAB

Schizophrenia | 中国学者发文:苯环利定诱导精神分裂症样动物模型及其潜在神经机制研究进展

本综述总结了PCP诱导的SZ样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讨论了PCP对行为和代谢的影响以及其在PFC和海马中的细胞和回路靶点,提出了NMDAR功能低下在PCP诱导的SZ样症状发展中的关键作用。